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七十八章 以水代兵(一) (第2/2页)
一半的时间便回到了北岸,将十几万天策军不见了的消息禀报了孛来。 此时,孛来的脸色非常难看,眉头紧锁,不断在思考着一切的可能性。 但是孛来始终想不明白,在战事中一路高歌猛进的天策军,为什么突然撤军了,难道是大明内部出现了什么重大事情吗? 又或者,是那刘君韬又在暗中布置jianian计? 不过思来想去,在两军之间横亘着波涛汹涌的饮马河,孛来无论如何也想不出,刘君韬有什么办法能让十几万天策军突然渡过饮马河。 而无法在短时间内过河,刘君韬又如何击败自己的二十万铁骑大军? 一时间,孛来竟然还无头绪,无奈之下也只能多派哨骑出去探查,并且命令各部加强戒备。 在饮马河南岸十几里的一处高地上,天策军各部将士在此处重新安营扎寨,并且做好了伪装和防范。 此时,刘君韬身披斗笠和蓑衣站在雨中,望着北面饮马河的方向,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时,刘子安走了过来,说道:“督宪,胡总兵和周参将已经各率兵马出发了,看这天色,估计此番鞑靼部注定要败亡了!” 刘君韬微微点了点头,却是叹了口气,说道:“自古以来,华夏想要击败鞑虏都并非难事,难的是要将其全歼!” 刘子安说道:“督宪是担心孛来会侥幸逃走,担心鞑靼部会再度卷土重来?” 刘君韬没有回答,而是抬头看了看正在倾盆而下的大雨,说道:“希望老天开眼吧!” 与此同时,山东镇总兵官胡德兴率领五百名铁骑将士一路西行,冒着大雨不断赶路,终于在几天之后赶到了一处山脚下。 这里位于饮马河的上游,此时水量丰沛的饮马河上游便从这处大山的山谷中流过。 参将胡德兴见状长出一口气,一挥手大声说道:“兄弟们走!咱们上山!” 众人纷纷下马,跟着山东镇总兵官胡德兴便上了山,众人在雨中艰辛的赶路,用了足足一个时辰的时间,来到了一处已经荒废的渠坝前面。 这段渠坝是当初永乐年间明军在这里修建的,当时在山下有明军驻防,归属大宁都司统辖,这道渠坝是用来防山洪、疏雪水的,所以当初明军在设计上就花了大力气,基本上是依着地形,沿着天然的障碍将一些岩石连接起来,即便如此,工程的强度仍然十分惊人,据说当时数千明军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修建起来。 当然,这些情况都是刘君韬暗中查到的,要不是一队尖哨无意中发现了这里,刘君韬又派人送信返回大同镇城,让中枢部紧急查阅底档资料,还真不知道这段故事。 而孛来也在刘君韬弄清楚了这些原委之后,率领二十万鞑靼部大军抵达了饮马河北岸,让刘君韬惊呼“天助我也”! 此时那队发现这里的尖哨也在队伍之中,距离众人发现这里才隔了短短二十几天的时间,可是眼前的景象却已完全不同。 当时这队尖哨发现这里的时候,虽然已经是春夏之交的时节,但这里的气温依旧很低,要比山下寒冷不少,众人脚下的土石都冻得硬邦邦的。 如今过了二十多天,此处却已经是气温回暖,即便是在山坡,也感觉不到多少寒意了,连脚下的泥土踩起来也觉得潮湿松软。 此时参将胡德兴率领五百铁骑将士爬上坝去,一望之下不由得失声惊呼! “果然没错。” 胡德兴喃喃说道:“山下河面早已破冰,融雪怕也有一两个月了,但更高的山上,骤融的积雪应该在这几天才达到高峰!” 胡德兴明白,如果冬天气温太低而春夏之时气温骤升,所爆发的冰川融雪洪灾极为可怕,在局部区域其水量之大不在暴雨洪水之下!由于海拔的不同,山上山下存在着一定的温差,冰雪融化是悄然进行的,现在山上的这片积水怕不已经积累了二十几天。 这还是那队尖哨将士见到的山坡么?不是,不是!这简直就是一个高原大湖,而且这个大湖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在更高的山巅上,还不断有山洪冲下来,幸好这道渠坝不是湮堵为主,而是以诱导为主,大量的积水被泄入,逐渐引向东北然后从一道支流中汇入到饮马河的上游去。 这道渠坝的作用,让积雪融水能够一点点地引向此处最大的河道饮马河,让积雪融水流入饮马河的路径变长,然后平缓地流往下游,变害为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