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北宋之逆天系统_第六十五章 义士自白皆真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五章 义士自白皆真言 (第1/2页)

    我叫宋恪,字常德,开封府人士,宋元献公的三房传孙,对,就是三元及第的宋元献公。现在以宣议郎充任军巡判官,负责开封的地方治安。由于家里的关系,我的族人好友遍布汴梁各衙门。在开封府任职,却算得上手眼通天,中书省、门下省、枢密院、殿前司都有我的朋友和关系,就连内侍省和皇城司里也认识几位内侍和侍卫,当然了品级都不高,都只是八九品的黄门内品、合门祗候。这一天,有个贵人找到我,要我刺查驸马都尉刘伯阳的内情。

    当初我是不答应的。驸马都尉刘安明刘大大人,现在是汴梁城里最炙手可热的年轻权贵,十八岁中探花郎,被招为驸马都尉。然后出任昌国知县,招募了一帮乡兵青壮,在几个海商的帮助下居然剿灭了数千海贼,斩首八百,俘获数千,还顺带着手地把失陷的昌国县城收复了。接下来又是剿灭张吊眼,奉旨整顿舶务,而官职是一年两级,噌噌地往上涨。

    这样既得官家圣眷、又心狠手辣的权贵,自己怎么敢去招惹他。万一被知道自己在私下刺探他的隐情,一根手指头就能捻死自己。可是找自己的贵人也不是善茬,一个手指头也能捻死自己。

    唉,这世道就没有我这种小人物的活路,犹豫再三,我还是答应了贵人的要求。除了这位贵人的手段出了名的狠辣之外,更重要的是自己想要娶妻了。

    自己是宋元献公的传孙没错,可又不是嫡房嫡孙。自己只是三房的庶子孙,在族里根本屁都不算什么。加上自己的父亲考了一辈子的科举,又不事治家,原本分到的上百亩良田早就祸祸干净了,最后一蹬腿就去了。

    自己是凭本事熬出来,先是因为读了十几年书,肚子里有点货,入殿前司当个差,然后凭借功绩一步步熬到了开封府军巡判官,跟刘大大人这种文曲星下凡的大才没法比,但是跟普通人比,还是很拔尖的。

    这些年当差,除了供奉老娘,其余的钱粮都拿去结交朋友,毫无积蓄,二十四五了也没有娶妻。老娘着急,我自己也着急。好容易殿前司禁军西司班头章三爷看中了自己,愿意将他家的小娘子许配给自己。自己跟章小娘子也见过两面,都觉得还满意。可娶妻婚配需要钱,大把的钱。

    怎么办?我思前想后,只能先把命许给了那贵人,得了三百贯,一百贯给了章家,说是聘礼,等忙完上差的公事就回来成亲。还有两百贯留给了老娘,要是自己回不来,就拿着这些钱养老送终吧。

    我化名蒋兴福,找了汴梁城一家长汇祥商号做掩护,带了四位心腹兄弟,还有五个贵人调拨过来的帮手,一起南下泉-州。

    到了泉-州,我才知道刘大大人真正的权势。刘大大人圣眷正隆,引人瞩目,但是汴梁城里贵人太多,刘大大人身在其中,就显现不出来了。但是在泉-州,刘大大人一手管着市舶司,一手管着沿海巡阅使司,可以说对于泉-州海商们来说,远在汴梁的他就是这一方的天,只需一句话,就能让你倾家荡产。

    我曾经也听人私下里说,有海商自持有贵人扶持,不把刘大大人放在眼里,结果半年不到,这些刺头纷纷倾家荡产,见机快的,连忙献上家产,求得小命,带着老小离开泉-州。

    更重要的是,永锡和朝南商会运来了肥皂香皂、琉璃器皿、香水等海货,只转给阳明商会,由其“总代理”。就是靠着这些海货,阳明商会和福隆商会是赚得金山银山。其它想借此赚钱,必须结好阳明商会,才能分得部分利润。

    我就是对这点起了疑心。永锡和朝南商会怎么可能大钱不赚,非要分润给阳明商会呢?这里面肯定有玄机内幕。或许解开了这个玄机,就能找到贵人想知道的东西,刘大大人除了阳明商会以及以嘉德帝姬名义联合开的永利商会之外,还隐藏了多少实力和财力?

    于是我借着采办的名义,四处打探走访,同时也设下了一个以紫檀木勾引阳明商会的计谋。借着这个计谋,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是也接触到阳明商会里的管事陈伟同。我发现此人心有怨言,便叫人接近收买他,果然得逞。

    收集来的信息加上陈伟同告知的部分阳明商会的典故、“内幕”,我慢慢地推敲出内情来。

    永锡、朝南商会开始只是日南邑、淡码熙两海外之国的两伙普通商人,他们偶尔得了少量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