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侠客行  (第1/2页)
    想要将一块只值一文钱的烧饼,包装到能卖一百文,除了要有一处位于高档小区门面之外,一个响亮的名号也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用后世的话来解释的话,这个名号也即是所谓的“人设”。    有了这个人设之后,你吃的就不再是饼,而是一个故事一种文化,就好比说一双筷子三块钱,贴上supreme的标签之后,就是三百。    很快,这店铺的牌匾就在几名下人合力之下挂好了。    “太白,你来掀吧!”    阿虎将李白整个人高高举起。    李白也不客气,直接抬手拉开那门匾上的红绸,“侠客饼”三个烫金大字出现在门匾上。    没错,李白给自己这饼取的名字就叫“侠客饼”。    “太白,我喜欢这个名字!”    阿虎十分感慨地看着这门匾招牌道。    先抛开那一百年租约不谈,这几天为这店铺忙前忙后,他阿虎过的极为充实。    “我也喜欢。”    李白也很满意地点了点头。    在诗仙的诗中,《侠客行》是他最喜欢的一首。    而这里发生的一切,栖燕楼上一众公子哥也在密切关注着。    几乎是同一时间,宋老三手下的一名小厮兴冲冲地跑上了楼去。    “看清楚那牌匾上写的是什么了吗?”    没等小厮开口,宋老三便急匆匆地问道。    “侠……侠客……侠客饼!”    那小厮大概是跑得太急,好半天才说完整地说出来。    “侠客……饼?”    “哈哈哈……”    宋老三跟孙又川几人闻言,先是一愣,继而又一次笑得前仰后合。    “你这黑皮猪,卖的不就是烧饼吗,还侠客饼,哈哈哈……”    “你阿虎,莫非还把自己当侠客了?”    对于这群游手好闲的公子哥来说,每天最大的烦恼,就是去那里找一件能打发一天时间的乐子。    自从有了这阿虎,他们再也不用为这事情烦恼。    “这阿虎真是个活宝,但凡一个脑子正常的人,都不可能给自家店铺取这个名字吧?”    孙又川又是拍了拍桌子道。    “他们又在换东西,这次好像换的是门板。”    “那门板上面好像也刻了字!”    这时趴在窗口的几名公子哥,发现阿虎那边又有新动作,当下转头对众人喊道。    “你再去瞧瞧!”    宋老三当下便催着身旁那名还在气喘吁吁的小厮道。    “是……是!”    小厮无奈地再次转身“咚咚咚”地下楼,朝那阿虎店铺的方向跑去。    “也不知道,这死胖子又要闹什么笑话。”    笑得眼睛通红的孙又川满脸期待地道。    ……    侠客烧饼铺门口。    那群公子哥没看错,李白跟阿虎正指挥着两名下人在换门板。    古代店铺的大门,为了方便拆卸,都会做成一块块的,店铺开门时一块块卸下,店铺关门时再一块块装上去。    不过跟普通门板不一样的是,李白现在让人换上去的门板,是他让阿虎招人专门定做的,他将李白一首诗分作六段,分别刻在了六块门板上。    “你是不知道,那刻字的师父一直问我那字是谁写的,那诗是谁写的,我险些没忍住告诉他那是我弟写的,哈哈……”    阿虎一面看着两名下人将门板装上,一面笑呵呵地李白道。    “这师父还挺识货。”    李白在心里笑了笑,对此一点都不意外。    两人说话间,那两名下人已经将那店铺原本黑漆漆的老旧门板卸了下来,换上了一块刻着字的崭新门板。    只见这新门板上,用后世瘦金体刻下了两行诗——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这诗正是李白后世名传千古的杰作——《侠客行》    这种字,这种诗,在李白看来,没人打听才真是奇怪。    看到这门匾,还有这块新换上去的门板之后,李白总算是松了口气。    有了这首《侠客行》,他这烧饼铺的“人设”便算是有了灵魂。    “阿虎哥,从今天起,每到巳时、午时、未时,你便换一块新门板上去,等到三天后我们将刻这首诗的三块门板全部换完,就可以开业了。”    李白接着向阿虎嘱咐道。    “放心,我一定让人守着时辰准时换上去。”    阿虎拍着胸脯保证道。    “那行了,我们回家慢慢等吧。”    李白伸了个懒腰道。    “不过太白,你哥哥我虽然不太懂诗,但既然是这么好的诗,直接一口气放出去不是更好吗?”    阿虎一面抱着李白走向马车上,一面问道。    “明天你就知道了。”    李白神秘地一笑道。    他还是没跟阿虎解释,因为的确很难解释。    按照现代的说法,这应该算是制造营销事件。    通过一个事件将一个店铺或者商品的热度炒上去,有了关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