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3章 排兵 (第2/2页)
大军来临,他们就死路一条了! “晋军往这边来了。” 西军将领张开手掌搭在眼上,运足目力望著远方。 看着地平线上飘浮著一层雾状的烟尘,形状宽扁,平而弥散。 “骑兵,先锋大概五千人!烟尘尖锐而高。”手下人也在观察着。 魏军正源源不断地往敌人所在开拨,听闻光是洛城来的亲军就有两万精兵,沿途汇集起来州府的军队,加起来差不多就有六七万人。大家都在吹整个队伍前後绵延超过二百里,这固然是因为在本国境内行军,不用太严谨,但因为面对的是晋军轻骑,都是急行军。 他们也从来没有把这些晋军对手放在眼里,如此急促也是为了尽快剿灭这些外敌,以防狗急跳墙伤害他们魏国的军民。 晋军往最薄弱处突围了,直击西军,他们也别无选择,迎敌! 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他们拦下! 东南北三军一定也在路上了,赶来救援了。 士兵们于是无一畏惧。 “兄弟们,忘了燕州之耻了吗?不能再让晋军在我们境内畅行无阻了,让他们有来无回,让他们明白魏国是不可侵犯的!” 军法官在依次传令下去,让每一位士兵都能够听到。 气势如虹! 西军已经列阵了,看着敌人越来越近,在这狭小的溪流岸边对敌。 以这点兵力只能部署两道阵线,紧邻溪水,前军放在距第一道溪水二十步的位置,原意是想趁敌军进攻时,半渡而击。 “偃月阵么。”段长峰遥遥望见魏军前锋便在距离溪水不远处的位置结成一个弧状的阵形。 以主将所在的位置为中心,两翼前出,形成如月。主将可以从中掌控全局,随时调度。一旦敌军进攻,前出的两翼便能攻击敌军侧翼,是一种稳健的防守阵形。 “西军将领并非,自幼习武,曾大破土匪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天星子也能够掌握对方的情报。 无比恐怖。 原先也想换一个河段拦敌,让晋军不易渡河。 只是主动权在段长峰手上,他已经让两万晋军率先渡河了,可迂回包围。 再由晋军决定突围点,于是才有了如此不利于步兵的地形,让魏军更加被动了。 “儿郎们!杀啊!” 两军相逢,晋军将尉带兵冲锋而上。 “护我魏国!” 魏军将领高喊一声,同时几辆大车从中军阵列间推出,排成一列。车上载的都是牛皮大鼓,几名孔武有力的军士举起鼓槌,震天的战鼓声随即响起。 年轻的西军将领迎著对方驰来的战马横起长刀,一边喝道:“拒马!” 前面几列枪手挺起长枪,紧张地盯著对手,最前面一排持盾的刀手半跪下来,用肩膀扛住盾牌,其余的军士纷纷举起弓弩。 “放!” 只剩三十步之时,两边的弩箭同时射出,中箭的将士如同麦子一般倒了下去,很快又被填补而上。 晋军只因都是轻骑,而魏军来的急,都没有带强弓。 只有这第一轮的箭矢互射,距离转瞬即逝,已经没有机会再放第二次了。 魏军横刀大声喝道:“杀!” 说著当先冲上前去,高高跃起一刀砍向前面一人的肩膀。 “刺!” “杀!” 所有枪手挺起长枪,齐声高呼,朝敌寇的胸口、大腿、马腹刺去。 有骑术精湛者一勒战马,硬生生停在枪锋前半尺的位置,那些军士刺了个空,连忙收枪,重新结阵。 也有晋军或者马匹中枪,再也回天乏术。 长枪就能在士兵身上、马上戳几个窟窿。 晋军射弩的士兵还有存活了,连忙换上长枪。 前面第一队皆是长枪,加上马力远远而来,长枪一刺便可洞穿两三人。 或将魏军高高挑起,仿佛稻草人一般。 两军厮杀猛烈,迎向对面的敌军。 在这清水河岸撞在一起,鲜血立刻染红了视野。 突然晋军严整的横阵微微分开,形成了一个长方形。 可是猛然看去,竟是浑然一体。 魏军不免觉得奇怪,如果是他带兵冲锋,怎么都应该以尖兵突破,如利箭一般直射中间防线。 若是重甲军,他有绝对的信心将对面步兵阵营打穿! 此地一途平坦,骑兵占据了天时地利。 他也做好了防御,要截断晋军! 直接咬断,向打蛇一般打七寸! 可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段长峰竟然如此布阵,莫不是修行把战法都忘光了? 或者是知道了自己的意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