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章 重阳 (第2/2页)
,就是因为他们能够书写很多枯涩的辞藻和文字。 现在姬昌又让他们拿出来正儿八经解决事的办法,自己要是能够有办法,何至于当一个文官?要是有解决事的办法,也不会当一个御史了。 但是三公九卿们都直接赞同,文官们,或者说是御史们,就算是不同意也没有办法,就连自己的顶头上司御史大夫都同意了,自己不同意又能如何? 看到大臣们同意了之后,姬昌也松了一口气,这样一来,往后朝会的时间或许就可以缩短一些了,或者是相同的时间就可以办理更多的事。 姬发并不知道这件事在朝会上颁布了,等到他知道这件事的时候,还是和姬奭闲聊的时候才知道的。 作为宗正,姬奭的事并不是很多,毕竟宗室被管理的很好,只要去了一次小黑屋,保证不敢再去第二次,因为那种恐惧的心理是任何一个人都不想尝试的,除了姬发这个非人类,至今都有很多人想要搞清楚姬发当时是怎么在小黑屋中生活五十天的?就连姬奭都想知道,别说是五十天了,就算是五天的时间,姬奭都不觉得自己能够承受得住,一定会发疯的,但是姬发就是承受了五十天的时间。 “也不知道这个办法是谁想出来的,真的很不错,这下子那些老家伙们就不得不想一想自己做的事了。”姬奭对于一些文官们也是很不爽的,尤其是那些御史们,有的时候竟然会盯着自己,这让姬奭更加的不爽,可是御史们闻风而奏这是他们的职责,他们就算是上奏折状告姬奭,姬奭也是没有办法。 文官们想要找存在感,就只能在一些朝会上对一些意见进行反驳,这下子,陛下一下子就堵住了他们的嘴巴 姬发笑了笑,他没有说是自己的办法,既然父皇没有说,自己也没有必要提起,这是父皇保护自己的一个动作,自己更没有必要提起来。 “奭哥,明天就是九月九登山了,你到时候去不去?”九月九,朝廷会放三天的假期,很多人都会选择登山, 农历的九月九,一般都是十月份了,有的时候甚至会是十月份的下旬,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子,姬发这一次也想去转一转。 老是在家中待着,也不是很爽快的,“这一次,我估计也要去,反正也没事,不如传去转一转。” 这一次,姬发和姬奭相约,没有选择华山,也没有选择上林苑,更没有选择北边的山脉,而是选择了一座不知名的小山头,在镐京城的东南方,那边的山头不是很高,只有一千多米,姬发只需要半个时辰就能够登到山顶。 第二天见面的时候,除了姬奭之外,还有吕丘穆,当然,也少不了邑姜。 “你怎么来了?”姬发看到邑姜的时候,很是惊愕的问到。 “我怎么就不能来?我也要去登山,你干什么其就去干什么,我要看住你,省的你被那两个狐狸精给勾走了。”邑姜很是不爽,因为这一段时间,姬发整天都是和那两个小丫头腻歪在一块,邑姜去过很多次,基本上都是如此,但是她又没有任何的办法,因为她们俩都是姬发的侍妾,就算是自己嫁过去之后,也只能承认,毕竟这是陛下给姬发钦点的,自己也没有办法让她们俩难看,要是让她们难堪了,岂不就是给陛下难堪。 但是看着她们在一块,邑姜就很不爽,从小到大,姬发都是她一个人的,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和她争抢,现在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多出来好几个竞争的对手。 邑姜倒不是害怕她们争得过自己的正妻的位置,而是害怕她们比自己先生孩子,尽管大周也有宗法制,但是毕竟不是很严格,学习大商王朝的宗法制还没有彻底的执行,否则姬发就已经是太子了,但是至今都还没有,这就说明,在陛下的心中,选择一个贤才比长子更重要。 所以谁又能够知道姬发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呢?万一他要是看中了长子到时候又怎么办?万一长子压实比自己的儿子有才能到时候又怎么办?甚至邑姜都想到了自己要是没有能够生出来儿子怎么办?各种各样的事邑姜都考虑到了。 所以她才选择要和姬发在一块,至少要让姬发看到自己,“我跟着三个来爬山的。” “走吧!”姬发一挥手,后面就跟着一大堆的人,除了有曹氏兄弟之外,还有安禄山史思明等一百个人,他们携带着很多的东西,其中似乎还有帐篷。 姬发本打算在外面过一夜的,不过看这个况还是算了,有邑姜在,到时候无论如何名声都不是很好听,姬发只好让安禄山把帐篷给放下来,只背负着一些食物和美酒。 一行人骑着战马匆匆的向着东南方向而前往,小方山,很平常的一座山,这座山平时都没有多少人来,今天倒是来了很多人。 一群人骑着战马来到小方山的时候,没有管有没有人侦查,直接下了战马,姬发便和姬奭和吕丘穆一块上了山。 山中是没有道路的,姬发只好在前面开辟者道路,后跟着邑姜。 邑姜这一次也没有穿衣裙,认识和男子汉一样,穿着男式的衣服,不过在这个宽袍长袖的时代,男女也没有什么区别,毕竟连一个内库都没有的时代。 姬发甚至打定主意,到时候要进行胡服骑的改革,衣服是穿的,是怎么舒服怎么来,至于所谓的文化都是附带的,根本都是后人强行附会的。 这让姬发想到了后世的那些汉服党们,还什么恢复汉服,你丫的怎么不穿着树叶呢?给你一把刻刀再给你一块牛骨,你去写甲骨文呗。 时代在变迁,衣服虽然还有着阶级的属,但是姬发却知道,越是方便的衣服,越是能够让天下人接受,只有那种闲的没事干的人才会找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