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九章 情敌? (第1/2页)
王晓满怀期待地盯着系统面板。 折腾了这么久,终于要解锁了。 随着王晓的声音落下,震惊点直接减少二百万,兜里手机叮当一震,银行发来短信,向账户000000转账一亿! 调出研究所列表,后方的红色小锁消失不见,出现一个键。 : 功效:一次性根除疟疾,永不再患。 副作用:无。 生产单价:每丸1000元。 单次至少生产数量:1000丸。 销售单价:每丸10000元。 体验丸:1粒。 “生产单价一千,售货价一万。十倍利润,有点黑啊。” 王晓咧咧嘴唇,这效果加上价钱,恐怕量产后进入大众眼球后,会被标榜为“神丹妙药”吧。 “算了,给小鱼治病要紧。生产体验丸。” 心中绯腹一下系统,王晓立刻激活了那粒体验丸。 “嗡!” 只见王晓身前三米处的一台带有细长小嘴的机器一阵嗡鸣,大概五秒之后,朝着王晓猛地射出一粒药丸。 “啪!” 伸手将药丸抓在手里,王晓认真大量。 这里药丸通体为黑,和市面上一般的药丸看上去没什么区别。放在笔尖嗅了一嗅,没有味道。 王晓将药丸放到早就准备好的小袋子里直接前往医院。 虽说隔离室是不允许家属陪同的,但家属每周有半个小时的探望时间。 王晓一直忍着没进去探望小鱼,就是等待这个时候。 在被医生套上隔离衣物之后,王晓走进隔离室。 一进隔离室的门,小鱼眼睛顿时瞪直了,揉了揉眼睛,确定自己没有看错后,猛地朝王晓扑了过去。 “哥哥!” 小鱼直接扑进王晓怀里,眼睛红红地看着王晓,眼泪如决堤一般流下。 小鱼是个很懂事的孩子,怕给王晓添加压力所以一直不敢宣泄自己心里的情绪。 可是小鱼只是一个五岁的小孩子!她被关在这样陌生的屋子,甚至每天还会被可怕的医生和护士喂药打针。 而她唯一的依靠哥哥却时长不在。她知道哥哥一定是在为她四处求药,所以也不怪哥哥。 哪怕王晓每次回来都会隔着窗子一直安慰她,但她内心的恐惧没有任何的减少。 从小鱼进入隔离室已经二十天了。 积压在她心里二十天的恐惧与悲伤在投入王晓怀抱的一瞬间全部决堤。 热泪流淌,滴落在王晓的胸膛。 一股内疚与亏欠的情绪在王晓心里蔓延。 “乖,小鱼没事了。哥哥是来接你回去的。”王晓露出笑容,拿着纸巾为小鱼擦拭眼泪。 一旁的医务人员见状,纷纷退出隔离室。 他们可不敢看这悲情的一幕,万一被气氛给感染哭了怎么办。 医务人员的退出正符合王晓的意思。 将小鱼放在病床上,王晓掏出一颗药丸塞到小鱼手里,揉揉小鱼的头说道:“小鱼,吃了它。吃了它病就好了。咱们就可以出院了。” 小鱼闻言,一口给吞了下去。 又逗了小鱼一会儿,王晓约莫着药效估计已经生效了,直接去喊一声,说自己觉得小鱼好像不太舒服。要再检查一下。 于是三个小时后,主治医生办公桌前,主治医生拿着化验报告一脸问号。 “怎么上午化验结果病毒还是阳性的,怎么到现在连检测都检测不到了?是不是报告出了问题。再检查一遍吧。” 应医生的要求,小鱼再次接受检查。 又是三个小时后。 医生反复确认了检查报告,说道:“报告显示病人的病情已经完全好转。只是……安全起见,建议在医院查看三天。” 王晓点头同意。 接下来的三天里,医生每天都会给小鱼例行检查。检查结果全部一致,小鱼已经好得不能再好了。 三天之后,王晓准时办理出院手续,和小鱼欢天喜地的回家了。 又和小鱼玩了两天,王晓决定还是给小鱼找个可以住宿的幼儿园。 花费整整一天,王晓才找到一家满意的幼儿园,将小鱼送了进去。 小鱼也很听话,没有任何的抵触。 王晓在教师办公室偷偷观察一天监控确定小鱼能和同学们正常交流才放心离去。 回到医疗研究所,王晓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批量生产疟疾根除药丸了。 虽然我国得疟疾的患者并不多,但放眼欧洲地带,可是有着几百万的疟疾患者。他们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一旦王晓将疟疾根除药丸量产,哪怕一次只能生产一千丸,只要卖的够快,就能更快生产,也就能帮他们脱离苦海了。 可惜啊,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想要批量生产药丸,必须得申请药品生产许可。像王晓这样生产新药的,还得申请注册药物。 根据王晓摆渡的结果,申请注册药物必须是有相关技术人员参与才能申请。 甚至有的区域严格,必须是相关技术人员亲自申请才行。 这直接打破了王晓想要量产的想法。 “忙活这么久,到头来居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王晓心里略感憋屈,不过也无所谓,反正他现在不怎么缺钱。 至于量产特效药,只能看以后能不能给自己混个相关技术人员的身份了。 …… 算算时间,距离高考只剩下二十七天了。 五天后还要奔赴上海帮姬紫衣完成三年之约,也就是说王晓满打满算就只剩下二十五天的时间了。 现在王晓的成绩只能勉强过专科线。 当然,这还是掺杂蒙的成分。 可以说,如果没有选择题的话,满分一百五十分,王晓除了语文没有一门能拿超过十分的。 如果换成普通学生,这二十五天不如背背单词,直接为复读做准备吧。 但是王晓不同,二十五天足够他逆袭了。 第二天清晨,回到阔别将近一个月的学校,王晓走在连廊上,听着班级里的沙沙落笔声,不禁感叹,高三学子还敢像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