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八章 蔡相嫉忌有算计 (第2/2页)
贩卖到海外的暴利,这点税款真的不算什么。海商们好汉不吃眼前亏,也犯不着为了省把米把整只鸡都给搭上,咬着牙都把税缴了。 两个月整顿过去,效果是立竿见影,两浙市舶司的税款翻着跟斗往上涨。一船船的铜钱通过运河转运到汴梁,极大地缓解了因为官家挥霍无度而造成的财政紧张。大宋财神爷、三司使董方难得在官家赞许起地方官来,称赞提举两浙路市舶司的刘安明,理财有方,为国分忧,实属国之栋梁,干练能臣。 官家也很满意。他生性好奢侈,又好求仙尊道,修道观、治宫宇,挥霍无度,三司使没少在他面前抢天哭地地叫穷。现在多了一份财路,而且这份财路金额巨大,又是常年都有的长期进项,这让官家挥霍起来舒心了几分。于是大笔一挥,给刘伯阳刚出世不久的长子,自己的第一个外孙,刘绥宁封了个上骑都尉。同时也给刘伯阳过世的祖父父亲普调一级,先祖父追赠特进,先父追赠光禄大夫。 但是蔡京就有点急火攻心了。 在当今的朝堂上,能得官家宠信的阉党jianian臣们都各有“专长”。童贯,善治军领兵,在西北累立军功,给官家挣下了不少可“彪炳青史”的盛名;其余诸位,包括蔡京自己,连同梁师成、杨戬、王黼、李彦,以及已经凉透的朱勔,除了都是下套害人、逢迎谄上的作妖小能手,更是收刮暴敛的高人。 正是因为这些人能够满足官家名、利等方面的欲望要求,所以才会深得圣眷宠信,气焰熏天。现在突然冒出一位可以直接文体两开花,两手都能抓,两手都抓得硬的新宠臣,这让蔡京很有危机感。 治军打仗,安境抚民,种种都做得不错;逢迎谄上、下套害人,做得不比自己差,现在还表现出理财的才干。你这么能干,以后还能不能一起愉快地玩耍了? 真的要好生防备这位冉冉升起的新贵,要不然用不了几年,怕是自己的位置要不保了。 “来人,把五哥儿叫来。” 不一会,蔡條就赶到了。 “郎伯,你寻我有事?” “上次你说收买了刘安明身边的书童小厮?” “是的郎伯,”蔡條得意地说道,“那书童小厮唤作刘振至,是刘家的世代佃户,从小跟着刘安明读书,最亲近不过。不过刘安明中举为官后,觉得这刘振至难堪大用,便不再重用。刘振至心生怨言,被儿子无意中探知到了,便花了些心思和手段把他给收买了。” “不再受重用,为什么?” “郎伯,我派人去打听过,再根据刘振至话里的意思推测,应该是这刘振至毕竟小户人家出身,天资有限,陪着读读书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转寰官场之间就拿不出手了。尽管如此,毕竟是跟随多年的旧故,刘安明还是很信任他,专办亲属往来之事,还能出入书房,可以接触到刘安明不少机要。” “嗯,那就好。你好好笼络此人,务必弄到更多的消息。据我所知,刘安明应该有不俗的海商势力,但是谁也搞不清其真正的实力,这很让人寻味。” “郎伯,这点我通过那个刘振至打探过。刘安明此前没有什么海商势力,自从与许家结亲后,在许家的帮助扶持下迅猛发展。而且那刘安明十分聪慧,过耳不忘,学得了数门海外语言,能够与那些海外商人,甚至泰西大食商人沟通商谈,所以能够很顺利地获得他们的货品。而且我还听那刘振至说,刘安明似乎得了机缘,招募了一批海外能人,可能还获得了海图,知悉了从我大宋到天竺大食一线的海路。只是此事被刘安明隐藏得极深,一时无法探知。” 蔡京出身兴化军,跟福-建路的海商关系密切,知道能够通晓海外语言,直接跟海商沟通会占多大的便宜。更重要的,这刘伯阳居然机缘巧合,不仅知晓了海路奥秘,还招募了一批能人,能直通天竺大食,这两点比什么都管用。有这些做基础,能够迅速发展出不菲的海商势力,这就可以理解了。而且此事事关重大,肯定不愿让外人知晓一点点,所以遮遮掩掩的也能说得过去了。 蔡京知道,每一家海商巨贾,都是有自己的“独门秘诀”,而这份“秘诀”比什么都重要,天王老子来了也不愿透露半分。 “既然如此,五哥儿,你让那刘振至多用心,尽量摸清刘安明这海商的势力。如此能干,还家有巨资,这就让人不得不防了。” “郎伯,孩儿明白。” “对了,嘉王还经常邀你相聚吗?” “回郎伯,嘉王还请我明日去王府一聚。” “那好,你可在嘉王面前如此这般几句。” “孩儿记住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