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〇章 少年将行,辞别青山 (第3/4页)
从他手中接过,端起碗三两口咕咚饮尽,深吸了一口气道:“既如此,老爹告诉我,我该去哪儿?” “那儿!”姜不韦抬手指着远方的天空。 荀川和姜渺声转头看去,他所指方向,正是一座冲天的大山,高耸入云。 青山镇隶属西柳城,而整个浮丘洲,像西柳城这样的城池至少有近千个。荀川却连这青山镇都没出过。 “我听人说起过,那是纯阳峰。”荀川盯着大山略微出神道。 “不错!”姜不韦点点头:“纯阳峰乃是一座仙山,仙域内有三十五座城,西柳城正好在其中。” “我去那做什么?” “自然是当个修士,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仙人,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荀川微微讶异了一番,想不到眼前这个貌不惊人的破庙庙监,居然还有这种善缘,能认识仙山中的人。 他不是没想过自己以后要当个修士,只是青阳镇太小,地处偏远,那些仙风道骨之人向来不屑光顾此荒僻之地,他便无缘得见。 “今夜好好休息,明日一早我便带你去青山寺,澄泓方丈会把你安排好。” “让大师安排?不是你带我去仙山吗?”荀川一怔。 姜不韦自嘲一声,摇头笑道:“老头子就一凡人,要有那本事,还至于在这破庙一住就是二十多年,靠着那点微薄的香火钱把你俩拉扯大!” 荀川听到这话,隐隐有些不太高兴。虽然嘴上老是说姜不韦百般不好,可他实际心里对这养父有着千般佩服。 在他印象中,老头子似乎无所不能。 年过花甲,其他老者大多都已佝偻蹒跚,而姜不韦却鬓不染霜,健步如飞,力能扛鼎,出起拳来虎虎生风。 就连自己引以为傲的拿手绝活——重剑雕工,都传自于眼前这位老者,又怎能听他自惭形秽。 “剑与腕合,手与眼合,心与意合,粗中有细,举重若轻,藏巧于拙,实中带虚。他人以刻刀穷工极巧,不若我重剑落拓不羁……”荀川看着姜不韦喃喃道。 姜不韦闻言一愣。 “初学重剑木雕,我刚七岁,当时听得云里雾里。当我长大明白了这段话后,才发现重剑木雕的真谛尽在其中。你能悟出此理,又岂会是凡夫俗子!”荀川语气铿锵道。 姜不韦撇过头去:“只不过较凡夫俗子强一线罢,比不得那山中仙人。我姜不韦能活地逍遥自在,纯靠着这点自知之明。” “罢了,时间不多。与其做这无聊争执,咱们父子三人倒不如欢度良宵,把酒畅饮一番!”荀川认命,摆摆手道。 姜渺声闻言,连忙放下手中筷子,跑到荀川身侧点头附和。 “哪,哪儿来的酒……”姜不韦顿声道。 “自然是到镇中酒馆打来!” “老子没钱。” 似乎早猜到了他会否认,荀川歪嘴一笑:“你胡扯!衣服里塞着鼓囊囊的,不是钱袋子是什么。” “这?”姜不韦一愣,从衣服里掏出了被体温暖热的襁褓。 “拿去吧!这是你的东西。”他有些不舍地将襁褓递给荀川。 荀川蹙眉接过,一个“荀”字赫然在目,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自己的襁褓。 用力捏紧之后,荀川猛地抬头,高声质问道:“你这骗子,不是早说拿当铺里当了么?” 姜不韦脸色一红,破口道:“你这白眼狼,老子随便说说你也信!我姜不韦是那种贪财之人吗!?” “你当然是!”荀川一笑,做了个鬼脸,但眼里却又泛起了泪光:“贪财归贪财,但你是个好老爹。” 言罢,将襁褓往姜不韦怀里一塞,又轻声道:“收着吧……留个念想!” “小畜生!”姜不韦眼眶一热,嗔怪道。 斟酌了一番后,姜不韦摆出一副狠了狠心的模样,从袖口忽然掏出几颗碎银子往桌上一拍:“娘的!你爹我也大方一次。拿着,打酒去!既已成年,也该开开酒荤了!” 荀川见状,连忙将碎银子一把抓在手心,生怕姜不韦后悔。 和姜渺声一起如获至宝般细看了好一会儿,平日里连个铜板都少见,碎银对他来说可是稀罕物。 只见他一扫眼角眉梢的难过,咧嘴笑道:“多谢老爹!” 话音刚落,撒开腿便和姜渺声一同往庙外跑去。 看着二人欢腾的背影,姜不韦眼里升起难得的慈爱,苦笑着摇摇头。 待二人消失,他转过身,背手抬头远眺,眼神深邃,如一位忧心游子的沧桑老父。 此时暮色渐昏,四散的浅浅星光已经亮起。天边最远处,一道蓝色元气长河横跨星海,无尽延伸。 “去吧,孩子……或许有朝一日,你能跨过这条河,到达星海的彼岸……” …… 翌日,拂晓。 晨风微凉,晨光微熹。未散的薄霜,带着些许寒意。 青阳镇外混着落叶清香的气息沁人心脾,睡眼惺忪的荀川猛吸一口,只觉得精神一振,残存的两分困意霎时间荡然无存。 吃了顿一如既往的白粥作早餐,荀川这个“异姓人”便和“姜姓父子”一同踏出庙门,前往十里外的青山寺。 一路上,他不停回头凝眸这个残破却即将在回忆中历久弥新的庙宇,心里满是感慨。 “出了这庙门,就不要惦记,免得多生念想。”姜不韦安慰道。 哑口难言的姜渺声也拍了拍他的肩,用微笑安慰他。 荀川回过头,双手怀抱着黑铁重剑,脚步沉稳,每一步都踏得极为严实,就连脚步间距也做到毫厘不差。 这是他多年训练的结果。 姜不韦的要求说来倒也简单,就是要一个稳字。 但荀川一直不明白,自己每天端剑,练习重剑雕工,到底有什么用。 “现在没用,不代表以后没用。”这是姜不韦告诉他的话,他一听就是十二年。 不过一盏茶时间,三人便到了青山寺前。寺门口有小沙弥笑脸相迎,说澄泓大师早已在客堂等候。 进了寺中,荀川正走着,忽然想到日后再也听不到老和尚授业,心中骤然又增添了几分不舍。 愣着神,脚步却没停,三人很快便到了客堂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