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三章:鹿死谁手 (第2/2页)
。” 胡轸嘿嘿一笑:“答不答应岂能由得他?到时刘玄都除了,我要他南匈奴干什么?若能一举两得,将南匈奴趁机一并铲除了,岂不是大功两件,还怕他右贤王翻天不成?” 胡文才听来眼放精光,立即拱手道:“一箭双雕!大都护好计谋,文才这就去办!” 待胡文才下去,胡轸叫来传来兵:“传令给城外张济等部,让他们整备兵马,随时听候调遣。” 由于有了上次黑山军围城的教训,胡轸分出几部人马在城外,以防止南匈奴兵变。 这次既然要与刘玄翻脸,势必要有万全的准备。 同时,他身边的心腹提醒是不是也要通知张辽准备兵马,但胡轸想想,最终还是予以否定。 不说张辽领的都是河北招募的人马,跟他西凉军向来走不到一块,且张辽与刘玄走动频繁,自然不敢放心用他,只叫监视张辽所部动静。 …… 就在当天下午,刘玄走入了右贤王大帐,身边只带了十几个卫兵。 右贤王毕竟是匈奴王,胡轸就算想要掌控他,也不能不给右贤王留点薄面,些许的自由还是给的。 准许右贤王在城中设帐,允许他的士兵照顾,只要不出绛邑城,城内还是可以任意走动的。 右贤王的大帐设了十几座,连绵不绝。 应该说,胡轸再怎么宽容,绝不容许右贤王身边带着太多的南匈奴士兵,是以帐中平时应该显的空荡荡,最多也就是胡轸派来监视右贤王的一点点驻军。 然而,刘玄一进大营,明显的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望着绵绵的帐篷,甚至不用去检查,亦能感受到帐下藏有兵刃的士兵密密麻麻,多不胜数。 看来,胡轸早已命人完全接管了右贤王大帐,且埋伏下了兵马,只等刘玄入瓮。 喉咙里不由一阵干涩,额头上一滴汗珠像是要滚落。 但他知道,他不能怯场。 “刘司马,请了!” 终于,他入了右贤王大帐,被右贤王安排在左手。 汉时以右为尊,他不过一小小别部司马,敌不过大都护胡轸。 胡轸姗姗来迟,做到了大人物应有的出场时序,一来坐到右首尊位,并无歉意。 右贤王一声令下,酒菜陆续摆了上来。 右贤王虽是胡人,到底受到汉文化影响太深,吃食上准备的都是汉时食蔬。 水酒上来,宴席也就开始了。 …… 就在刘玄赴右贤王之宴时,高顺带着刘玄的一封书信,亲自来找张辽,并将书信送呈到张辽手上。 张辽接过一看,微微一愣:“这是胡大都护与右贤王交往的信函,如何被刘司马给截获了?” 他仔细看过内容,两眼一直,不敢相信的看了高顺一眼。 “什么?胡大都护欲勾结南匈奴,图谋河东?” 高顺并不知道信里的内容,是以一脸茫然。 张辽权谋了一时,又复拿起书信多看了两眼。这次,微微迟疑,仔细辨认了其中数个字,不由眉头皱起,再翻了翻信封上的火漆,更是疑惑半晌。 但他最终是将信函放下,问高顺:“高将军,刘司马可有什么交代?” 高顺摇了摇头:“并无交代。倒是今日刘司马将要入右贤王帐中赴宴,同时还有胡大都护。” 张辽错愕的看了高顺一眼,继而道:“辽明白了,请让刘司马放心。” 高顺点了点头,不再多说,他还有别的事情要处理,当即向张辽拱手告辞了。 等高顺一走,张辽重又拿起那封信函,看了一眼,确定了书信的真伪,方才摇头道:“胡大都护的字辽曾见过一二,这‘胡’字瘦了点,还有这‘王’字又胖了点,关键是这火漆……” 张辽当然不会纠结于这些,早在这之前从高顺的话里,他大概也已经猜到某些事情将要无可避免的发生了。 只是,如今二者相争,他该如何自处? 放下信函,背负着双手,在帐中来回走动。 灯火摇曳,在帐壁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 此一决定,或许关乎到他后半生的事业生涯,乃至身家性命,不得不谨慎。 …… 同时间,两个不同方向的城门,陈驹和胡文才几乎是同时开城而去。 他们怀揣着令牌,接到的其实都是同样的命令。 他们有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奔赴南匈奴大营。 至于张济等部,也已经先后接到胡轸的命令,整顿兵马,随时待命。 绛邑城,笼罩在一片杀气之中,鸟雀咸惊。 正如刘玄所说,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