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四十二章 以盐为剑(上) (第2/2页)
“难道你觉得我会是那种怕麻烦的人吗?” 听到高明这个问题,田易顿时哑口无言。 看着田易无言以对的样子,高明顿时微微一笑,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 “有我给你们撑腰,你们就放手去做吧,既然你们想打响皇家商盟的名气,那么就找个硬茬子开刀好了,比如长安和京兆府的盐商,我觉得他们就很合适。” 在古代,食盐作为财政的主要要来源,是历朝历代的管制品,是止私人贩卖的,但在初唐时期,中更没有对私盐贩子的处罚条款。 也就是说,这个时期大唐是许私人贩卖食盐的。 而到了唐代中期,私盐实在闹得太厉害了,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央的财政,唐德宗没办法,才下旨止贩卖私盐,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盐商们依然铤而走险,和官府斗智斗勇。 要说大唐最出名的私盐贩子,莫过于黄巢了,后世一些学者甚至这样评价他——一个把大唐bī)至灭亡边缘的盐贩子。 由此可见,大唐后期贩卖私盐的况有多严重了。 如今大唐正值建国之初,很多东西的价格还比较贵,盐自然也不例外,一斗青盐的价格将近五百文! 要知道,如今大唐粮价也才三十多文钱一斗,而青盐的价格是粮食的十数倍! 事实上,盐的成本并没有那么贵,关陇地区就有天然的盐湖,大唐的青盐也正是产在此处,而江浙一带也有很多人使用铁锅熬制海盐。 由此可见,大唐的盐虽然产量不算高,但是也绝对达不到“物以稀为贵”的程度,事实上,如今大唐的盐之所以会这么贵,主要还是因为世家门阀的垄断。 青盐产自陇州境内,被陇西李氏垄断,而沿海一带所出的海盐,还没有进入内陆,就已经被其他几家世家门阀全部瓜分了,所以等这些盐到达百姓手里的时候,自然更是贵的不像话。 李世民也知道这一点,但是他也没办法,大唐本来就是依靠世家门阀才建立起来的,而现在世家门阀也制约了大唐的发展,可以说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世家门阀的就连皇家都要忌惮三分,更不用说其他人了,所以当田易听到高明说让自己对盐商下手时,他顿时就震惊了。 “太子下您有所不知,其他人动得,但是这盐商却是绝对不能动的,此事关系重大,还得从长计议!” 田易这话已经算是说得客气了,他的意思就是想告诉高明,这些盐贩子背后有人,不能随便碰,否则就算是高明,也会吃亏。 看着田易那一脸惊恐的样子,高明却忍不住笑了起来。 “哈哈,田易啊田易,你以为我不知到盐商的背后站在世家门阀吗?你以为我会怕他们?” 此时高明并没有胡吹大气,因为在经济方面,大唐皇家会和大唐皇家商业联盟都已经完善了,在武媚的主持下,这两个地方可以为他提供源源不断的金钱支援。 武力方面,百骑卫也已经扩充完毕,将近两万随时可以供高明调动。 文化方面,大唐皇家学院也即将完工,到时候就能培养大量的人才供自己使用,不用再依仗世家门阀。 经济、武力、文化,有了这三方面的支持,如今高明已经有了底气对世家门阀动手了。 而盐,就是高明用来打压世家门阀的第一个杀手锏! 看到高明那一脸略带兴奋的表,田易这才意识到高明是认真的,他的冷汗顿时就出来。 “太……太子下,微臣知道您固然是谁都不惧,但是您有没有想过,若是那些盐商将盐断了,那么不出一个月,就要出大乱子了。” 看着田易一脸急切的样子,高明再次笑了起来。 “你的意思我知道,但是你也要相信,我从来不打没把握的仗!” 作为一个穿越者,高明当然也知道“堵不如疏”的道理,而且他没有打算把私盐收回来的想法,他只是打算降低盐价而已。 降低盐价的好处有两个。 第一就是可以大大降低百姓的生活成本,第二,则是可以给那些依靠着贩盐谋取重利的世家门阀沉重一击! 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但是高明也知道,这事做起来必定没有那么容易,因为这已经触动了世家门阀的底线了,虽然不至于到鱼死网破的程度,但是对方的反击力度肯定不会小。 不过高明并没有因为这些而有所顾虑,反而一脸兴奋的用舌头卷了一下自己有些干涸的嘴唇,然后朝着田易笑了起来。 “该是刺刀见血的时候了!”仅代表作者天山寒鸦的观点,如发现其内容有违国家法律相抵触的内容,请作删除处理,的立场仅致力于提供健康绿色的阅读平台。 ,谢谢大家! 手机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