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7 月华台 (第1/2页)
翌日。 也许是昨日的教训惨痛,葫芦对前来施针的雁云多了几分戒备,她叫了几次“伸手”,他依然顽强地把自己的手捂了个严实,正好应了那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不过,当雁云告诉他,若不乖乖听话,她便叫醒他体内蛊虫时,葫芦果断伸出手臂,不过由于他喉咙里起了泡,说不出话来,满腹委屈都写在了脸上。 这次雁云并没有为难他,利落地施完针,便让他自己将息。 三个时辰后,他试着稍稍行气,体内经脉瘀滞不通的情况好转了许多,身体通透不少。 雁云道:“此法虽对你祛除寒毒有助益,可仍然是耗费元气的极端手段,三年之内不可再用,否则极易酷热灼心暴毙而死。” 此时玉蔻端着一碗药汤走进来,道:“行主,您吩咐的清疡汤煎好了。” “给他。”雁云道。 葫芦接过药汤,将信将疑不肯喝。 “放心,这次真没下毒。”雁云道。 葫芦犹疑的一下,决定再相信她一次。 雁云看着他,心想此人身法卓绝,能躲得过秦飞的看守,若是留着他,难保他以后不会再打十六行的注意,但若是杀了他,她倒觉得有几分可惜。 她的目光不自觉移到手边的银针上,安静地拿起一根针来,轻轻拨着针尖儿。 杀还是不杀? “你快把针给掰弯了。”冷不防传来一个低哑的声音。 雁云回过神来,葫芦正看着她,看来她亲自配的清疡汤止痛的效果甚好,至少他能开口说话了。 雁云放下手里的银针,与葫芦对视。 “你想干什么?”葫芦被她看得心里毛毛的。 思绪被此人那么一打断,杀心消了一大半。 “你身上的蛊虫,早在昨天施针时,已经被内火烧死。刚才的药汤里有解蛊药,两个时辰后虫尸就会化去。”她说完,不再搭理他,起身回照见斋。 葫芦怔怔地看着霍雁云,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想叫她,她已经走了。 回照见斋,探龙已经等在大堂了。 “以明斋的人手撤了吧。”雁云一进门,便说道。 “遵命。” “给丹青峡谷的护卫传个信,此人若夜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走就是了。”雁云揉了揉太阳xue,“你过来有什么事吗?” “回禀行主,暗羽楼阎掌事书信来报,这次共选出二十名孤儿,阎掌事希望立刻开始训练他们。” 按照十六行的规矩,每隔十年,暗羽楼会挑选一批孤儿训练为杀手,他们学艺三年后将接到第一张追命契,若成功完成任务,则可留在暗羽楼。 暗羽楼中高手无数,有些招揽自江湖,有些由行中培养。在他们之中,实力卓绝者将获得一枚由乌金锻造而成的黑羽,以象征在杀手中的崇高地位,江湖上尊称其为“黑羽寡头”。 “就按照阎亦童的意思办吧。”雁云道。 “遵命。” 每当这个时节,丹青峰上就会连下一个月的雨。想到窗外的纷飞细雨,雁云想到一件事,问探龙:“梅子酿到时候了吗?” “还差四天。”探龙说道。 探龙退下后,雁云在窗边站了一小会儿。月华台上已不见桃红零星,想来是昨天的大雨把最后的花儿一并打落了。 许久没去那上面看看,想到这里,雁云起身换上了罩袍,拿起伞走出门外。照见斋和以明斋除了以廊桥相通之外,各自后院都有一条通往后山的小径,小径的尽头就是月华台。 雁云撑伞漫步在后山树林中,她喜欢下雨,每当下雨,第二天在这片林子里一定会生长出许多菌种。往常这时候,她都会叫上秦飞和银针楼的药师一起采摘分拣,有毒的送往银针楼做药,没毒的送往厨房做菜,甚是快哉。 再往前走几步,隐约见到地上落红狼藉。除了桃树,月华台上还有一块巨石,被父亲在一次练剑时偶然削成了两截,立在地上的那一半,刚好成了一张大小适宜的石台,于是父亲顺水推舟,把另一半削成了四把形态各异的石凳,围着石台安放。 雁云抚摸着平整的台面,将上面的落叶扫掉。 娘亲去世后,父亲一直郁郁寡欢,雁云记得,小时候和父亲出过一次海,也是从那次出海回来以后,他的身体大不如前。不过而立之年,两鬓竟如霜色,如此又过了两年,撒手人寰。 此时的月华台上,烟雨蒙蒙,看不清远处的绵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