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九章 杀猴骇鸡谁当先 (第2/2页)
杂,这两千五百人的巡检军目前除了在广-州、惠州附近巡逻缉私之外,其它的事情是不要想了。还需要等段时间,刘伯阳把巡航舰队南调过来,巡检水步军才能大张旗鼓地出海剿灭海贼。 至于海州和密州,这里海商贸易并不发达,海船也不多,所以巡检军配置的兵力也不多,海州只有水步军一千五百人,密州则只有可怜的一千二百人。而且刘伯阳是优先把泉-州、广州两地巡检军的船只配置好,海密两州就用缴获海贼的破船顶着先。 领军广州巡检水军的巡检使名叫薛盖勇,巡检步军巡检使叫张桂,都监水步两军的都巡检使叫徐其阳。但是吴怀义却知道他们的真名分别叫耿代谦、贾存本、冯易名。 随后吴怀义又跟着巡检军熟悉广-州附近的水陆道路。这是必须的,干缉私工作,至少要知道海船可能在哪里上岸,从哪条陆路分流出去。 忙过一阵,看到巡检军已经可用,吴怀义便决定执行长官冯易嘉的指示,抓个典型,帮新广-州市舶司打响旗号。而这个典型的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排查,定为广州大商号-南忠和号。 南忠和商号东家是南家,家主叫南靖昭。据说南家先祖是太祖征讨南汉的副将尹崇珂尹侍中的第三子。 尹崇珂跟随郑王潘美从征南汉,以同知广州兼市舶转运等使留治广州。其为人谨慎忠厚,有善政,在岭南留有贤名。后南汉旧部乐范、邓存忠、周思琼、麦汉琼等据五州以叛。尹崇珂率军悉数平定,开宝六年,卒于广州。朝廷赠侍中,遣内侍中使护其丧失,归葬洛阳。 其七子乃尹侍中与当地女子所生,年仅两岁,便随母留在了广-州。期间,为了维护尹侍中名节,改南姓,但上百年来一直与中原尹家保持着联系,也是在尹家及其亲朋旧故的照顾下,逐成广州大户。 南靖昭很聪明,知道市舶司整顿后,必须要缴纳舶,。但是他心疼那些钱,便想出了一招绝妙之计。他从江南西路购得茶叶、丝绸、瓷器等物,经过南雄州入龙川江(东江),然后顺流直下,经惠州到东莞,在那里再悄悄上海船。而在广州,他每月都老实申报出入口货品,其实只有东莞那边的三分之一。 他以为做的天衣无缝,可以瞒天过海。却不知缉私科早就从他的出入账目里看出端详来,因为用现代会计手段一复盘,有钱款数目对不上,而且金额不小,肯定是用于某项大宗支出了。对于南忠和号这样的商号,这么大的钱款支出,只有一个用处,采办货源。再对比南忠和每月的申报数量和金额,就知道里面有大猫腻。 很有经验的吴怀义叫人悄悄盯着南忠和号管钱的掌柜,每隔段时间,他必须要押解钱财去江南西路,付款给供货方。找到供货方就好办了,顺着这条线一直跟下去,找到南忠和那两艘海船,等他们从东莞出海时,直接在大宁河口上堵住他们,来个人赃并获。 接到这个消息,南靖昭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屋里团团转。南家虽然有钱,但是跟当前的主流富豪一样,大部分都转为良田、豪宅、茶山、瓷场、海船等“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并不多。这两艘海船被扣,货品抄没,南忠和号大部分流动资金就赔进去了。另一个大问题是,如果没有这两船货品运到占城,就没法运回香料、药材、象牙、珍珠和玳瑁等海货。没有这些海货品交付给商户,背后都有权贵撑腰的他们,肯定要你赔偿损失,到时又是一大笔钱财要赔出去。 南靖昭连忙找熟人,先是番禺、南海和广-州的知县知州,甚至托到了广南东路帅司、漕司。这些平日里称兄道弟的家伙一听到跟广-州市舶司有关,而且还是缉私上的事,一个个推脱得干干净净。他们都是消息灵通的人,早就闻到味了,知道偷逃舶税是跟官家的钱袋子过不去,他们可不愿意跟这事粘上边。南靖昭只好继续找人,甚至托关系找到了提举广-州市舶司范大官人那里,可惜这位主和内侍一块跑去韶州南华禅寺,参禅礼佛去了。 第三日,广-州市舶司下达了处罚通知,两艘海船悉数没收,再处以一倍货值的罚款,限期十日内缴纳,否则查封店铺货栈,拍卖抵数。 南靖昭如五雷轰顶,要是如数缴纳罚款,南家就要卖田宅了。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南家的信誉就一落千丈,账期不要想了,此前欠的钱款也要被追讨,整个南忠和号就要陷入恶性循环,一个不好怕是要就此完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