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九章 渠道 (第1/1页)
Chinajoy只是开发期间的一个小插曲,但却给了杨阳以及玩家们一颗定心丸。 杨阳知道了玩家们对这款还在开发中的游戏,期待情绪十分热烈。 而玩家们则知道了,国内有这么一款大作正在开发中,并且看情况确实很不错。 于是从这时开始,杨阳又多了一些死忠粉丝,人送外号方小将,只要看到有人遍地方纵娱乐或者是他们的游戏,就围攻上去,把其他公司鞭尸一遍。 公司员工们,也得知了他们正在做的游戏,在这个期间取得巨大且热烈的反响,工作热情前所未有的高涨。 毕竟之前做游戏最多只是感觉很有趣,但是现在可以不一样,不知道多少眼睛盯着他们,等着他们的成品出来。 这种感觉既兴奋又忐忑。 兴奋是功成名就就在此刻。 忐忑则是怕捅出篓子,赞誉瞬间变骂名。 所以《生化危机》的开发进度开始提速了。 之前的工作都是不紧不慢的进行着,由于是第一次做这种类型,杨阳也没把时间逼的太紧。 单机游戏不像页游手游,最终要以质量论成败,属于慢工出细活的那种,跳票是常有的事。 不过经过Chinajoy这么一搞,整个公司都处于一种紧张的气氛,一个个上班时间鱼也不摸了,有时候一项工作没完成都主动自愿加班。 为了保证游戏的完整度,杨阳特意又招了一批游戏测试人员。 也多亏这个江城学生多,学生这种东西就是喜欢玩游戏,对游戏其他方面的关注度也比较高,听到方纵娱乐招临时的测试人员,一大堆连钱都不要就往里面挤。 就算失败了,参观一下方纵娱乐也是蛮不错的。 …… 自从生化危机在Chinajoy面世之后,杨阳一反之前严格保密的状态,开始过一段时间透露一点消息。 有时候是一点设计概念图,又或者是开发进图,再或者是某个怪物或者一点背景故事。 其实这种东西不用他们特意维持热度,一些媒体就自己找上门了,有得要找开发人员进行采访,QA几个问题,甚至有一些直接就自己编了。 这些媒体也确实神通广大,什么人都能找到。 早就已经结束工作的,远在国外的动作捕捉演员都被他们找到了。 然后进行了一段视频采访。 由于保密原因,回答的问题不是很多,这些媒体也没不找自在的问个没完。 大多就是感觉工作的这段时间有趣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游戏、你感觉怎么样,还有就是这个游戏出了你会自己买一份吗的问题。 人家确实也给面子,狠狠得捧了一下生化危机。 虽然不知道是真捧还是加捧,但玩家们也确实吃这套。 这视频一发到某些弹幕网,点击蹭蹭的往上升。 一时间玩家们的信心瞬间爆棚,对方纵娱乐的好感度也直接往上倍增。 玩家们大多都不懂游戏制作方面的内容,管不上是技术问题还是市场问题,就只知道一点,国内其他公司做不出来大作,就方纵娱乐做的出来,反正方纵娱乐牛比就行了。 于是某乎也多了各种问题。 《方纵娱乐能达到免地狱的水平吗》 《游戏行业内如何看待方纵娱乐新作?》 《怎样才能进入方纵娱乐工作?》 《如何入职方纵娱乐做游戏策划,需要什么水平?》 《在方纵娱乐工作是什么体验?》 …… 就在外界热烈讨论中,生化危机的开发已经进行了大半。 而杨阳开始处理其他事务了。 这一次,杨阳不打算像之前饥荒那样小打小闹了,只走线上平台。 生化危机杨阳准备线上线下一起来,并且是全平台发售。 除了一些喜欢直接玩完游戏就不管的,还有一些资深玩家喜欢收藏。 这也是增加玩家黏性的方法之一,愿意去买实体收藏的玩家,比普通玩家有更大概率会关注续作。 就算不是续作,只要是同家公司,或者说是同一个领头的制作人,他们也会买账。 杨阳这次打算线上和线下大部分内容都差不多。 标准版就一个游戏本体,豪华版就多一些可以切换的服装和更牛批的武器。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典藏版,这种就只有线下实体有售。 里面赠送的东西也很丰富,主要就是游戏的周边产品,什么海报啊、钥匙扣啊、手办之类的。 当然,典藏版也不是一般人买得起了。 虽然杨阳还没决定好价钱,但肯定是上千起步了。 像一些死忠粉,就喜欢买这种典藏版,就算游戏不好玩还能当收藏用。 如果杨阳以后要是游戏做不下去了,就出一款垃圾续作,卖一波惨,忽悠这些人买十套典藏版,也是个不错的回本方法。 综上所述,这次发行要比之前麻烦得多。 先要对游戏进行光盘压制,然后印刷、包装、再通过线下渠道发行。 方纵娱乐线上都没站稳,更别提线下了。 不过这种也好找,国内拥有线下游戏发行经验的一个指头就数的过来,无非就是哪家要价更低而已。 以国内的这种热度,生化危机就是香饽饽,完全不愁没人接手。 就是国外比较麻烦。 在西方国家,玩游戏的主机占绝大多数,所以线下渠道是非常重要的,和国内基本完全靠线上的情况,相差很大。 他们要对游戏进行评估,有多少受众玩家,花多大的成本进行宣传,以及能获得多少收益。 一般人就算找上去,人家也不一定愿意接。 不过还是要一家一家去谈谈看。 也许是这次Chinajoy在国外打出了名声,就在杨阳派人出去商谈之后不久,一家名为艺电的公司主动找上了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