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九章:高顺起兵 (第2/2页)
退路。 不过现在可不是轻易透露的时候。 听到此语,刘玄是打起了哈哈。 …… 弘农,崤函丛山峻岭之间。 有郭大贤一伙山贼,从当初的数千人马,慢慢发展到如今的数万。 镇守此地的郭汜,起先还想用引诱之策,令他们出山,但皆都失效。最后,不得不亲自从陕县出兵围剿。 而郭大贤,虽然不敌郭汜,然而他善于山地战,一旦失利就往山中躲藏。 连月来,郭汜不但没能击败郭大贤,反是眼看着郭大贤的势力渐渐坐大而无能为力。 一纸命令,从洛阳传来,让郭汜不得不撤兵崤函,往陕县疾去。 “哈哈,贼将终于是撤兵了!” 不得不说,郭汜的撤兵,令郭大贤一伙松了一口气。 连日累月的战斗,双方皆是损失惨重。 郭大贤虽然因为战斗的关系,不断的凝聚周围其他山寨的势力,以联合的方式将他们收拢在一处,从而成为一股强大的新生势力。然而,这股新生势力在乱斗中成长,如果继续下去,很可能又会在乱斗中覆灭。 好在,战斗暂时停歇,他可以抽出手来稳固寨内势力。 可是,因为这些山寨势力当初是受到郭汜压迫,不得已这才联手走到一处。一旦郭汜撤兵,他们也就想着一拍而散。 郭大贤虽然在战斗中趁机铲除了几股势力头目,将他们所部人马收为己用。然而,这远远不够,一旦他们解散,则必削弱他现有的势力,他当然不甘。 思前想后。 也唯有发动新的战斗,才能趁机夺权,完成势力组合。 也就在他迫切需要新的契机时,远在河内的拜把子兄弟李大目一封书,重新点燃了他的希望。 信中,李大目明确的告诉他,他以前不是一直想要加入黑山吗,现在就是契机。 只要他拖住郭汜一伙,也就可以了。 一旦有了此功,将来可为他引荐。 当然,至于为什么,信中没有提起。 其实郭大贤又哪里想到,这封书,还是在刘玄被李大目扣押在山中时候,刘玄因为考虑到郭汜一事,还想着有什么办法可以困他一时。 刘玄当时也是抱着试试的想法,向李大目问起弘农可有黑山人马在。 李大目当时说弘农虽然没有黑山人马,但有他兄弟郭大贤在。 于是,刘玄利用这层关系,让李大目写信给郭大贤,承诺只要郭大贤拖住郭汜一阵,之后当引荐他加入黑山。 这,也就是王匡之前所提及的后路问题。 在刘玄看来,就算到了不得已时,被李傕困住了,只要拖住郭汜一阵,那么一切都有转机可能。 当然,信中李大目不方便提起刘玄这个黑山从事的身份,主要是不能泄露,只能是以兄弟情分请求郭大贤相助。 但这些其实已经足够了。 他的来信,正合了郭大贤的打算,当即写信回复李大目,一口应承了下来。 郭大贤于是以得罪了郭汜为突破口,告诉其他人,郭汜虽然暂时走了,那是因为他有新的任务,一旦他完成任务,也必重新杀回来。 而他们,势单力孤,将来想要立足崤函,抵御西凉,没有外援是不可能的。 遍观当今,也只有黑山,是最好的选择,他们有号称百万的势力。 同时他拿出了李大目的信,说不如相助李大目,拖住郭汜,以为将来加入黑山做投名状。 郭大贤的说服力还是有的,很快说服众人,也就起了兵马,一路追杀郭汜而去。 郭汜在得到禀报,那是气急败坏,从来都是他打别人,哪里有别人追着他打的道理? 更何况,对方还是一伙不成气候的山贼! 虽然董卓的命令重要,奈何不先处理了身后贼兵,将来后方不稳,肯定是会有大麻烦的。 只是,就这样违背董卓的命令,只怕不好。 也就在他左右为难时,有一人的出现,让他眼前豁然一亮。 “当如此!速请来!” 嘱咐了此人几句,眼看着他领了本部兵马出发了,他也就放下心来。 这边,他随即领了人马,往后杀奔,与郭大贤决战于崤函之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