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都是误会 (第1/1页)
石中玉回到了长乐帮。 他一回来,就着急上火的把所有帮众喊过来开会。说得好听点,就是把这次苏州府领赏的过程讲述一遍。 说得难听点,就是受到了高层的领导的表彰,赏识,封了一个百户。 这下可好了,咱也是官了!虽然按照规定,级别有点低,但是和百姓,和布衣,比较,那一定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说到兴奋处,眉飞色舞,兴高采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啊,风堂主已经被任命为守备了,就连管理库房的杜大哥,因为上次砍死两个倭寇,也被赏了个把总。胡老板说了,只要兄弟们同仇敌忾,奋勇杀敌,胡老板不吝赏赐。 张兰:帮主,这胡老板是谁啊?以前怎么没有听说过。 石中玉:这个胡老板,就是朝廷派到咱浙江的巡察御史,胡公讳汝贞者。 大伙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胡大人。 石中玉:怎么,你们都认识啊! 众人:胡大人,江浙一带,谁人不知啊! 石中玉故作高深莫测:临来时,胡公又特别召见了我,让他的师爷,叫什么徐大人,来我们长乐帮,帮助训练提拔。你们可要好好表现啊!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就看看你们的了! 众人拍手称快,心想祖坟冒烟,大有希望。 夜半时分。杜堂主鼾声如雷。 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金莲推推杜大胆,不见动静,于是披衣服走出来。 门才开了一条缝隙,就看到一个妇人跪在门口,一个劲地叩首:求求大人,高抬贵手,饶恕则个。 金莲吓得一跳,赶紧拉起妇人:起来说话。 那妇人抽搐连声:奶奶若是不答应救我拙夫,小妇人就是跪死,也不起来。 金莲忽然从一个被人奴役的乡下女人,被人尊敬有加的称呼奶奶,这可是开天辟地第一遭。自豪之心油然而生。直觉如果救人一命,胜过阿弥陀佛。 金莲一把拉起妇人:里面叙话。若能相救,必当尽力。 两个女人走进屋内。 妇人抽抽咿咿呀呀,讲述自己丈夫,酒店老板,被杜堂主抓进县衙送入大牢。 金莲愤怒异常。毕竟,任何人都有正义之心。 妇人从怀里摸出一包散碎银子,塞到金莲手中。 金莲再四推辞,但看到妇人急得跳脚,无可奈何,纳入袖中。 临走之时,妇人再四感激,涕泪横流。 金莲纳闷不已,送人钱财,还要感激涕零,直觉十分不解,匪夷所思。这个人是不是下贱啊? 待得杜堂主睡醒之时,金莲把银钱包朝着他面前一扔。 杜堂主:这是什么? 金莲:酒店老板娘来了,你懂得,。。。。。 杜堂主淡淡地:银子,你收好。 金莲:人,你得放出去呀! 杜堂主:急什么。不叫他塌层皮,他不知道我的厉害。 金莲:要钱,人家给你送来了!你还要怎么样才能放人? 杜堂主:急什么!你知道吗?如今,我也是朝廷命官了!是把总!记者,不是堂主。 金莲惊呀不已:什么,成官兵了啊?我不相信。 杜堂主拿出官府印信:以后,我要买几个丫鬟服侍你。要不,也没把总的威风。 金莲:最好,再请个管家。 杜把总:那是当然。 金莲:要不,把刘四爷叫来,做管家吧。 杜把总:好,我看行。 。。。。。。 酒店老板被人保释出去了。 见义勇为,打抱不平的老者,作为通倭的罪犯,开刀问斩。 首先是,把罪犯关进笼子,游街示众,待到午时三刻,三声炮响,才行法典。 这个老者,明摆着是冤枉的,但是他也不送礼,可能是外地流窜人员。他也不喊冤,可能喊也没有人听到。 默默无声的来到刑场。 这个以前,处决罪犯,那可是一个大事。县城里面没有什么娱乐休闲之所,唯有这个,大家都兴高采烈,欢声笑语,毕竟,难得的一件大事。 石中玉也不能例外,带着长乐帮帮众,一起来到菜市场。 古人都知道,哪里最热闹?当然是菜市场。 石中玉一看,心里咯噔一下,感觉这个罪犯好熟悉。 肯定是在哪里见过。 喊来风草虎,忽然间,风草虎如痴如醉一般大喊:大人,大事不好。 石中玉纳闷了:何事惊魂未定啊? 风草虎:这个人是胡公的师爷,叫徐。。。。徐,什么,徐渭的。 石中玉大脑急速运转:对,对,对,就是,就是。 两个人急忙跑去报告县太爷。 县官还沉吟不决。 石中玉:老爷,千真万确,童叟无欺,的的确确,是浙江巡察御史,胡公的师爷。 县太爷:然则,何以到我县,何为? 风草虎:他是受胡公委托,协助我们,训练,以备抗倭。 县太爷摸摸脑袋:这是什么个事情!全是你们长乐帮捣鬼。 石中玉不解。 杜把总急忙上去叩首,再三解释,都是误会。 县太爷气愤异常:石帮主,你们长乐帮,任意滋事,祸害百姓。你也该管控管控了!再这样下去,只怕倭寇未剿灭,你们长乐帮倒是成了倭寇第二了! 石中玉吓出一身冷汗,再四磕头,连声告饶。 都是误会?真的都是误会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