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旧事 (第5/5页)
可于事无补。天津仓储尚有150余辆车未提走,原打算匿藏货物待价而沽。销售货款基本回笼到光明的账上,然而可气的是,其中部分货款,郑光居然拆借给了他人使用。 公司责成郑光限期追讨。 根据光明的账本及李明的手工记账,仅仅销售几百部车,左手到右手一卖,居然获利四百万左右。 公司上下义愤填膺、摩拳擦掌。 欧洲部如伤家之犬,鸡飞蛋打垂头丧气。郑光、李明及一名涉事员工悉数开除。其他九人是收了苍头小利,且不知内情者,留守岗位,静候部门重组。 这九个人,特别年龄最大的张丹最憋火,自个这么威武,竟然被郑光当猴耍。 “沈总,处罚太重了吧?这是开除啊!”班子会上有人提出。 “是啊!我对郑光保证过,都吐出来的话,公司内部处罚。”李总说情:“可现在。。。” “没错,当时我是这么让你说的。”沈总大方承认:“但这种人一个不该留,我们要让广大员工清楚侵占国家、集体利益的严重后果。同志们想想,这些年赶上开放好政策,企业有了飞跃发展,职工生活有了改善。在工资福利待遇方面,我们绞尽脑汁,最大限度地让员工多得就多得,看看外界对我们的羡慕和嫉妒。可就是这样,还有不知足的,不择手段伸手。立山头,搞本位主义,私设小金库,简直无法无天。所以,在座各位,有谁不同意处罚决定,这三个人你带走你安排。”沈总少有点上一支烟,猛吸一口继续道:“还有财务部,我主管部门,这些年我最放心的部门,居然为了苍头小利一拍即合,对得起自己的职业cao守吗?就这种见不得人的勾当,居然搞个所谓的集体讨论通过,可耻啊!简直一窝老鼠!这几天,我们请了会计事务所的人来公司审计,查查公司总账,结果出来后,再看看如何处理财务部。下边各个业务部门也要逐个排查,有小金库的乘早交上来。晚了性质不同我不客气。” 郑光事件后公司整肃开始,动了大家的蛋糕,跟着遭殃,员工对其咬牙切齿。 职工大会上,张三宣读了公司的处罚决定。郑光们没料到如此下场,在沈总眼里,领导小舅子标签照样不灵光。 员工上下终于明白,还是老大牛逼,犯事找谁都不好使。 在会上李总同时宣布,经班子研究,欧洲部暂时由经理办主任张三兼职部长,主持日常工作。 张三倍感突然。事前沈总、李总试探着问过他,但仅此一问没有了下文。 对于这项任命,多数员工冷嘲热讽想不通,“这么重要岗位,让个下派来毛头小伙干,领导怎么想的?” “人家有背景,听说他爷爷是过草地的。” “次奥!公司靠本事进来有几个你拔了拔了看。” “想想也是!你也是后门进来的,你不承认” “老大让个三十岁年轻人当部长,是在警告咱们中层!岗位让谁都能干,今后要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光这个瘪犊子,这次把咱大伙坑苦了!钱少了车没了。” 公司议论纷纷。当初沈总试探张三代职的态度时,张三感到像玩笑没当真。后来当李总叫他到办公室喝茶聊天,再次谈到这个问题时,张三明确表态干不了,并列出几个原因: 1、公司人才济济轮不到自己。何况自己下派锻炼,不知何时就走。 2、自己年轻,实践经验少难以服众。 3、家有老小,负担重脱不开身。 “难得清醒!”李总唏嘘,看不出他的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 现在一纸任命,张三赶鸭子上架履职了。 次奥!其实张三心花怒放,蹦高跳! 欧洲部人员的工作岗位没变动,先要稳定军心。作为公司绩效考核先进部门,靠本事进来的不简单,要观察一段时间。业务模块方面张三进行了探索,与国外供货商重新落实进口合同细节问题,整合国内销售商,结合信誉及回款情况,由先前零散的二十多家,优选并固定为5家,上报公司领导班子讨论核准。 因进口合同由政府牵线搭桥,结算方式几无风险,按部就班cao作即可,可惜车型仅FAVORITRE一款没得挑选。因为开始出现进口整车后零配件供应不足问题,欧洲部向公司反映,可否适当进口些易损件配套,毕竟两者相辅相成。 两月过后,李总、张三及部里两位专家前往德国签约。(李总由张三邀请,向沈总恳请诸如“经验不足,必须沈总或李总出面把关。”之要求。) 反正出国一趟,所以张三绕道莫斯科,转飞法兰克福再去捷克。 经外教奶丽老师介绍,她在莫斯科市政府工作的两位学生出面接待,出人出车,到卡马汽车厂参观。 张三没时间飞喀山看望老师,所以把一对景泰蓝花瓶转交给她学生代收。都是奶丽的学生,他们三位算师出同门,几天下来成了哥们。 奶丽就是大学时张剑的网球搭档。 关于重卡进口意向,在家时张三初步向沈总谈了构想,所以这趟莫斯科之行也算公私兼顾,不仅仅是旅游。 参观考察后,在酒店李总向沈总电话汇报,肯定并支持了张三的设想。特别是5511122车型,厂家反馈信息称,国内已开始零星进口,时不我待要先下手为强。 沈总给予支持:“放手干!” 理工出身的李总认真执着,得到鼓励后准备再去工厂一趟,再取些产品资料。 “资料不少了,如果再有一套技术手册就好。”同行一位插言:“河北客户说过,这家工厂所有产品有技术标准,应该是内部材料,不会给咱吧?” “两大本像词典?当着我们的面他们查阅过的?”张三问。 “应该就是。黑色和米色的两本。”李总分析。 “我想办法让人送到酒店。不去工厂了,挤出一天陪李总散散心。”张三建议:“况且明晚吴部长飞来见你,给大伙饯行。” 吴广山是公司对俄贸易部部长,正在叶卡捷琳堡出差。虽然他不归李总管,但公司领导到访莫斯科,他要走个礼数。 “把他来的事忘了。”李总拍拍脑门:“异国他乡聚聚好,他们还做钢材进口?” “也做化工。”有人补充。 “哦,那跟我们探讨的重卡没冲突,是吧?”李总望着大家。 言下之意,他提醒部下保密。酒桌上谈交情,少谈无关的工作。 山头主义、护犊子是领导通病。 张三进公司时间短,与吴部长无深交,据说是位嘻嘻哈哈实则有主见之人。 张三安排技术手册的落实,然后与几位去红场拍照,卖点套娃邮票等小礼品。 第二天晚上与吴部长见面。他找了家意大利餐厅,喝五粮液吃了顿中西合璧的晚宴。 酒桌上,吴部长陪好李总外,对张三不吝夸奖,诸如相识恨晚学识渊博年富力强前途无量等等,溢美之词搭配着面条吞到张三肚里,他感到填堵。 仰慕已久学习榜样新进后学多多提携,同样,张三向广山表白他的谦卑。 客客气气一餐饭,让广山破费不少。要再加上机票和酒店住宿,这见面礼够昂贵,好在都报销。 广山这份人情,大伙心领。 飞到法兰克福,机场休息几个小时后,直接转飞布拉格。计划回程时再做停留和旅游。 在布拉格,张三的俄文还用的上,前苏联卫星国俄语很普及,法兰克福当地人多懂些英语,对张三们也没多少障碍。 除了法兰克福,他们乘火车、巴士,游览了科隆、海德堡等地。德国的富足、诚实、整洁,一行人半月出差感触良多,钦佩不已。 闲话少叙,重新回归张三现实生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