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九章 这个想法很危险 (第2/2页)
防止贪腐之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李纲在做的事,本质上是在加强君权。 好丞相啊,赵桓终止了这个话题,他能看到李纲决策的正确性,但是吴桐他们还在为十万万的小钱钱心疼。 李纲略带困惑的说道:“臣在想,以后能不能把多出来的地,建成房子租给百姓?这样还能收回点成本来。可惜了,一座两进的宅子只能住两户,转不回来多少。” 这个话题,打住!打住! 烧水泥插钢筋,高高楼,你想住多少,全看你良心不良心啊! 赵桓赶紧停下了自己的想法,这个想法很危险,再想下去… 不过,水泥这个好东西,其实非常容易烧制。 事实上,在火药烘干的这两周的时间里,赵桓也曾经在烧石灰的工坊里,烧了一点水泥出来。 煤矸石和粘土可以烧制出最普通的水泥来,煤矸石是采煤和洗煤过程中的固体废料,大同府哪里都是。 沥青更是提炼猛火油的必然产物。 所以在将固体废料和粘土石灰石等辅料放到窑内,大宋就拥有了修出柏油路直道的先决条件。 剩下的就看生产力了。 赵桓折腾出来的普通的水泥,只是试验产物,想要大批量满足汴京修路用,大概需要到过完年的时候了。 主要原因还是大同煤田向外运输的时候,都是运送优质焦炭,废料还不在运送的范围内。 长途运输极为不利,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时间里,所以赵桓已经让工赈监,在峰峰矿区开了二矿了。 朝政还在继续,赵桓终于在太阳西斜前,结束了一天的朝政,他用力的伸了伸懒腰说道:“其他人都回吧,李太宰留下。” 赵桓等到人都走了以后,想了很久才说道:“吴少卿和宇文少卿弹劾你也是为了大宋的江山安泰,你不要挟私报复。” “三个人抱团弹劾你,其他人默不作声,只有你自己在自辩,要小心些。” 李纲点头称是,说道:“臣明白。” “若是无事,臣退下了。”李纲俯首离开了文德殿。 赵桓把赵英喊过来,拿着一封札子说道:“给李宣仪封五千枚银币。把这封诏书给她,她看完自然知道该怎么做。淮北陈家是个体面人家,朕既然赐婚,没点嫁妆说不过去。” “李师师毕竟算是宫里的人。” “而且,走之前,告诉李太宰一声。” 赵英领命而去,带着车驾和银两,向着城外急驰而去,还带上了李纲给李师师的物件。 赵英找到李师师住的客栈的时候,先是看到了李师师的侍女,名叫葵儿,姓崔。她正在河边捶打着衣物。 “忆昔西施人未求,浣纱曾向此溪头。一朝得侍君王侧,不见玉颜空水流。”空灵的声音在溪畔响起,赵英抬头看了一眼,这女的唱得不错。 “桃源仙子不须夸,闻道惟栽一片花。何似浣纱溪畔住,绿阴相间两三家。” 轻灵的歌声在水面上不断的回荡着,秋风瑟瑟的吹过,无数的柳叶打着旋落在了河面上,掀起了阵阵的涟漪。 赵英点了点头,暗自说道:“不错。” 崔葵儿吗?他将名字记下。他是入内内侍省都知,也是鸟花使。 寻访漂亮优雅的女子,也是赵英的工作之一。 李师师听闻赵英的提议,连连摇头说道:“虽然我和葵儿名为主仆,其实情同姐妹,入宫当个歌姬,你得问问葵儿的想法。我做不了主。” 赵英点头说道:“这是应有之意,我走的时候,再问问她。这是官家的书信,五千两银子的汇票,可以到淮北的时候,问陈家取。这是李太宰的谢礼。” “官家的书信上写的什么?”李师师虽然这样问,但是她的目光依旧紧紧的盯着李纲的谢礼上。 李师师拆开信看了半天,说道:“这是硝化羊毛的方子?这有什么用?官家跟你交代了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