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被我卖了_第190章 在等待,在等待未来,无所谓不甘寂寞的无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0章 在等待,在等待未来,无所谓不甘寂寞的无奈 (第2/2页)

咂嘴说道:“贾巴尔要去多长时间来着?我感觉给咱们留的钱不够花。”

    最便宜的一杯饮料都要125块。老贾只给两人留了六千块。

    “二十来天吧!航空港嘛,估计应该和地球差不多,这里卖的东西肯定贵。”

    老胡看着四周来来往往的人群,叹气道:“外星人怎么都长这么高啊?”

    张岳努嘴示意,“那不就是个小矮子?”

    老胡摇摇头,“那不一样。”

    张岳说的那个小矮子没腿,但是身后拖着条尾巴。

    小矮子一米五左右,像葫芦娃里面的蛇精,靠摆动尾巴前行。

    而且“它”全副武装,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的,推测应该是不适应这里的大气环境。

    张岳倒是有点担心对方尾巴上的衣服会被磨破。

    这里来来往往的种族相当多,两人开始还看的津津有味,挨个的评头论足,后来就审美疲劳了。

    不过最多的仍然是类人形态,和地球人长相差不多。

    张岳说道:“我以前忘了在哪看到的,说是咱们在古代的时候身高一点反倒比现在高。”

    比如古书上经常有“身长八尺”、“身长九尺”的描写,即便是按当时的度量衡换算,身高也在一米八左右。

    秦始皇的兵马俑最直观,据说是按真人一比一造出来的。按足底到头顶算,身高都在一米七以上。

    有人说那是因为兵马俑原型是皇帝的精锐,个头自然高。

    然而有考古证据。

    那边挖掘了3000多座秦国墓葬,平均身高一米七,而且是2000年前的干骨头,生前当然更高。另外,连女性平均身高都超过了一米六。

    再比如,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杀神白起一次坑了四十万赵国兵。据考古发现,挖出来的几十具尸骨中,平均身高在一米七。当时赵国几乎全民皆兵了,所以身高很有代表性。

    所以古代人并不矮。

    比如《宋史》关于禁军身高的招募规范:

    天武军183cm;捧日、神卫军182cm;龙卫军180cm。拱圣、神勇、胜捷、骁捷、龙猛、清朔179。

    骁骑、云骑、骁胜、宣武、殿前司虎翼和虎翼水军177.5cm

    武骑、宁朔、步军司虎翼和骁猛、雄勇、吐浑、广锐、云翼、威捷、武卫、神锐等军、174.3cm。

    岳飞从军后被编入广锐军,所以他的身高应当不低于174.3cm。

    再往前看——

    山顶洞人就不矮,成年男子平均身高达到174。

    良渚遗址已经挖掘了几百具骨架了,平均身高就是一米七。

    兔国出土的新石器时期大量遗址中,古人平均身高一般一米七左右。

    还有,距今6600年西水坡遗址中,发现了兔国最早的天文星相图案。在国博中与司母戊鼎并称为镇馆之宝。

    图案是用蚌壳摆设的龙、虎以及一个人骑龙升天的三组图案。

    而且墓主人为老年男性,尸骨长度1.84米。也就是说这位6600年前的老祖宗身高应该超过了1.84米。

    更牛皮的是距今9000年前的贾湖人,众多遗骨中,男性平均身高180,女性平均身高也差不多快170了。

    据说贾湖人后来一部向西,成为仰韶文化的重要来源;一部向东,成为大汶口文化的重要来源。

    然而到了清朝中后期,兔国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就变成了160多一点了……

    有专家对人类身高变化的解释是,人类在狩猎和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为了生存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和高大的身材。而进入精耕细作的农业社会,每天的弯腰劳作、饮食的改变以及更安定的生活方式都影响了人类的身高,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可是这种说法不大靠的住,非洲某些仍然处在狩猎的群落一样是小矮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