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4、杜让能的新发现 (第1/1页)
“圣人,那个水泥真的是个神器!臣到郑白渠工地看了,加上竹筋之后,它比岩石还要坚硬几分。” 杜让能的脸上满满的都是兴奋。 昨天,他到郑白渠工地视察了一圈,发现修渠的进度已经大为提高。 “一天往前修了5里!” 震惊之余,杜让能发现了很多不寻常的东西。 一个开满小孔的木桶正在高速旋转,那些装入的泥土立刻被分层。 细沙都被甩了出来,粗大的石块则从下方的开口排出去。 “杜相,这是工匠想出来的筛土机,木桶是由河水带动旋转,一天可以处理泥沙千斤。小民已经给发明人5百贯,买下了专利使用权。” 王罗的脸上一阵抽搐。 要知道,5百贯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不但能在长安城中买房置地,还能过上不错的日子了。 若是以前他大可以拿过来用,可是朝廷颁布了的《专利法》之后,一切就变了样子。 这样的发明创造都是要卖钱的,如果发现谁在5年的专利保护期内抄袭,事主不但要赔偿万贯,还得到监狱蹲上3年。 杜让能点头道:“这确实是处理泥沙的利器,只要十人就可以完成过去百人,甚至千人才能干的工程,王总有心了。” 如今王罗的头衔是总负责,杜让能称呼他“王总”也是入乡随俗了。 王罗笑道:“杜相谬赞,小民也是赶工期,不用这样的器械,恐怕年内就完不成任务。” 郑白渠只是一盘小菜,长安城最近要将城内的道路全部硬化,据说预算将达到数百万贯。 已经有了混凝土使用经验的王罗,对此是志在必得。 但那个工程预计在明年开春动工,如果被郑白渠捆住手脚,就会把机会错过。 就在王罗走神的时候,杜让能又问道:“王总,那些小车是怎么回事?” 前面不远处,一辆小车缓慢的走着,只是它的一侧不停的有水花喷出,湿润着那些盖了草席的渠道。 王罗自豪的说道:“杜相,那是小民发明的洒水车,每天可以养护千米的混凝土渠道。” 杜让能有些惊诧的说道:“这样洒水,渠道总是湿漉漉的,要何年何月才能干涸啊!” 王罗笑道:“杜相有所不知,圣人发明的水泥在一个月内是不能被太阳暴晒的,否则就会裂开,非要保持湿润才能让它坚固。” 杜让能愣住了,他最近一直在布置钞票发行的事宜,直到万事俱备的时候,才把目光转到郑白渠上,并不知道水泥的事情。 惭愧之下,他呐呐道:“哦,原来是圣人功劳啊!” 王罗笑道:“是啊!圣人随手写了个配方,就解决了小民的困难。不但淤泥有了去处,就连挖出来的砂砾、碎石也能派上用场。如今一里渠道的建造费用只达到预算的一半,实在是出人意料啊!” 杜让能的双眉一挑,笑道:“圣人没有留下什么话吗?” 王罗双手一摊说道:“小民也在着急,这样的宝物给多少专利费才合适?” 没有人敢占皇帝的便宜,否则就不要想拿到后续的任何工程。 可是王罗也很为难,别人搞个机械要成百上千贯,皇帝拿出这样的宝物,那不得要几十万贯! 这么一大笔钱,可不是他能掏得出来的。 毕竟这次的郑白渠工程预算并不高,工价都是按粮食来结算,以现在的粮价看,顶多只有千贯的利润。 杜让能摇头说道:“你没搞懂圣上的意思,他并不要什么专利费,而是让你开一个水泥厂。只要源源不断的产生税收,就是对圣上的最好报答!” “啪!”王罗猛地一拍脑门子,惊叫道:“某还真是猪油蒙了心啦!” 制造水泥的工序并不复杂,只要有小砖窑就能生产。 它的关键点是比例和细度,哪怕有一点不对,粘合度就会降低,而这个秘密就在他的脑中。 “发财了,发财了。”王罗浑身发颤。 水泥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旦被世人所接受,那么他的财富将无法估量。 杜让能轻轻一笑道:“怎么样,王总可有兴趣搞一个水泥厂?” 王罗忙不迭的说道:“有兴趣、有兴趣。” 话到这儿,他的眉头又渐渐锁紧。 如今天下大乱,连僧人们也很少盖佛寺,仅凭哪一点维修活计,又怎么能够支撑平日的生活。 饥一餐、饱一顿的过怕了,他才会为一点米粮跑到郑白渠。 “杜相,小民手中实在没钱,这如何是好?” 杜让能笑道:“仅凭你烧制水泥的手艺,就能从银行中贷款百万元,就不知你有没有这个胆子。” “百万元?”王罗愣住了。 倒不是被钱的数量吓到,而是没搞懂“元”为何物。 杜让能道:“朝廷将发行新的钱币,今后将以元、角、分作为单位,每一元钱可以换一斤谷米。” 王罗细细的盘算了一下,百万元就是五百万文铜钱,将近6000贯钱了。 他狠狠的一咬牙说道:“干了。请圣上、杜相放心,小民一定会生产出足够的水泥。” 杜让能笑道:“你可以请些账房计算一下,每千斤水泥值多少钱,只要价格公道朝廷绝对会大量采购。” 王罗郑重其事的答道:“小民一定会给个公道价,决不让朝廷多花一文钱。” 杜让能点头说道:“某是相信你的,但是你也要有个准备。毕竟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旦别人也生产出水泥,质量又比你的好,朝廷也可能从他那儿进货。” 王罗道:“货比三家的道理小民是晓得的,只要朝廷一碗水端平,小民就算被夺了生意,那也是因为手艺不精,绝不敢有一点抱怨。” 杜让能笑道:“今后朝廷的采买都会用招标的模式,你们只要有良好的信誉,质量过硬的产品,就一定能拿到订单。王总,一个混凝土就能让修筑的速度提高数倍,它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王罗陪笑道:“请杜相随我来。” 他们往前走了几里,到了渠道的最前方。 地上已经用竹片搭起一个个的笼子,那些可以翻斗的独轮手推车,正将一车车的稀泥倒入其中。 有人拿着棍子不紧不慢的搅拌稀泥,大量的气泡从里面溢出来,很快在表面堆成白色的泡沫。 杜让能愣住了,他惊讶的说道:“这就是水泥?” 王罗道:“这是混凝土,小民怕有人泄密误了大事,特意在后面搅拌。” 说到底这是皇家的东西,他也必须小心翼翼。 杜让能不无担心的说道:“王总,这混凝土的硬度如何?” 王罗笑道:“如果不掺加竹筋,硬度和麻石相仿。可一旦掺进去,和花岗石也差不了多少。” 杜让能眼睛一眯,淡淡的说道:“王总,今天的视察就到这里。混凝土的秘密,杜某希望你不要对外宣扬。” 此时,他的心中已经是惊骇连连。 如果混凝土的硬度与花岗石相仿,那些用它修筑长安的城墙,是不是就没人能攻得进来! 想到这些,杜让能都恨不得长出翅膀飞回长安。 尽管已经是下午,他还是执意带着下属返回。 第二天一早,李晔才到务本楼办公,杜让能就在外求见。 在夸赞了混泥土的妙用之后,他话锋一转,小声道:“圣上,这等军国重器岂可用于修筑水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