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乌巢禅师的算计 (第1/1页)
众人又一路西行,转眼就是一月过去,若在唐国,此时应该已经春花烂漫,可是这儿是西域,到处依旧是一片寒风萧索。 就是在这样的时节,突然前面出现一座高山。 山南松青桧碧,山北柳绿桃红。 有仙鹤鸾鸟翔于云端,有灵鹿玉兔行于山林。 灵泉飞溅,绿草依依。 真是好一出神仙福地。 “悟空!这山是什么山!你去瞧瞧。”唐僧问道。 “不用去了!这山名叫浮屠山山中有一乌巢禅师在此修行,老猪我见过他。” “他是何方神圣?”唐僧问道。 “他有些道行,曾劝我随他修行,好成正果,我不曾答应。” 眼看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此处正好歇脚,于是一行人便往山上行去。 突然前面出现一颗巨大的香桧树,其上有一个巨大的草窝。 “那就是乌巢禅师!”猪八戒指着草窝之中的一人说道。 唐僧一抖缰绳,便快马来到树下。 乌巢禅师眼见一行人来了,便从草窝上下来,脚踏虚空,宛如虚空之中有一道看不见的阶梯一般。 “唐僧下马拜见!” “圣僧请起!失迎失迎!” “老禅师!作揖了!”猪八戒笑着上前行礼。 乌巢禅师笑道:“你是福陵山那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能与圣僧同行?” 猪八戒笑着说:“老猪我受观世音菩萨点化,皈依佛门,拜于师傅门下,保护师傅,去西天取经。” 乌巢禅师笑了笑,又指着孙悟空说:“这位是谁?” 孙悟空指着猪八戒说:“你认识他,怎么不认识我?” “常年苦修,见识短浅!” 唐僧说:“回禀禅师,这是我的大徒弟,孙悟空!” “失礼失礼!”说完乌巢禅师又指着张北川说:“这位小师傅面相仁善与我有缘,不知圣僧可愿让与我做弟子?” 张北川心中一惊,后退了一步,他自然知道,这大佬是大日如来的三尸化身。 现在突然说想收自己为徒,他是想干嘛?不会是想把自己给干掉吧! 唐僧听了,心中有些不快,这人怎么一来就跟自己抢徒弟! 但是嘴上还是说道:“此事还要看小徒自己的意愿。” “如此!小师傅,可愿随我上来一叙?”乌巢禅师笑的很是和蔼。 张北川犹豫,可是又不得不去,摸到腰间的葫芦,心中稍安,若是这大佬想要干掉自己,自己钻进葫芦就是了,圣人手段,不可踹度,我就不信他能在女娲娘娘的葫芦中把我给干掉了! 打定主意就点了点头。 乌巢禅师走在前面,张北川骑上葫芦,也跟了上去。 来到草窝之上,乌巢禅师站定身形说:“你可愿拜我为师?” 张北川依旧骑在葫芦上,说:“小僧已经有了师傅!所以,禅师的好意,小僧只能心领了。” “真心不愿?” “实难从命!” 乌巢禅师转过身去,过了一会儿才道:“你去西天所为何事?” 张北川一听,心中惊慌,这货是打定主意不让自己去了!亦或是这大佬知道自己的来历,知道自己是要去捣乱的? 但是自己肯定不能说是灵宝天尊让自己来的,也不能说女娲娘娘也有参与,因此就只能说出自己的理由。 “小僧误食仙药,成了仙体,一成仙体,便不能生长,因此,小僧想要保护师傅去西天取经,随后得一次八宝功德池,重塑仙身的机缘,长大成人。” “重塑仙身?仅仅如此?”乌巢禅师转过身来,面带微笑:“若是想要重塑仙体,大可不必去西天。” “我早年机缘巧合曾得到一粒金莲子,乃是生于八宝功德池,你服下之后,用心炼化,自可重塑仙体。还有一法,你修行天罡三十六变与地煞七十二变,你只需将此两法修至小成,也可成就先天神体,到时候也可重塑一次rou身!你天罡三十六变已然小成,有我教导,你不需十年便可将地煞七十二变修至小成!” 张北川一听,心中“咯噔”一下,不由得想到,这家伙不愧是大日如来的化身,随随便便就给出了两个方案。 只是如果自己不去西天,那自己这灵宝天尊,女娲娘娘给自己的西游捣乱的任务,也就此失败了。自己又怎么去面对两位圣人? 想到此处,长张北川微微拱手说:“重塑仙体,这是小僧的初衷,可是拜师傅为师之后,被师傅的品性折服,被师傅的仁德所感化,因此决定,一路保护师傅去西天求取真经,解救天下苍生。” “呵呵!”乌巢禅师笑了,又说:“一定要去?” “一定要去!”张北川坚定的说。 “这金莲子收下吧!就算你我结下一份善缘!” 张北川看了看乌巢禅师,又看了看他手中的金莲子,他的意思很明显,这金莲子是我给你的,不要也得要。 低下头,只能伸手接过。 “此去西天路途万里,希望你真能被你师傅的品性折服,善心感化。如此,到了西天说不定能得佛陀果位!”说着,乌巢便缓缓走下草窝。 “什么意思!画饼?给小爷一个佛陀果位,让小爷乖乖听话?”张北川心里想着,也骑着葫芦,缓缓跟了下去。 来到树下,乌巢禅师向唐僧宣了一句佛号:“阿弥陀佛!圣僧真是好福气!此子道心坚定,天资聪慧,是一个难得的弟子。” “阿弥陀佛!禅师谬赞了!”唐僧笑着回礼,随即问道:“敢问禅师,大雷音寺在何方!” 乌巢禅师笑道:“远呢!不止远,且沿途多虎豹,道路难通行。” “敢问,还有多远!” “路途虽远,终有达到之日,只是魔障难消,吾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部如遇魔障,但念此经,自无伤害!” 唐僧听了,连忙下拜。 传完心经,唐僧又问西去的路径。 乌巢禅师笑道:“道路不难行,试听我吩咐: 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 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 行来摩耳岩,侧着脚踪步。 仔细黑松林,妖狐多截路。 精灵满国城,魔主盈山住。 老虎坐琴堂,苍狼为主簿。 狮象尽称王,虎豹皆作御。 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 今有小童子,福缘无尽头。 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 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