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一回 轩辕集 (第1/2页)
轩辕洞石壁上转动,开了一个门,从里面走出来以为十一二岁的小道童来,对着甘伯宗施礼说道:“我师父听说甘先生到了,让我请你进去一叙,你带来的将军也请一起进去。” 甘伯宗对王璠说道:“我看这洞口有仙气,果然不假。” 二人跟着道童进了洞门,却见豁然开朗,别有洞天,之间里面笼罩烟霞,流水有声,奇花异草遍地,透出阵阵药香,沁人心脾;仙鹤麋鹿徐行,扬天时时吟啸,任人抚摩。 王璠说:“却不知道这山肚子里还有这样的景致,这不是仙境还是什么?” 转了几个弯,见前面有个亭子,亭子里坐着两个道人,边下棋边饮酒。 客位上的那个道人:头戴碧风巾,身穿皓云袍,神清目朗,背后背剑有仙豪气魄。王璠认识,他就是在仙霞岭收去蜍四夫人的吕岩道人。 主位上那个道人身穿一领青衣,腰束青草编的丝绦,脚踩芒鞋,飘飘不染尘埃,耿耿全无俗态。脸上看,明眸皓齿,脸色红润,犹如少年,却又如墨的黑胡须,飘散在胸前,而头发却如雪一般白。 吕岩见有人来了,把棋子和酒杯放下,说道:“轩辕兄,你有客人来了,我就不多打扰了。我且把我刚在腹中做的诗送给道兄: 罗浮道士谁同流,草木衣食轻王侯。世间甲子管不得,壶中乾坤只自由。 数着残棋江月白,一声长啸海天秋。饮余回首话归路,笑指白云天际头。” 轩辕道士说:“道兄谬赞了。” 吕岩吟罢,与那道人道别,腾云而去。 道童把甘伯宗、王璠让到亭子里落座。 那位道人说:“甘先生,久闻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听闻你是医痴,贫道对医术也略有研究,特意请你前来谈论医学。” 甘伯宗问道:“敢问仙长大名?” 道人说:“无量天尊,贫道轩辕集。” 甘伯宗闻听,慌忙起身,大礼参拜:“原来是轩辕仙长!” 王璠虽然不知道轩辕集是谁,也跟着甘伯宗下拜。 轩辕集伸手相搀,说道:“二位不必客气。” 重新落座,轩辕集问道:“甘先生,你怎么到了我这个山洞里了呢?” …… 仙人不都是未卜先知吗? 轩辕集这个仙人却有些个性,懒得去算,被动性格,一切顺其自然,虽然有道行,能掐会算,却很少使用,是个消极避世的神仙。 轩辕集跟吕岩、韩湘、刘海一样,是个新仙,是在唐朝时出生,唐朝得道的仙人。他练的是返老还童之功,长到一百岁后又开始往回长,长成个三岁的婴儿的模样以后才往大了长,如此反复,所以外人不知道他的实际年龄。甘伯宗现在见到的轩辕集正是他往回返的阶段,所以才白发黑须。 唐武宗在位之时,听信道士赵归真的话,也受到前朝韩愈思想的影响,开始灭佛。 等到唐宣宗继位,皇帝都想长生,赵归真就举荐了轩辕集,说他能返老还童。唐宣宗就下诏请轩辕集入朝为官,这篇诏书还流传了后世,诏书曰: 朕以万机事繁,躬亲庶务,访闻罗浮山处士轩辕集,善能摄生,延龄益寿,乃遣使迎之,或冀有少保理也。朕每观前史,见秦皇汉武为方士所惑,常以之为诫。卿等位当论列,职在谏司,阅视来章,深纳诚意。 轩辕集就应诏进了长安,当时正是他九十岁的样貌之时,老态龙钟。宣宗对他有长生术半信半疑。 这时有个美貌的年轻宫女奉命给轩辕集倒茶,见他老态龙钟,透着昏聩的样子,就禁不住嗤笑了一声,笑声还没止住,就见这个宫女,须臾之间变成了老妪,面如鸡皮,皱纹堆累,鬓发如雪,而轩辕集则变成了少年。 宫女吓得大哭。宣宗这才详细轩辕集果然有道行,就替宫女求情,宫女才恢复原状,轩辕集又恢复老态。 宣宗问道:“轩辕仙长,请教如何才能长生?” 轩辕集说:“辍声色,去滋味,哀乐如一,德施无偏,自然与天地合德,日月齐明,致尧舜禹汤之道;而长生久视之术,何足难哉!”都是劝武宗不要痴迷酒色,要专修德政的话,说的皇帝也索然无趣。 后来请求辞去官职,唐宣宗也没有阻拦。 轩辕集精通医术,也不驾云回山,就骑了头毛驴,一路上行医救人。 唐宣宗朝里有员大将名叫蒋伸,双腿在战争中被打断,只好告假回家。过了几个月痊愈回朝复职,宣宗见他健步如飞,惊道:“谁治好了你的腿?”蒋伸说:“轩辕集先生。” 轩辕集回到罗浮山轩辕洞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