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35章 域外,气运 (二合一章) (第2/2页)
周身散发着玄秘的气息。 高高在上,辽阔无边。 如同苍天一般。 海水围绕转动,却像是不敢靠近一般,形成了一个方圆数里的球形空洞。 此人看起来不过是少年模样。 紧闭的双眼,忽然睁开。 绽放出一种令人无法形容的神光。 深邃如星空,淡漠无情。 一丝惊异之色,如同雷霆一般,在其中炸响,电光暴射。 转瞬又尽敛其中,重新合上双眼。 似乎一切都未发生。 只是在海面之上,万里长空之中,忽有一片片惊天火光掠过。 云间似有金焰闪现,似乎有庞然巨物从其中掠过。 …… 玉京城。 贡院考场。 这考场就是一个个栅栏相隔,其中只有木板、雨棚、椅子,十分逼仄。 此时这一个个栅栏隔开的号子中,已经坐满考生学子。 洪易也刚刚落坐其中,放好笔墨砚与食物,便卷起袖子,一边在砚中磨墨,一边打量着环境。 不由暗自感叹。 在这么简陋逼仄的所在,连转身都困难。 几乎是要一动不动,在这里熬上三天三夜。 不说这文思如何,科考的重压,仅仅是这环境对人的心之压迫、对身体的折磨,就不是一般人能承受。 心志不坚,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是绝然无法通过,也杜绝了此辈酸腐辈入朝为官。 果然是处处皆是考问。 过了不久,科考钟声响起,便有考场兵丁来派发考卷。 洪易将考卷拿到手,目光扫过。 题目竟是与上古圣皇盘有关。 这位圣皇,在上古之是地,泽被天下,德耀万世。 许多经典之中,都对其不乏赞美之篇章。 洪易深思片刻,便大笔一挥,落墨纸上,笔走龙蛇。 不过两个时辰,时至中午,其作学子尚在咬笔挠头,洪易便已经将卷子交了上去。 这次科考,只是举子试。 考官都是在一墙之隔的主考房中,当堂批阅。 此时在主考房中,一脸严肃方正的李神光,带着几位考官端坐其中,批阅卷子。 虽只是举子试,但却是京畿之地的科考,与其他地方自然有所不同。 主考官员也是当朝大员,还有着李神光这位礼部尚书。 李神光接连看了几篇,都是大摇其头。 左右顾道:“都是些大谈仁义礼法之流,看似刚正气节,或是辞藻华丽,却不过都是满纸虚言,空洞乏物,甚至不过是些伪君子之流。” “哼!” “理学之害,其甚如斯!” 李神光重重地哼了一声。 旁边几位阅卷官相视几眼,都苦笑不语。 别说接话,都急忙垂下头来。 这种话,这位敢说,他们可不敢。 那位洪太保虽然前番闹了个灰头土脸,但对手可是文圣公,千古圣人般的人物。 也没有人会觉得败给文圣公有什么丢脸的。 顶多是因为最近流传的某些流言,免不了有人在暗中嘲笑。 却也并非嘲笑洪太保无能,只是嘲笑其私德有亏,有眼无珠,连文圣公这么一位前古无人的……都给推了出去。 不过对方毕竟是大乾的功臣,中流砥柱,如今更是一位人仙。 也不可能因为一些家事,或是私德有亏便如何。 “咦?好字!” 几位考官正装着聋子,忽然听到李神光拍案叫好。 “好!好文章!” 看到李神光红光满面的模样,几位考官也不由好奇凑了过来。 “好哇!” 看过之后,几人都接连叫好。 其中一位道:“李尚书,如此看来,此番科考第一名,恐怕可以定下了。” 李神光点头道:“这考生是何人?报上履历来。” “此子名洪易,是……咦?竟是武温侯,洪太保之子!” 一位官员已经拿着一张卷宗过来,却是满脸惊讶。 “是他的儿子?”李神光皱了皱眉。 “李大人,慎言,武温侯如今已经官封太保。” 一位考官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李神光也只是犹豫了一下,便道:“便将之定为第一名吧。” “洪太保到!”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一声传叫。 一考官连忙道:“李尚书,我等快快迎接,太保有辅理国事、监理文政之职,此番应是受皇上旨意,前来巡视考场。” 李神光虽与其不对付,却也知上下之礼,公私还是能分清,闻言点头,起身整理一番衣冠。 率众人一齐迎了出去。 到了门口,便见洪玄机一身朱紫官袍,面容肃穆地从一顶大轿上下来。 “参见洪太保!” 洪玄机位列三公,便是李神光官位也比他矮了几截,自然要行礼。 “嗯。” 洪玄机点点头,随口问了几句考场之事,走进主考房中。 行过规矩寒喧,便扫过案上的卷子。 开口道:“第一名定下了?” “是,” 李神机把洪易的卷子抽出道:“说来也巧,这位解元,名叫洪易,竟是洪太保的公子。” “洪易?第一名?” 洪玄机的神色并不在众人的意料之中,反而眉头皱起。 拿起卷子看了两眼,整个屋子都陷入一种无形的压力中。 令人气都喘不过来。 “这字飞扬跋扈,锋芒毕露,显是个不安分的,” “且文章之中,多有胡言乱语,悖逆之言,如此离经叛道,别说定为第一,中举都难,尔等如何便让其高中?” 洪玄机放下卷子,面色沉沉:“难不成因为是我的儿子?” 房中鸦雀无声,几位官员都额头冒汗。 过了一会儿,洪玄机才道:“罢了,观其文,知其人,他还要磨练几年,打磨锋芒,此次科考,便黜落吧。” 说着,便捏起卷子,丢到了落卷堆里。 …… 文圣公府。 “嗯?” 神游物外的洪辟,忽然又睁开双眼。 朝贡院方向看了一眼。 在他眼中,那里有一道道色泽不一的烟气华光凝聚成柱,高矮不一。 其中有一道,其色玄黄,凝如实质,大如华盖,直冲天际。 却是忽然凭空矮了一截,如同被人用刀削去。 这是他参悟六件功德圣器后,将般若观照的神退,更进一步,能一眼看破世间万物生灵的气运。 那些气柱华光,便是贡院中众考生的气运。 文圣公府的后院中,除了洪辟,还有诸多核心弟子居住。 李太白便在其中,正与诸位同门饮酒谈诗。 忽闻耳中传来夫子的声音:“太白,你代我往贡院走一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