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_第一百三十五章【游尘土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五章【游尘土梗】 (第2/2页)

卫中军游击将军:祝世泰、明神武右卫千总:盖禄、明神武前卫守备:丁堂、明龙门卫红旗官:魏国勋、明延庆左卫都司:管坐营、明密云中卫把总:詹国绎、明铁岭卫千总:杜福、明山海卫千总:王国印、明天津卫都司:李日篁、明威海卫哨官:张桂、明兰州卫把总:天台、明安东中屯卫小旗:哑汗兔、明八角守御千户所游击将军:猛克虎、明宁化守御千户所百户:魏思贤、明紫荆关守御千户所守备:库承恩、明庄浪卫千户:尚民雄、明永昌卫镇抚使:王应干、明碾伯守御千户所佰长:单秉德、明开原卫都司:马灼、明任城卫指挥同知:杨登科、明济宁卫总旗:李毓药、明莱州卫副千户:王怀智、明诸城守御千户:刘尚胤、明宁远中左备御千户所守备:王效忠、明金州卫右参将:祁煌、明义州卫左参将:贺世贤、明广宁中前备御千户所都司:且力大海代喇人什物、明镇西卫游击将军:张应昌、明东宁卫副总兵:戴先裕、明龙虎卫镇抚使:徐九思、明南直隶飞熊卫都司:姚国辅、明徐州左卫百户:桂海龙、明大河卫游击将军:刘佐、明长淮卫指挥使:刘结、明都察院山东道监察御史:张铨、明石柱宣慰使:秦良玉、明忠州总兵:秦邦屏、明忠州副总兵:秦翼明、明四川都指挥使:童仲揆、明吴淞总兵:戚金、明仪真卫左参将:张名世、明六安卫都司:袁见龙、明新安卫都司:邓起龙、明遵义军民府副总兵:陈策、明广宁卫总兵:尤世功、明永宁卫左参将:周敦吉、明平溪卫右参将:吴文杰、明石阡长官使司守备:雷安民、明义州卫副总兵:李怀忠、明重庆卫指挥使:戴裕光、明龙泉坪长官使:冯应魁、明西平堡守备:徐成名、明山西都指挥佥事:张承基,等武将陆续赴京北上调用。

    尚有数个都指挥使司以及承宣布政使司境内的将领,带领士兵们准备待命,随时北上投入到前线战斗中。

    不过此次主要辅助明辽东经略兼兵部左侍郎:杨镐,平定建州女真八部的将领,分别为;明辽东总镇总兵:李如柏、明山海卫总兵:杜松、明开原卫总兵:马林、明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刘綎,这四员大将。

    在兵力方面,虽然在辽东都指挥使司已接连损兵折将,但主客兵丁,各四万有余,外加南方待命的军队,明军总兵力达10万人。

    建州女真八部叛军方面,算上附属雇佣兵总兵力仅10万有余,除去后勤以及老弱,战兵大约有4万人,明军似乎占有一定优势。

    虽然如此,但明军将领离心,上下解体、军饷欠发,兵多虚报,器械不修,情报外泻,可谓隐患重重。

    当时明辽东经略的计划,交众人先商议然后定,以至于邸报上竟白纸黑字的写出;XX将率大兵XX万,从XX出师,往XX地方,虽然在己方实力上或有所夸大,但是总体计划暴露无疑。

    以至于当时并不参与机密,且称病去职,屯耕在天津卫的明翰林院庶吉士:徐光启,也能看到辽东战报,还写信给朋友称敌人必然将四路大军各个击破,当之者必杜将军也!其他可知。

    8月初9日,因明初曾行海运,通饷辽东都指挥使司,后一度停止,今以辽东都指挥使司形势日趋危急,兵饷缺乏,又议开海运饷赴辽。

    当时商议行登州卫、莱州卫,海运北上,但明山东巡抚:李长庚,则说“自登州卫望铁山西北口至羊头凹,历中岛、长行岛抵北信口,又历兔儿岛至深井,赴盖州卫,剥运一百二十里,至娘娘宫登陆,从广宁卫一百八十里,至辽阳卫一百六十里,每石所费不过银一两。

    户部会议以便宜,让明神宗:朱翊钧,于8月16日下诏行之。

    8月20日,明东阁大学士兼内阁首辅:方从哲,上奏请册立明皇长孙:朱由校,为皇太孙,但却一直被明神宗俱不理睬。

    9月23日,明神宗命令户部发银二十万两,慰劳辽东都指挥使司前线官军吏卒。

    同时还适行「三饷加派」虽然以前已有过额外加派,从嘉靖朝时期,因为东南倭乱,南直隶、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等地多额外提编至四十万。

    提编者,加派之别名也,但那时都只限于局部地区,而明末的〈辽东三饷〉加派则不同,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

    所谓三饷,即;辽饷、剿饷、练饷,是为了对付辽东都指挥使司战争和镇压全国各地农民造反,而加征全国田赋的一项苛政,三饷流毒全国,致使民怨沸腾,从而加速了明帝国百姓抵抗使得朝廷统治不稳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