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六三回 王小六 (第1/2页)
邓天王等人看那纸团,一时不能解。 “邦,邦邦……”这时突然更鼓开始响了。 传能大惊,冲王璠喊道:“快看主公下身。” 七魄的最后一魄臭肺魄在海底轮,正是会**。 王璠举目望去,只见一魄飞出,似乎不知该去何方,在上空飘飘荡荡。 王璠大喊:“大哥的魄飞出了。” 义军的军医小扁鹊和赛华佗也急忙上前搭脉,面沉如水,道:“黄王殡天了!” 众人哗然,哭声开始传来。 传能道:“不要惊慌,速烧箭书。” 众人这才住声,屏住呼吸。 传能又惊慌又沉稳,看好北斗方向,屈膝跪倒,先把紫金葫芦盖打开,又略有颤抖着双手,结果林言递过来的火镰子,把那个扎着九支桃木箭的草人点着。 这草人便着着,众人看那葫芦嘴里冒出烟雾来。只有王璠能看得清,是几个魂魄飘了出来,汇在房子上方。 不到一刻,草人和九支桃木箭都燃尽。 王璠见三魂七魄都已齐全,那三魂以此进了黄巢rou身的泥丸宫,那七魄分别进了黄巢rou身的头顶、眉心、咽喉、心脏、肚脐、肾囊、会阴。 不多时,还在给黄巢把脉的小扁鹊喜道:“黄王有脉搏了!”众人大喜,见黄巢胸脯也开始起伏了。 邓天王在旁呼叫了三声“大哥”,急问传能道:“大哥因何不苏醒?” 传能道:“俗语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何况主公还灵魂出窍,需得仔细调养几日,方可周全。” 邓天王闻听,对小扁鹊、赛华佗道:“你二人把军中最好的补品都取来给大哥吃,好生调养。大哥无事,你二人记大功,大哥如受些许损害,我必取你二人人头。” 二人唯唯连声,道:“邓将军放心,我等必尽心竭力。” 接下来几日,黄巢虽然都是昏睡,但是汤食还能灌得进,小扁鹊、赛华佗把石蛙、海参、熊掌、荚天生牙等补品制成汤品给黄巢灌下。 如果过了旬日,黄巢已苏醒过来。众人大喜,团团围住。 黄巢手捂额头,道:“一场好睡!我睡中常有梦境,一会在天,一会在渊,甚是浑噩。” 邓天王道:“大哥,你睡了已有二十日了。”遂把以往经过简要说与黄巢,黄巢这才恍然大悟。 邓天王道:“大哥刚醒,好生休息,我等暂且推下。” 邓天王叮嘱林言和小扁鹊、赛华佗好生照顾黄巢,带着众人退下。 到了第三天一早,黄巢要出去活动筋骨。林言劝阻道:“舅父,还是好生休息吧。” 黄巢道:“言儿,我如今已觉无碍,反而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小扁鹊上前笑道:“小林将军,如今黄王身体已经复原,经过今日补品滋补,反而更为康健。” 林言这才放心。黄巢到寺中空地上打了一趟拳,活动筋骨完筋骨,命林言去着急众人议事。 众人知道黄巢痊愈,大喜。 传能又把与妖道张弘镜抢箭书的事又绘声绘色的讲了一遍,并把那个纸条呈上。 黄巢念到:“赵燕多慷慨,璋玉埋泥胎,盗道成一统,书箭起土台。看来此诗乃是一首藏头诗。‘赵璋盗书’,这位暗中帮我们的高人应该叫做赵璋。‘璋玉埋泥胎’,他应是怀才不遇,‘赵燕多慷慨’‘盗道成一统’,此人可能是个义盗。” 众人都觉得有理。 黄巢道:“这位高人在暗处,可惜不遇,如能遇到,我必将其奉为师友!” 黄巢把纸条叠好,放在怀内,继续问道:“大云仓散粮之事如何?” 邓天王面露惭愧,道:“依然没有百姓来领粮食。傅道昭兄弟带人去打探,一直没有消息,我也曾派人去跟踪,也是无人返回。后来妖道闹事,此事便放在一边,没有消息了。” 黄巢紧皱双眉,道:“道昭恐怕遇上事情了。天王,你在大云寺中留守,看好大云仓。王璠兄弟、言儿、传能,你们点些精兵,我将亲自带队,出山踏勘。” 众人出去准备,一直忙到天黑。 鬼眼王璠忙了一天,用过晚饭,回到房间,躺在榻上,准备休息。正在他半睡半醒之时,突然听到远处有鬼哭狼嚎之声,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喊:“站住,哪里走?”“王璠将军,王璠将军!” 王璠听到有人叫他,急忙起来,推开房门,到院中观看。见一前一后跑过来两个鬼,前面那个江湖客的打扮,双腿飞快。后面是个鬼差打扮,浑身穿皂,头戴高帽,双腿不懂,飘飘紧跟。 不多时,那个江湖客就已到了王璠跟前,王璠仔细看,认得,原来是斥侯王小六。王小六急从怀中取出一个书信,塞给王璠,道:“王将军,速去浮梁县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