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一章 异变 (第1/2页)
凌厉的劲风吹在脸上,好似刀割。 眼看着苏大为的雕要丧命在吐蕃人的金雕爪下。 只听啪地一声。 那金雕铁爪一下子将宫殿楼宇的望角抓断。 而苏大为的雕,却神乎奇迹,闪电般自雕爪逃脱。 金珠陀罗的笑容一下僵在脸上。 “为何会如此?” “金雕扑击的速度,快若虎豹,铁爪能洞穿金石,怎么会抓不住一只小雕?” 苏大为眼角瞥了他一眼。 很多话,没必要说。 可怜的吐蕃人,这辈子都在西边,没去过辽东。 自然不知,这世上有一种鸟,叫海东青。 它有一个别名,称为-—— 万鹰之王。 海东青自然不是雕,而是隼。 肃慎语名“雄库鲁”,意为世上飞得最高和最快的鸟。 传说十万只神鹰才出一只“海东青”。 《本草纲目.禽部》记载: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 最雄健的海东青,体型不输给金雕多少,身高一米余,两翼张开同样能达两米。 只不过苏大为这只是托薛仁贵自辽东帮他弄来的雏鸟,去年底拿到,如今才一岁,翼展不过一米余。 这在金珠陀罗眼里,自然算是“小雕”了。 可哪怕是少年期的海东青,速度也已经超过金雕。 金珠陀罗脸色剧变,手指放在口中,不断发出凄厉哨音,指挥着金雕扑向海东青。 可无论金雕如何扑击,每次总是差上一线。 苏大为一直冷眼旁观,他对自己的海东青极有信心。 他手里除了海东青,还有之前驯的一只苍鹰。 这两者,经常在空中扑击戏耍,这令苏大为十分清楚,鹰与海东青的能力分别。 四周的大唐将领,还有远处的金吾卫,千牛备身。 乃至高台上的李治、武媚娘,文武百官,和那些属国使者和酋长,都被这一幕所吸引。 看着那金雕发出凌厉叫声,挟着恶风扑向体型只有它一半的海东青。 而海东青总是游刃有余的及时从雕爪下飞走。 武媚娘不禁露出笑容,在李治耳边道:“陛下,看来阿弥的鹰不会输了。” 李治微微点头:“阿弥总能出人意表,吐蕃人的鹰,看似强健巨大,但速度不及阿弥的鹰,这飞行速度的差别,就如骑兵戏耍步卒一样。” 说到这里,他心中一动,向着武媚娘道:“你说,阿弥养的这种鹰,若在军中中推广,是否有利于用兵?” 武媚娘眉眼微动,一双饱含深情的眼眸,如清澈的湖水,看向李治,钦佩道:“陛下睿智,若此计可行,必能使唐骑如虎添翼。” 两人小声商量中,场中情势又变。 金珠陀罗两指放入唇中,凄厉的吹响口哨。 金雕一改策略,开始围绕着海东青盘旋起来。 它的双翼翼展远超海东青,用力拍击之下,空中掀起阵阵狂风。 海东青似是受到干扰,飞行姿态变得有些不稳。 如是再三,金雕瞅准机会,猛地将翅一敛,如离弦之前般电射向海东青。 “不好!” 苏庆节等一帮唐将不由发出惊呼。 高台上,文武大臣和属国使节们,也不由发出喊声。 眼看金雕的铁喙即将啄穿海东青的身体。 电光火石瞬间,只见那海东青凌空一个翻滚,神乎奇技般,避过金雕啄击,一双铁爪牢牢的踩在金雕背上。 含元殿前的大广场上,数千唐军金吾卫、千牛卫,以及大唐皇帝李治、武后,还有数十属国使者酋长,共同见证这一幕。 先前的惊呼,转为一片喝彩声。 “好!” 声浪掀上半空。 欢声雷动。 金珠陀罗浑身发抖,脸都绿了。 他的食指放在口中,哨音凄厉刺耳。 金雕虽是畜牲,也知到了生死关头,在半空中怪叫着,不住翻滚挣扎。 想要将背上的海东青抛下背。 两只禽鸟发出尖锐刺耳的鸣叫。 半空中,巨翼扑击,断羽迸飞。 “呱!” 一声凄厉的惨叫。 空中爆出一团血雾。 这一幕,再次将所有人惊呆。 不知究竟是金雕受伤,还是苏大为那只鹰受创。 抑或是两败俱伤? 两鸟从高达数百米的云空直坠而下。 地面上,无数金吾卫和金牛卫死死盯着下坠的两鸟,下意识发出惊呼声。 下坠速度太快。 哪怕身为异人的苏大为和苏庆节等人,一时也无法确定。 “掉下来了,要掉下来了!” “不好!” 啪! 一团黑影,狠狠砸在广场上,血rou模糊。 全场为之一静。 高台上李治瞪大了眼睛,文武百官伸长了脖颈。 外蕃属国的使节纷纷踮脚张望。 御道两旁的金吾卫和千牛卫,一齐侧目。 武媚娘忍不住道:“究竟是谁赢了?” 她心中想的是:难道,阿弥的鹰与那吐蕃人一起摔死了?这倒是可惜了,如果是平局的话,还是助长了吐蕃气焰。 就在此刻,所有人听到头顶上方,传来一声嘹亮的鹰鸣声。 众人抬头上去,一眼看到,苏大为的那只鹰,正在百余米的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