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八十三章 瀚海都护府 (第2/2页)
朝廷尽快从山西、陕西、北直隶、宣府镇等地移民实边,迁移至少三十万百姓北上大漠,并且在大漠中各处要点兴建城池、堡垒,任由这些百姓就地开垦耕地,所得之地免去三年赋税。 此时的大漠远不是后世明末时期的荒芜,水草还是很丰足的,如果改造成农田的话,一定可以收获一定的粮食,更为重要的是,大漠地域辽阔、人烟稀少,北上而来的百姓只要在朝廷的帮助下解决了居住、安全等问题,几乎家家户户都可以开垦出极大的土地,一跃成为地主! 当然,刘君韬也只是提出了这些设想和建议,具体的条例还需要朝廷来完善、通过。 这两道奏折先后送出去之后,刘君韬也是长出了一口气,鞑靼部这个心腹大患终于彻底解决了,刘君韬也准备将孛来等鞑靼部首领、将领一众人犯押解京城,进行献俘。 可就在这时,山东镇总兵官胡德兴一脸阴郁的走来,说道:“督宪,出事了!” 刘君韬还以为是癿加思兰率部来犯,问道:“是敌军来犯了吗?” “不是。” 胡德兴沉声说道:“孛来死了!” “什么!” 刘君韬吃了一惊,自己担心孛来逃走,一直派了士兵昼夜看守,怎么会突然死了? “到底怎么回事!关押孛来的营帐看守严密,他怎么死的!” 胡德兴说道:“刚才看守来禀报,孛来自己是吞石而死的,谁也没想到孛来竟然会用石头自杀!” 刘君韬也是非常懊恼,胡德兴说得对,谁也想不到孛来会用不起眼的小石头自杀。 “让随军医匠将孛来的尸体保存好,送到京城之前,孛来的尸体决不能有闪失,否则军法从事!” 胡德兴重重的点头,说道:“督宪放心,我亲自去办!” 胡德兴刚刚离开,刘子安便急匆匆的走了进来,刘君韬见状心中又是一惊,暗叫不好。 只见刘子安低声说道:“督宪!刚刚收到密报,陛下龙体有恙!” 刘君韬闻言不禁心头一紧,问道:“消息可靠吗?” “是从宫中传来的,据说陛下已经卧床半月有余,太医一直从旁诊断,但始终没有好转。” 刘君韬在中军大帐内来回走着,心头盘算着时间,按照历史进程来讲,天顺帝的确快要“到期”了,之前刘君韬之所以没有在意,都是以为历史的进程已经改变,没想到历史进程的惯性这么大。 现在天顺帝病重,刘君韬也拿不准天顺帝什么时候会突然驾崩,特别是在现在瀚海都护府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更加让人忧心。 刘子安在旁边也是非常焦急,一旦天顺帝突然驾崩,朝中必将出现混乱,如今大军孤悬大漠,一旦后方出现动荡,那就是灭顶之灾! “督宪,是不是考虑提前撤军,至少将大军撤回瀚海城一带驻防?” 刘君韬也是纠结不已,现在草原各部刚刚投降,如果自己突然率军后撤,一定会让草原各部心中疑虑。 在这个时候,只要癿加思兰趁机率军北上,便极有可能窃占天策军将士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广袤疆土! “再等等!” 刘君韬说道:“现在撤军弊大于利!说句大不敬的话,即便是陛下突然归天,大军后援断绝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发生的事情。” “可是督宪,这是在冒险啊!” 刘君韬眉头紧锁,沉吟了一下,说道;“情报部继续盯住陛下的近况,随时禀报消息。同时命令各军做好准备,随时准备开拔。” 刘子安知道刘君韬还是想要继续驻守此地,便不再劝谏。 而后,刘君韬便开始抓紧时间处理各种事项,对草原各部首领恩威并施,不断敲打着众人,让各部首领惊惧不已,对大明的畏惧之意更盛。 与此同时,刘君韬任命山东镇总兵官胡德兴开始整编八万多仆从军,准备用一个月的时间,将这些仆从军整编为瀚海都护府驻守军,并且将编制从左路前、中、后营,以及右路前、中、后营,共计六营兵马进行扩编,整编为左、中、右三个军,每军下辖三个骑兵营,共计九个营的兵力。 就在刘君韬这边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朝中也是开始了争论,朝臣争论的焦点,便是如何封赏宁北伯刘君韬,毕竟歼灭敌国、开疆拓土这样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朝廷有了一种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感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