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70章 装完逼就跑 (第2/2页)
命京湖帅臣给犒襄、郢等处水陆戍士。” 陆风说到这里一顿。 那人近乎是跟着陆风朗读往下看的,陆风顿了顿后,男人也停了下来,陆风对他问道:“书上是不是这么写的?” 这个人手捧着这本厚厚的《宋史本纪》目瞪口呆地说:“你怎么知道的?那么远,你能看到书上的内容?” 陆风说:“我可没有千里眼。” “那你……” 所有人都震惊了,难道说,陆风难道将这本厚厚的《宋史本纪》给背下来了?这人还是人吗? 沈傲的身上已经开始冒冷汗了。 陆风不理众人,他接着说道:“咸淳六年六月……庚寅,诏以襄、郢水陆屯戍将士隆署露处,出钱二百万,命京湖制司给赐……” “咸淳七年秋七月辛未,枢密院言吴信、周旺赍蜡书入襄城,往复效劳,诏各补官三转……” “咸淳八年五月己巳,元兵久围襄、樊,援兵厄关险不克进,诏荆、襄将帅移驻新郢,遣部辖张顺、张贵将死士三千人自上流夜半轻舟转战……” …… 陆风就这样一字字的将十几页的内容一字不差地背了下来,一众人哪是目瞪口呆,他们简直是惊为天人了! 过目不忘都没那么厉害吧?而且还是那么枯燥的史料? 林袅袅看着陆风就如同看着一头怪物,她以为她已经够学霸了,但哪想到陆风能变态到这种程度? 陆风脸色如常地说完之后,他才对沈傲说道:“从咸淳四年到九年,朝廷砸在襄樊的钱超过两千万,而更直接的证据是,贾似道动用了皇帝直属的殿前司部队支援襄樊,那么大的调动,在皇帝、朝廷不知道的情况下,绝不可能做到。所以贾似道在襄樊战事上不是没有失误,但绝不是蒙蔽主上!所以刚才我所说的第一点就不成立。” 沈傲已经满头大汗,那么铁实的证据摆在眼前他还是不相信,沈傲红着脸辨道:“就算你说得是真的,那又怎么样贾似道在历史上就不jianian臣了吗?那些史官都是瞎写的?呵呵,贾似道上《jianian臣谱》人尽皆知,无论你怎么辩驳都没用!” 沈傲直接扯《jianian臣谱》了。 陆风道:“所谓jianian臣谱那就更好笑了,古往今来华夏一直秉承这么一个传统,皇帝可以惹,乡绅绝对不能惹。从商鞅到现今,管你是谁,历史上敢动利益集团的人,多半不得好死,死了也要搞臭。” “历史是由主观意向的史官编写的。史官也是官,南宋当官不可避免的就有自己的私田,就有自己的产业。贾似道动了全体南宋仕绅阶级的蛋糕。即使贾似道的改革确实出发点是为了维护的南宋。可各种主观的客观的原因,整个改革最后还是一地鸡毛,这就变成了利益受损者攻击的把柄。所以贾似道上《jianian臣谱》很值得怀疑吗?” 贾似道的改革沈傲考试的时候考过的,但是填鸭式的教学背后的原因却没过问,所以被陆风得了可趁之机。沈傲被辩得哑口无言, 陆风说完之后,他面向底下不明所以的群众们,他说道:“关于贾似道的改革,要是想要了解的,可以在我之前说的位置去看,那里有公允的记载,这里我就不多介绍了。” 这…… 所有人看着陆风如同看着一个怪物?这个人不会也是教授博士吧?要不然怎么可能那么博学? 就在沈傲快要瘫坐在地上的时候,陆风说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本没有错,金庸乃是通俗文学的一代大家更没有错,但是金庸尽管是大师,所谓的史实,从史料上给的信息来看,金庸小说写下的很多事情都是有失偏颇的。 “作家挑三拣四选出些内容来搞创作本是根本,错的是有些人把它当做了至理名言的人,通俗小说本意就是消遣,不是用来教书育人的。活着就已经那么累了,干什么都被教育着,这就非常的可悲了。” “我认为,所有的通俗文学都是相同的,无论是传统通俗小说、还是网络小说,竟然相同,大家求同存异和平发展,将读书这种事情普及才是正事!而不是在什么教书育人上挣个高低,尽顾这些眼前没用的东西。” 陆风一番话说完,底下的人鸦雀无声。 好久之后满眼睛小星星的林袅袅率先鼓起了掌,随后掌声如雷声般响起,站在陆风身边的沈傲如同一个木头人一般。 陆风讲完之后,根本就没做停留,正如徐志摩这个渣男的诗中所载,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丝云彩。 陆风只留下一个供人膜拜的背影,消失在了图书馆当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