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1章 股份 (第1/2页)
回档人生第251章股份席阳春说:“这件事情我们觉得很有前途,关键是看什么样的合作方式。” 于松笑道:“席总的意思,是对上次的合作方式不满意?” 席阳春微微一笑,“没错,我们谈的是合作,可于总一上来就想对申同进行绝对控股,这未免有点夸张了吧?” 于松反驳道:“难道席总认为我域公司的实力不足?” 席春阳赶紧说:“于总请不要误会,只是于总的重心在互联网,对快递的事情可能不太了解,我也只是担心申同的未来而已。” 听到这话,于松和王俊涛的眉头都皱了起来。 看来奚春阳对合作的事情,并不是很看好。 于松想了一会,“张总、席总,冒昧的问一句,现在申同的市价达到了多少?” 说到这个,席阳春自豪的说:“申同自创办到现在差不多九年了,市价已经快达十亿了。” 听到这个数字,于松一点都不惊讶,淡淡的说:“那对于申同的未来,席总怎么看? 或者换一个说话,再过个五年啊,席总觉得申同的市价,会达到什么程度?” 看到于松脸上的表情,奚春阳有点难堪。 面前的这个年轻人,手里可是握着市价十几亿的公司,自己根本就没有得意的资本。 况且申同历经九年的发展,才堪堪达到目前的规模。 可人家呢? 公司成立不到两年,已经全面赶超了申同。 不能说赶超,应该说全面碾压。 想到这一点,席春阳的心态稍微发生了一些变化,自己的姿态,要放低一点。 席阳春这一愣神,房间顿时安静了下来。 张晓英见此,开口道:“于总,按照申同现在的发展,五年后市价肯定能过十五亿,说不定还能超二十亿。” 这个数值有点保守,毕竟以申同现在的发展速度,只要公司不出问题,十五亿肯定能轻松达到。 于松微微一笑,“张总,果然是一个小心的人。” 还没等张晓英说话,于松伸出三根手指头。 “只要你跟我合作,我保证申同五年后的营业额,能达到30亿。” 张晓英和奚春阳都惊呆了,于松说的是营业额,可不是市价啊! 如果说营业额能达到30亿的话,市价最少都会有50亿! 于松,他那来的这么大信心? 其实这倒不是于松信口开河,即使没有他的出现,申同在06年的营业额也会超过30亿。 可是眼下的快递行业,前景并不明朗,大家对它的估计也就没那么大胆。 席阳春不可置信的看着于松,“于总对快递行业的未来,这么看好?” 于松摆摆手,“我想席总是误会了,我并不是对快递行业看好,我是看好我域公司的电子商务。” 这话的意思就很明白了,电子商务会带动快递行业的发展。 至于为什么看好电子商务,于松上次已经跟张晓英谈过了,这次他不准备再说。 张晓英也是好奇的看着于松,上次见面的时候,于松表现的并没有这么强势。 那只有一个理由,席阳春的态度,还是影响到了于松。 在张晓英看来,于松毕竟年轻气 盛,激不得。 可她不知道的是,于松并没有被激到,他只是单纯的把五年后申同的营业额报出来了而已。 安静了一会,张晓英说:“于总,对于合作我们很感兴趣,不过股份的事情,能不能再商量一下?” 张晓英倒不至于被于松说的营业吓到,她感兴趣的是域公司手中,那庞大的用户数量。 于松微微一笑,“张总,股份的事情上次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吧?” 席阳春赶紧说:“于总,我们公司的股份分散的比较严重,你想要达到绝对控股,没有那么简单。” 股权的问题,在于松看来没有商量的余地。 快递作为电商的命门所在,于松一定高要把它牢牢的握在手里。 席阳春的这番话,骗骗外行也就算了,可于松并不是那么好骗的。 现在的申同可不是后世的申同,它的股权构成,并没有那么复杂。 申同有很多股东,这话并没有说错,可大部分股东的持股数,少的可怜。 真正掌握申同大权的,还是眼前这两人。 于松也没点破,“那席总的意思,多少股份比较合适?” 这个皮球,于松一脚又踢回给了席阳春。 关于股份的问题,其实早在来之前,张晓英和席阳春就商量好了,20%。 申同如今80%的股份,还在张晓英和席阳春身上。剩下的20%,为了融资和留下管理层,早就已经分出去了。 现如今于松入股,他们即使分出去20%,自己手上最少能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