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3章、影棚! (第2/2页)
翻新、修整和清理,可是花了不少钱,加上运费,近小四万块钱!” “这么多?” 姜伦一瞪眼,“这事儿你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这也是没办法的!” 赵荣哭笑不得,“当初那景儿,你看了也肯定得这么做!” 姜伦想想,或许也是,便没再多说。 踏步上前来到门口,看了一眼房檐下新挂上去的牌匾,光“同福客栈”四个大字就让人好一阵激动,之前这楼的牌匾写的不是这个,而且已经又破又旧,中间都劈叉了。 进了屋内,墙壁经过了粉刷,楼梯经过了加固,几张木桌子摆在屋内,后面柜台、酒架,都是新做的,然后涂一层特殊漆,弄得跟旧物件儿似得。 一楼大致差不多,二楼也整理了出来。 原来几间卧房都是近似现代风格的,尤其是那窗户,还有玻璃。 但在李兴的设计下。拆了又重新布置,窗户上裱了一层纸,弄的真和古代居室一样。 “行!都挺好!” 姜伦打开窗户。朝外看了一眼,“咦?还有后院?” “嗯!”赵荣点点头。“后院还有好几间房,临时用作剧组的起居室,原来这屋里的现代家居,都搬到那儿去了!” “够住吗?”姜伦问道。 “够,这边住的都是男生,包括咱俩,旁边的一个小院儿我也租下了,女生都住那边!” “那小院儿多少钱租下来的?” “没单独算!”赵荣一脸精明的笑道。“知道你也要问这个,我说的一百一天,是这两处加起来!” “嘿!没看出来啊!”姜伦乐道,“你还是个谈判高手!” “谈什么判啊!”赵荣摆手,“这儿旅游局的人说了,愿意给咱开一切绿灯,想用什么随便说!反正他们这些院子空着也是空着,如果咱搞好了,人家还想弄影视基地,促进旅游刺激经济呢!” 姜伦点点头。人家旅游局的规划,他就不多想了,只要戏能拍好。当然是资源越多越便利越好了。 “这演员也找齐了,广电备案也批示了、拍摄许可证这些也都下来了,咱现在该定拍摄计划了!” “这剧毕竟八十集,我觉得至少要三、四个月的拍摄时间!” “其他你定,但莫小贝这个角色的戏,必须在月底之前全拍出来。”姜伦说,“我meimei九月份必须回学校上课,时间不够!” “你meimei?” 赵荣一愣,“你什么时候出来个meimei?” “哦!忘了跟你说了!” 姜伦笑道。“我昨天晚上跟她聊了,让她过来演莫小贝。今天下午就到京城!” “这个……” 赵荣想了想,“我尽量吧。要是拍不完的话,等到十月小长假的时候,再让你meimei过来拍剩下的镜头!” “那也只能这样了!” 姜伦点点头,“她这后半年就上高二了,再过两年就要高考,一切还是得以学习为主!” “那成,我到时候跟编剧组和其他演员沟通一下,毕竟孩子要紧!” 赵荣说着,又问道,“对了,你meimei会不会演戏啊?” “过来教她吧,小孩子的戏,只要本色出演就可以了!” 其实宁宁和原版的莫小贝可是出入很大,无论是长相和身材都不一样,但唯独有一点相同,那就是一个彻底的熊孩子! 脾气辣,性子野,家里就这么一个姑娘,父母一直娇惯着,条件再不好,也是她最占福,所以在性格上形成了这样的特色。 昨天听姜伦说想让她来京城拍个戏,二话不说就答应了,那语气里的新鲜感和好奇心,让她觉得拍戏是件很好玩的事儿一样。 只是到时候来了看到这番场景,不知道她会怎么想,不过有姜伦在,还是有自信可以约束她的。 编剧组的人此时就在楼上,编修每个演员单独的脚本,像这种情景剧,一般用不着设计分镜头剧本,因为不像电影,主要强调的就是用镜头说故事。 而电视剧的核心,是剧情和人物对白,只要这两点做好了,镜头从哪个角度拍其实关系并不大。 赵荣当下便和编剧组沟通一番,最后商量出一个方案,安排一名编剧和一名摄影师,成立第二剧组,专门拍摄莫小贝这个角色可以单独出现的镜头,按照集数编号后,到后期再剪辑处理。 至于群戏,那就没办法了,只能大家一起拍。 这种情况在各大剧组都很常见,譬如有些演员的档期调不开,只能抽空单独为其拍摄。 之前有部叫的戏,整个拍摄周期用了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而剧中的男三虽然镜头贯穿全剧,可是他的所有戏份,在头两个月就拍摄完了,顶多是后面过来补拍一些群戏的镜头而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