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龙剑_172.釜底抽薪秋风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72.釜底抽薪秋风簌 (第2/2页)

看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战术都显得毫无意义。

    “遵命!”先锋将军立刻兴奋的跑开去安排渡河的事情了。

    看着河对岸岸边也同样停着的几十艘小船,耿兴武想到他们不会想用这一万人来渡河打我这十万精兵吧,还是另有所图呢?耿兴武眉头一皱,再次思考了起来。

    ……

    另一边的刘乐看到对面先动起来了,立刻紧张的看着他们的部署。发现他们并不是发现自己这边九王爷的骑兵部队突然消失而做的反应,而是准备渡河的样子。

    “殿下,他们好像准备渡河了?”刘乐一边继续看着河对岸的动静,一边对朱元启说道。

    “嗯,叫兄弟们都坐好准备,我们先在岸边给他们制造点麻烦,边打边撤回保定城。”朱元启一颗悬着的心倒是放了下来,这么一折腾,恐怕耿兴武发现情况不对也很难第一时间追上九王爷的大部队,那么自己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

    随着耿兴武先锋军这边擂起了战鼓,先锋军纷纷下水乘坐岸边准备好的船只开始渡河。

    另一边刘乐也命令手下步兵中的三千弓箭手准备,在对方渡河到一半的时候开始齐射。

    另外七千步兵跟着弓箭手一起后撤三十步在他们周围保护,应对在箭雨下渡河的剩余边军先锋军的冲击。

    时间过的很快,先锋军第一批乘船渡河的六千人已经准备完毕,一百五十艘乌艚船便缓缓向对岸驶来。

    “弓箭手准备,”刘乐也知道自己这三千弓箭手齐射其实对对方影响微乎其微,但是做做样子也是好的,不然对方这第一批几千人无所顾忌的冲过来,恐怕自己这一万留守保定府的军队都要栽在这里了,想到这里,刘乐看着已经渡河到一半的对方乌艚船喊道:“射!”

    嗖、嗖、嗖的声音不绝于耳,三千弓箭手很快便对着河中间的边军先锋军船只射完了一轮,rou眼可见对方都躲在船上各种遮挡物后面,这一轮齐射恐怕连对方一个人都没射死。

    先锋军的指挥使在最前面的一艘乌艚船上,看到对面叛军想用三千弓箭手阻挡自己渡河,脸上浮现出轻蔑的神情,想到:乡巴佬就是乡巴佬,老子在边疆长城上守卫大明江山的时候,对手是骑射俱佳的蒙古人。平均自己手下两个弟兄才能干掉一个蒙古人,而看今天这个情况,自己手下一个弟兄可以轻松干掉两个叛军。哎,不知道大帅到底在想什么,要我说我先锋军两万人就可以轻松将这保定城拿下了,再配合中军的兄弟们,最多五万人就可以将九王爷这十多万人的叛军全歼,到时候我这五年没动过的官职也可以借此挪挪位置了。

    美滋滋的想着,眼看着乌艚船即将靠岸,对方一万人在这位指挥使眼里根本不是人,而是赤裸裸的军功。

    “弟兄们,集合了!”先锋军指挥使大喊一声,对手传令官说道:“全军列阵!冲锋阵型,我们让这些缩在大明朝腹地的乡巴佬看看,真正的打仗应该怎么打!”

    传令官立刻牵着跟着船一起渡河的马下船,就在岸边挨个乌艚船这么将命令传了出去。

    ……

    此时刘乐试了两轮齐射后,也很干脆的带着自己手下一万人撤回了保定城下,准备依托城墙上的防御工事,面对面的和已经渡河的六千边军打上一打。

    “刘指挥使,刚刚我们要是手中有一千人的骑兵队,便可将这刚刚渡河还未列阵的边军冲个七零八落。”二皇子朱元启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可惜九王爷带走了所有起兵,我们也只能后撤到这里,尝试拦他们一拦。”

    “殿下莫叹气,”刘乐笑了,开解道:“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多时辰了,我们再等一会儿,九王爷他们需要面对的就只有京城原本的守卫军队了,这不是天大的好事儿吗?”

    “哼,这耿兴武在宣府镇抵挡鞑靼人十年,也就这点本事了。”二皇子朱元启对正德陛下调耿兴武来和九王爷的义军过招,有些轻视,虽然边军在战斗力上肯定超过留守的义军,但是架不住指挥之人无能啊。

    “等他们再次进入弓箭手射程,再射他们一轮。”朱元启对刘乐吩咐道。

    “遵命,殿下请先进城,一会儿我们就要正面和边军交手了,”刘乐做了一个手势,示意朱元启上城墙坐镇指挥,“总指挥不能以身犯险,而且城楼上看整个战局也更清楚,不是嘛。”

    “好,那这一战就交给刘将军你了。”朱元启瞬间便明白了刘乐的意思,也不墨迹,转身带着几个近卫进了城。

    ……

    另一边,耿兴武的边军先锋军也已经列好阵型,步兵居中,弩兵居左,起兵居右,三路同时向保定城下进军。

    秋风袭来,吹起刘乐头盔下一丝散开头发,刘乐也紧了紧自己胯下战马的缰绳,战事一触即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