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四章 拉肋而死 (第2/2页)
,人定胜天! 赵桓在宫中,写了八个字。 他让人用黄线,绣在了大红色的底布上,做成了横幅,告诉大宋所有人,面对天灾,他赵桓的选择! 士气大增! 就连岳飞都赤膊上阵,带着军卒们一起扛起了麻袋。 不过他比普通军卒更厉害,岳飞力气更大,一只手抓着一直沙袋抗在肩上,一个人当两个人用。 而赵桓这次终于看到了岳飞背后的刺字,尽忠报国。 赵桓看着这四个字,眼神就有些迷离。 在正史中,岳飞就是带着这四个字,拯救了南宋。 没有岳飞收拢杜充投降金人后的残兵,就没有牛头山大捷,也就没有收复建康,建康就是后世的南京城,战略意义极为重要。 岳飞收复健康之后,才重新构建了长江淮河防线,完颜宗弼才迫不得已,烧毁了临安余杭等名城,不得不撤兵。 被搜山检海的赵构,才从海上漂上了岸。 没有岳飞收复杨幺,荆湖北路一刻不得安宁,大宋的朝局就绝对不会稳定,没有税收的保障,指望南宋军卒,靠信仰打仗? 除非子弟兵成建制穿越回来,当然,真的成建制穿越了,第一个被杀的肯定皇位上的赵构。 岳飞谋划了十年的北伐大业,多次主动出击,稳定住了局面,在最后要得胜的时候,背上刺着尽忠报国的岳飞,就被赵构召回京了。 第二年死于大理寺狱中,历史上,连风波亭都没有。 只有拉肋而死! 赵桓对拉肋这个词不是很理解,直到赵英跟赵桓解释之后,赵桓才知道那是什么。 用麻绳勒住肋骨位置,两边多人拉扯,将肋骨拉进心肺,致人死亡。 如此英雄人物,没有死在敌人手中,没有死在战场之上,最后被皇帝赐死,还是被如此屈辱的方式杀害。 他带着未完成的一统大业的雄心壮志,离开了人间。 在最后死的时候,岳飞写下的八个大字,天昭昭,天昭昭! 该是何等的悲愤? 而了解这段历史的赵桓,看着面前扛着两麻袋沙土的岳飞,正健步如飞给大堤加高,似乎不知疲倦一样。 这个人总是这样,每战先士卒,披坚执锐,所向披靡。 然后抗洪抢险的时候,居然还是如此,一个人当两个人用。 看着忙碌的岳飞和众多军卒,赵桓脸上挂着笑容。 这个感觉真的很好。 “官家,赵构到了京畿路了。”魏承恩在赵桓耳边小声的说道。 赵桓皱着眉说道:“什么?你大点声,雨声太大了。” “官家!赵构已经进了京畿路了!还有沈从押解孔彦舟归京了!官家!”魏承恩不得已大声喊道。 “好!”赵桓一拍膝盖,就站了起来。 他一直在看,没有亲自去背沙袋,朝臣们不让他背。 真的让他背,他其实也背不动。 “岳都尉!你过来一下!”赵桓大声喊道,让岳飞过来。 “官家,有什么事吗?”岳飞一脸茫然,自己难道背错地方了? 赵桓笑着说道:“穿上衣服,跟朕走,去杀赵构。” 岳飞听到官家这玩笑一样的话,摇头笑道:“杀人有什么好看的,臣看得多了,也杀了不少。这边筑堤的事还多着呢。官家,臣就不去了吧?” 赵桓一愣,这一世的岳飞和赵构连面都没见过,岳飞当然没什么兴趣去看杀头,岳飞自己亲自剁下来的都不知道多少人头了。 领赏金已经成为腰缠万贯的富家翁了,在岳飞眼里,加固堤坝比看赵构死更重要。 赵桓想了想,不看也好,还是不见面的好。 赵构是岳飞的一生之敌,还是不要让两人碰面,比较妥当。赵桓也怕玄学和什么历史惯之类形而上的邪门歪道。 “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同去,同去。”赵桓说道。 怎么可能不让岳飞亲眼目睹呢?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回到北宋当明君》,微信关注“添喜郎电子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