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非川之谋 (第1/2页)
开春的时候,苏大为所率领的一万余前锋军,终于经过陇右,入驻武威。 九月从长安出发,到了此时,历时已经近半年。 直到这里,大军才算安顿下来。 苏大为也才有机会,整理手中收集的情报资料。 现在大唐在河西整个阵线安排大至是,裴行俭任安西都护,率军驻扎于龟兹。 大唐龙朔元年,朝廷派遣吐火罗道置州县使王名巡视葱岭以西。 在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十六国,设置十六都督州府,统辖八十个州,一百一十个县,一百二十六个军府,并在吐火罗立碑记述此事。 自那以后,安西大都护府的管辖地包括安西四镇、濛池、昆陵都护府、昭武九姓、吐火罗乃至波斯都督府,大体相当于后世新疆与中亚五国、阿富汗的总和。 因为安西都护府掌握的地域急剧膨胀,裴行俭手中可用之兵,比苏大为记忆里的更强一些。 镇兵二万四千人,其于北庭都护府瀚海军管镇兵万二千人,天山军管镇兵五千人,伊吾军镇兵三千人。 这些兵马,共同构筑成了大唐掌控河西的兵力网。 在后世历史中,北庭都护府要在武周长安二年才设立,距今还有数十年。 但不知是否苏大为这只蝴蝶扇动翅膀。 大唐征服辽东比原本历史提前了数年。 对西域的控制,也大为增强。 提前设立了北庭、昆陵等都护府,统一由安西大都护裴行俭掌握。 这一批镇军,可称大唐的西部军团。 当然,对整个广袤的河西和西域来说,对幅员数十万里的广袤空间来说。 这几万人,威慑的意义更大一些。 除去裴行俭这部兵马,苏定方如今在酒泉郡。 据说他的身体还是病势沉重。 不过有他坐镇酒泉,可保敦煌、瓜州至酒泉和甘州这一片防线,不被吐蕃人渗透。 至于如今的武威郡,则是苏大为生死至交,外出征战多年的薛礼镇守。 “朝廷如今封我为右威卫大将,并及凉州刺史,当时情况危殆,我受命于苏定方大总管,率瓜州镇兵千骑昼夜疾行,终于赶在吐蕃人打破武威前赶到。” 站在苏大为面前的薛仁贵,一身明光铠,脸上尽显风霜之色。 俩人是今日午后,苏大为的先锋军到达武威郡,双方交换印信后,方才见面。 一别数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此时中军大帐中,苏大为与薛仁贵俱是一身明光铠,如支撑唐军的两根擎天巨柱。 若要细说分别,则是苏大为的明光铠更加闪耀,胸前护心镜光芒闪烁,点尘不染。 而薛仁贵看起来就要颓唐许多。 身上的衣甲有多处明显的刀痕、箭创。 甚至有锈迹和血迹在其中。 这一切,无不说明,之前的战事惨烈且急迫,以致于薛仁贵连保养衣甲的时间也没有。 苏庆节、郭待封、李辩、程务挺、娄师德、黑齿常之、安文生等将领分列于四周。 整个军帐内,气氛沉凝。 做为主帅的苏大为与薛仁贵,甚至来不及叙述别后之情。 “打开地图!” 随着薛仁贵一声喝,身边的卫兵将武威郡附近行军地图展开。 “等等。” 安文生开口道:“我们军中有更精细的地图。” 看了一眼苏大为,见他没反对,安文生招了招手。 有卫兵将之前做的沙盘抬了进来。 薛仁贵看了眼前一亮,先赞了一声:“此图居然如微缩的武威,简直是军中利器,此必是阿弥想出来的。” “哈哈~” 众人笑了几声。 薛仁贵旋即将脸色一沉道:“军情紧急,苏总管,我还是将现在的情况与几位说明一下。” “薛刺史请。” 苏大为抱拳道。 薛仁贵走到地图前,伸出手指,在武威点了一点:“这是我们如今的防线,但是比原本我们与吐谷浑边界,已经丢了不少地方。” 这话说出来,所有人心头一沉。 跟随苏大为从长安来的将领,如郭待封、高崇文、李辩等人还没有与吐蕃人交过手。 心里很自然的觉得大唐战无不胜,吐蕃人只不过是趁大唐东进时,玩了一把偷鸡。 悄悄吞并了吐谷浑。 只要大唐调兵出击,就能将吐蕃人杀个片甲不留。 但现在听到薛仁贵说大唐居然丢失了国土。 这是心高气傲的众唐将,万万无法忍受的。 “吐谷浑王原本在伏俟城,虽然地方剩下不大了,但占据着伏俟城,就仍占着大义。可惜,龙朔三年吐蕃突然大举进犯,一举拿下伏俟城。 吐谷浑王及弘化公主只得出逃。 他们逃到鄯州,在那里得到郑仁泰的庇佑。” 薛仁贵将战事来龙去脉娓娓道来。 吐蕃人吞并吐谷浑时,大唐并非什么也没做。 至少做了以下几件事。 首先是派秘谍,在吐蕃内部使离间之计,令新附的白马、羌零以及象雄一些部落叛乱。 不过这些都被禄东赞迅速出兵镇压。 第二件,是助吐谷浑王占住伏俟城,以彰显吐谷浑存在,同时令吐蕃人失去侵吞吐谷浑的法理。 第三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