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5章 是否每一场美梦醒来都很爽,是否每一次成熟都徒增了业障 (第1/1页)
从食堂出来,张岳等人跟着勤务兵绕来绕去,然后上电梯,往下降了几层后到了住宿的地方。 张岳看着走廊的装饰,偏头跟老胡说道:“要不是知道在山洞里,我还真就以为这是个宾馆了。” 走廊有水晶吊灯,铺着红地毯,墙上还有各种壁画。 老胡说道:“可能是后来改装的,正常情况下这种地方不大可能修这么豪华。没必要。” 毕竟是国防战备工程,有个水泥墙面的就算不错了,很多类似山洞工程里面都是大片的裸露岩石。可能一百年都用不上一次的东西,装修那么好干嘛。 屋内的设施也不错,只是床多了点,都是四人间。 张岳,胡八一、杨龙胜、叶赏四人住一间,几人闲聊了几句后,大张来了。 “先给你们简单交待一下情况。等下八点多还有一拨队伍要来,到时候一起开会。” 事变半个多月后,各国为了加强联系、增强互信,又互派了大使及观察员。 然后有个高层和米帝大使勾搭上了,昨天,他泄露了共和国准备抢飞船的消息。 人已经及时控制住了,但是目前还不知道消息传出去没有。 所以,“404”行动要提前了。 航母编队已经在加速往阿拉斯加赶了,即便抛下那些短腿的小帆板,其他船只最快也要5天左右才能抵达目的地。很可能赶不上了。只有舰载机或许还能勉强发挥点作用。 我军驻扎在飞船附近的第235重装合成旅幸存者632人,目前已经就地改编为合成营。 合成营下辖: 1个营部,有一辆营指挥车和一辆炮兵指挥车及一架武直。 2个装甲步兵连,各配10辆04A式步战车。 2个坦克连,共有20辆99A坦克。 2个炮兵连,12门05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122火、10式火箭炮,红箭10光纤多用途导弹、外加1辆指挥车和4辆弹药车。 1个防空连,装备红旗-17机动地空导弹、PGZ07式35毫米自行高炮。 1个勤务保障连,下辖运输、卫生、炊事等分队。 1个支援连,下辖侦察、通信、工兵等分队。包括侦察排的3辆信息处理车和侦察车,配备无人机。补给排的3辆带有吊臂的装甲补给车,卫生排的3辆装甲救护车,工兵排的2辆装甲抢修车和2辆装甲破障车。 此外,包括叶知秋在内早期潜伏在米帝的特工有15人已经就位。 事变后派出的一个侦查排也以抵达。 今晚派出的一个先头部队120人,如果一路顺利,将在明日凌晨时分到达目的地。 大张说道:“目前我们在当地能够得到的支援力量就那么多。而且那个合成营,虽然现在活动自由,但是周围有一个米帝的装甲旅战斗队ABCT看着。不过他们也不满编,大概不到两千人。” 张岳小声问道:“我们,打不过吧?” 胡八一抽了口烟,说道:“从技术装备上看,如果都没有外援,我们一个旅打不过他们一个旅。我们只在炮兵和防空上占优势。” 大张摇摇头,“不要看红日和军演,真打起来不是我一个旅打他一个旅,我们起码要上一个4万多人的军打他一个1万多人的师才有胜算。” “上面发话了,说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飞船。”大张摸了摸头发,“打赢了开庆功会,要是打败了,我们连追悼会都没的开!” “要不……”张岳搓了搓手,看了看周围的几个人,“我们和米帝谈判?” 大张嘁了一声,“开什么玩笑!” 还是那个问题,谁走谁留? 第一艘飞船走的时候,社会秩序还没崩,朝廷的威权还在,就那样,还有某些大佬以死相逼,要求必须上飞船。 现在呢?别说普通民众,要是cao作的不好,部队都有可能哗变。因为留下,最终的结局就是无意义的死去。 一艘飞船才能拉多少人?全世界的幸存者,哪怕只算五大流氓的幸存者,数量有多少?分给共和国的名额能有多少?剩下的人怎么办? 如果共和国把飞船抢了回来,虽然大多数幸存者还是被抛弃的命,但是在情理上就好理解多了。 大张继续说道:“根据目前的侦查结果,飞船附近还有个米帝临时拼凑起来的一个满编装甲旅。牛牛、高卢鸡、鹅毛也各有几百人不等。” 张岳皱眉,“压力山大啊!” “另外……”大张笑了笑,“别忘了米帝几乎是全民持枪,他们在正规军面前当然没鸟用,可是对于渗透部队来说,还是有可能被牵制的。” 张岳撇撇嘴,“你还笑的出来啊?” “我们有个潜伏在安克雷奇十多年的特工,现在已经拉起了一支几千人的幸存者队伍。到时候看情况,说不定也能起点作用。” “难不成还能帮我们打米帝?开什么玩笑!” 张岳可不看好。虽然米国大片里,智障角色多的很,可是现实中人家总不可能帮助外人打自己的军队。 大张笑道:“到时候把他们鼓动一下,随便编个什么理由,比如透漏有逃生飞船什么的,起码他们可以冲击一下飞船附近的米军。” 西方盛行“小政府、大社会”,尤其是米国,当然所谓的小,并不是指政府雇员的数量。 其实对比一下各国的救灾能力就可以看出来了,共和国在这方面绝对是一流的。 正如前面说过的,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面对自然灾害,共和国英雄式救灾与米国的逃避不同。我们是大禹治水,西方是坐诺亚跑路。 在管理效率方面,“小政府”天然存在着弊端,而我们的居委会大妈可堪比神器。 我们把抗击自然灾害提高到政治高度,层层落实,各级官员哪怕是作秀也必须亲临灾害前沿。米国州长敢第一时间去现场和灾民握手吗? 我们的军队一人一把锹去救灾,米军是荷枪实弹坐在装甲车上围观灾民。 要是让米军去搭人桥,去背着受伤群众攀山转移,开什么玩笑?受灾民众在他们眼里可是潜在的暴民。 他们真的没有足够的救援能力吗?显然不是。 米国毕竟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政治、军事实体,救灾效率如此底下,妥妥的体制问题。 就比如丧尸爆发后的现在,共和国所有县一级政府都开始运转了,而米帝大多数的临时州长还呆坐在办公室里,对下面的情况两眼一抹黑。 委员会甚至想过在米国扩散飞船的消息,那些败左婶母绝对会上蹿下跳起来攻击当局。说不定他们还会上演个火烧败宫。 浑水才好摸鱼。可惜阿拉斯加离本土太远,而且现在时间也不够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