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说三教 (第1/2页)
人是情绪化的动物,当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很少有人能荣辱不惊。 黄巢一怒之下,题了反诗,扔掉那个石子,向锦毛雄鸡拜了三拜,气哼哼的离去。 黄巢的诗是用石头写在墙上的,也没有落款,没有人仔细看,能看到的也都是不识字的,也读不出造反的意思来。 黄巢怒气冲冲,返回客栈,收拾好行李,退了店房,催马出了长安城,气哼哼的回头看了一眼长安,说:“要么我以后再也不来长安,要么我必定要带着大军攻下长安。” 黄巢觉得对不住老父亲的殷切期盼,不想那么快返回家乡,又没有地方可以投奔,就信马由缰四处闲游,看看风景。 造反的事也不是说句话就能行的。时间一长,黄巢的愤怒也就慢慢冲淡,把造反的心思藏到了心底。 这一天,黄巢到了东都洛阳的偃师县境内,见有一座山,景色宜人,有赞为证: 远观磨断乱云痕,近看平吞明月魄。左壁为掩,右壁为映;出的是云,纳的是雾。瀑布斜飞,藤萝倒挂。虎啸时风生谷口,猿啼时月坠山腰。恰似青黛染成千块玉,碧纱笼罩万堆烟。 黄巢贪看山景,平坦处就骑马而行,崎岖处就下了马,信步闲游。 山回路转,黄巢在前面树木掩映处,有一座不大的寺庙,门上挂着块匾,上写“藏梅禅寺”四个字。 庙的大门紧闭着,开着角门,角门处站着个丑和尚,远看像个鲶鱼精一样,正在探头观望,似乎是在等人。 丑和尚见到黄巢,慌忙上前问道:“阿弥陀佛。施主可是黄巢黄巨天?” 黄巢觉得奇怪,心想:“这小和尚怎么会认识我,难道是我题反诗的事情暴露了,朝廷要捉拿我?” 黄巢就提高了警惕,说:“正是黄某。师傅因何认识在下。” 和尚一听是黄巢,说了声:“主公且等候。”慌忙跑进庙里。 不大一会,只见寺庙正门大开,铺毡焚香,一位老僧带着八个小和尚一步一拜,来接黄巢。 黄巢见这个老僧,真的太老了,说他有一百岁也有人信,身穿锦襕袈裟,慈眉善目,美貌足有三尺长,和胡须一样都是雪白的。 老僧说:“阿弥陀佛,我是藏梅寺长老法明,后面这八个是我的徒弟,我们迎接主公来迟,乞恕小僧之罪。请主公到方丈室歇息叙话。” 黄巢不知就里,心想:“难道庙里有埋伏?就是有埋伏,我也不怕。”黄巢大踏步跟着法明长老到了方丈室。法明把黄巢让到了正中间的首位,黄巢也不客气,坐了下来。 什么叫方丈,方丈就是指寺庙里面的最高领导人,也指最高领导人居住的房间。 法明师徒九人三跪九叩,大礼参拜,说:“拜见主公!” 黄巢心想:“这是要做实我是不是要造反吗?”于是大声喝道:“休要胡说!谁是主公?” 长老说:“主公不是打算起义吗?昨日已有鬼使告诉小僧,主公有帝王之分。” 法明长老于是把小鬼偷油的事情告诉了黄巢。 当有人说你会做皇帝,你可能会不全信,但是你会动心,而且会激起你的野心,尤其是想黄巢这样充满雄心壮志的人。 黄巢很感兴趣说:“帝王之事再请长老细细说来。” 法明说:“帝王之事天机不敢多泄露。” 黄巢缓和了下语气,说:“长老偌大年纪,何必自称小僧。” 长老说:“主公面前不敢言老。” 黄巢伸手搀扶,说:“长老起来说话。” 长老不起,说:“还有一件事要恳请主公。鬼使说,主公目下将要起兵残唐,在藏梅寺起手,开刀先杀藏梅寺长老。恳求主公不杀我。” 黄巢说:“长老放心,我与你远日无怨,近日无仇,又怎么会杀你。我若果有此事,寺中僧人一个不杀。” 长老拜谢,安排筵席款待黄巢。筵席不过也都是素斋素饭,却也清新可口。 当晚,长老陪黄巢在后花园中看景,看满园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品种有温玉、醉香、如意金钩、玉盘盛珠,其瓣如丝如瓜,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这时候已经到了深秋,马上也到了霜降的节气,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黄巢问:“你这个寺庙名叫‘藏梅寺’,为什么没见到什么梅树,反而那么多盛开的菊花?” 法明说:“小僧建寺之时,本来是种梅花的,可惜都枯败了,后来改种菊花,反而旺盛。” 黄巢说:“我看你这寺庙,是个古刹,应该有很多年了。” 法明说:“小僧也不记年,只记得从小僧建寺开始,曾见黄河澄清了九次。” 黄巢心想:“我曾听说,黄河一千年才澄清一次,看来这个老和尚道行深远。” 黄巢说:“我甚是爱菊。可有笔墨?” 长老取来笔墨,掌上灯笼,黄巢在墙上题诗一首: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不第后赋菊,曹州黄巢题。” 《黄巢起义》这部书中,有黄巢三赋菊花,这是他第二赋。 长老说:“主公果然文思泉涌,这首诗豪气干云,气象万千,有帝王之象。” 黄巢见天色不早,自去安歇了。 法明长老把八个弟子传净、传信、传美、传空、传善、传真、传能、传亮叫到一起,给他们上晚课。 当一天和尚,念一天经。早课、晚课是和尚每天的必修科目。 传美问:“师父,今天晚课是念佛说阿弥陀佛经,还是念大悲咒?” 长老说:“今天不念经了。我们有了劫数了,不知道能不能渡过去。” 八个弟子都吓得不轻,急忙问:“师父,什么劫数,能不能躲过。” 长老说:“你们也不要慌张。俗话说,遭劫的在数,在数的难逃。这个劫数主要应在我身上,你们没有什么妨害。” 八个弟子这才放心。 传能问:“师父,到底是什么劫数,你给我们说说,我们是不是要做什么呢?” 长老说:“确实需要你们帮忙。这个劫数还得从三教上说起,听为师慢慢道来。话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传净插嘴说:“师父,我们是和尚,为什么师父要念老道们念的道德经。” 长老说:“佛道本是一家,就像西洋的耶稣、耶和华与默罕默德一般。佛家反而出自道家。先从三上说起,共有三个贤圣,三个三教,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