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5.你乐什么 (第1/1页)
没有读过书却能当书院的院长,这在成昌儒看来简直是有辱斯文,简直是玷污了书院这么神圣的地方。 可是谁叫陈林有的是钱呢,不但买下了柏青书院,而且斥巨资找先生,没有名望的先生还看不上。这样一来,有了名望了先生,还怕没有学生吗 短短两三年的时间,柏青书院直追松溪学院,甚至隐隐约约有超过松溪学院的势头。 这让成昌儒很是恼火,在外称陈林为山野村夫,可陈林总是笑呵呵的回一句穷酸儒,不管成昌儒如何在说陈林,陈林总是回一句穷酸儒,陈林自己说,自己没有学问,唯一能让成昌儒动气的就只有穷酸儒三个字,而且是屡用不爽。 所以,在外面,两个人几乎不怎么碰面,就算碰面,也是成昌儒躲着陈林。 但今天,御史大人萧翼之邀,不能不来。 两个人一下轿,陈林的话就到了:“这台阶着实有点高,我得慢点,这么大年纪了,万一摔着,就要去和阎王爷喝茶了,这茶咱喝不起,还是留给先走的喝吧,来,云生,扶我一把。” 陈云生看了成昌儒一眼,分明看见成昌儒雪白的胡子在抖动,嘴角微微一笑连忙上前搀扶父亲。 陈林拉着陈云生的手,一阵叹息:“读书人常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自己都一大把年纪了,连个子嗣都没有,还好意思出来给人讲学。” 成昌儒这会真不干了,说:“无其子乃天命,弑其子乃孽障,双手占满子嗣的鲜血,不知悔悟,反生讥讽,实则,乃畜牲也。” 陈林说:“啧啧啧……,听听,骂人都能说的这么文绉绉,果然是孔圣人的门生,之乎者也随口就来,这嘴真是掉不下来。” 萧翼在上面也听见了两人的对话,也知道他们之间的恩怨,很明显成昌儒做学问还行,骂人可真不是他干的活,连忙从上面下来,说:“二位院长,欢迎到来。” “见过御史大人。” “见过御史大人。” 两个人同时施礼。 萧翼连连摆手,说“二位不必拘礼,今天咱们只有师生,不论官职,成院长与当朝文馆大学士孔颖达为同门师兄弟,学生遍布大唐,翼很是敬佩。” “不敢,御史大人过誉了。” 又对陈林说:“陈院长斥巨资重翻柏青学院,聘请名师,为我大唐培养国之栋梁,真是让潇某钦佩。” 陈林哈哈一笑,说:“御史大人过奖了,我那个学院可培养不了国家栋梁,比不了松溪学院的之乎者也,我们学院培养的都是一些市井生存之道,不讲孔圣人,不讲老子,我们讲墨子。” 萧翼轻笑,说:“不管是墨子还是老子,亦或是孔圣人,都是华夏文化的圣人,应该互相学习嘛。” 陈林挑起大拇哥,说:“还是御史大人会说话,不像有些人,自以为是,觉得自己读过两年书就满口的仁义道德,之乎者也,还是御史大人听着耳顺。” 见成昌儒要发火,萧翼连忙说:“天下文化是一家,都要感谢仓颉圣人留字,好了,现在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十名种子生员都已聚齐,请两位过来给潇某把把关,别让我在陛下面前丢人就好。” “岂敢,谨遵御史大人令谕。”成昌儒看了一眼陈林,哼了一声就往里走了。 陈林摸摸胡须,笑道:“御史大人,我读书不行,不过我给你带来一个。” 萧翼哈哈大笑,说:“我早就看见了,陈兄,别来无恙啊。” 说着向陈云生走去,陈云生微微一笑,抱拳施礼,说:“见过御史大人。” “唉,见外了不是,咱俩还客气什么劲儿。”萧翼说。 “那是,知道你不是当朝御史,我还敢跟你说些俗话,现在知道了,可就不能犯浑了。”陈云生客气的说。 “哎,算我错了,咱俩考试的时候,我不该瞒着你,我跟你道歉。” 这回陈林蒙住了,问:“御史大人认识云生” “何止是认识,我们两个人考试的时候住在一间客栈内,还挤在一个屋,整整三个月,我们俩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只是碍于家族的祖训,不能亮出身份,才有我和陈兄这一场缘分。” “原来是这样啊,那以后你再来了,可得到寒舍来做客,御史大人到我们家做客,我陈林也跟着沾点光彩。” 陈云生说:“爹,他可不只是御史大人,往上捯,御史大人的家族是皇家后裔。” “皇室后裔” 陈云生又在陈林叨叨几句。 “啊!!!”陈林吓得脚下差点没站住,身子摇晃了几下。 萧翼知道陈云生说的是什么,连忙扶住陈林,说:“什么皇室后裔,我现在是大唐的御史,其他就没有什么关系了,刚才您说我下次再来到你们家做客,难道这次就不能吗” “能,太能了,御史大人什么时候来都可以。”陈林现在心里美滋滋的,都快上天了。 “那好,过两天我就去叨扰,我们先进去吧。”萧翼说。 “好。” 今天,铜雀台内灯火通明,高朋满座,名流云集,从大唐开国到现在还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 门外的看客更是挤满不动,人人都想看到里面的情形,可惜,一架竹帘子挡住了他们的视线,人们纷纷猜测里面的人在干什么。 大天朝从来不缺八卦者。 “二哥,你说这里面的人都在干什么” “听说阿玉姑娘和第一才女陈素英也在,听说两个小娘子长的倾国倾城,美艳无双,像天上的仙女下凡一样,真想进去看看。” “诶诶诶,你俩想什么呢,你们不知道他们俩的追求者有多少嘛,在这里胡说八道,你们俩是想死啊,赶紧给我把嘴巴给我闭上。” …… 铜雀台二楼。 一张圆桌子上放着一架文房四宝,阿玉拿着毛笔正在画画,旁边的陈素英站在旁边静静的看着。 阿玉画的是一副山水画,青山绿水,墨色相宜,在半山腰的山涧旁,有一座茅草屋,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闲云青山晚霞。 陈素英看了看阿玉,再看看画,噗嗤一声乐了。 “你乐什么”阿玉问。 “我乐你在想什么”陈素英笑着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