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870章 骑兵渡河 (第1/2页)
心中不安的袁绍马上下令道:“告诉各部,全力攻击,不要停下来,连夜攻击,不惜一切代价打过济水河,直杀阳武城。” 袁绍这时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把北疆军赶到黄河北岸去。联军现在这种可怕的局面如果继续维持下去,联军如果在延津、酸枣一线把北疆军挡住,和北疆军形成僵持局面,最后败亡的一定是占尽优势的联军,这几乎没有丝毫的悬念。 袁绍无法理解刘表,这是打仗,是决定生死存亡的大战,不是在朝堂上搞什么阴谋诡计,在战场上打仗需要一个统一的指挥,这是致胜的根本。 两年前冀州大战的教训难道他全部丢到脑后了? 袁绍的军队在猛烈攻击,而夏侯渊、刘磐、文聘的大军却在一旁冷眼旁观。他们对袁绍这种做法极为不满,不愿意配合封丘战场也就算了,何必故意赶跑北疆军。既然畏惧决战,那还跑到战场上来干什么? 简雍从徐州送来了最新的消息。陈登来书,大军已到平原郡的高唐城,准备渡河攻击冀州甘陵国。 袁绍大喜。 按时间推算,臧霸、陈登已经打进冀州了,北疆军应该退得更快。他一边把这个消息送给刘表,一边命令大军加紧攻击。 ……………… 阳武城。 徐茂公接到徐晃的求援书信后,才知道叛军竟然把一半兵力投到了封丘和乌巢一线,这让他大吃一惊,急忙调派援军。 他急令正在延津,酸枣一线阻敌的麹义急速率军赶到封丘城支援,命令张燕连夜渡河,率两营人马赶到乌巢一带帮助徐晃、高顺等将守住济水河防线。 袁绍不把主要兵力放在正面战场上展开追击,却集结重兵从侧翼进攻意图切断北疆军的退路,全歼北疆军,这种胆识和气魄完全出乎徐茂公的预料,导致北疆军在兵力部署上出现了严重失误,仅仅两天时间内坚守在封丘和乌巢一线的北疆军便遭到了惨重损失。 徐茂公又是心痛又是懊悔。自开战以来,北疆军还是第一次在一个战场上同时损失四名校尉级军官,近万士卒,这是战前自己想都不敢想的事。 “飞鸽传书主公,请他率领骑兵大军尽快渡河。”徐茂公脸色铁青,一拳砸到案几,咬牙切齿的说道,“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 阳武城以南二十里外的济水河畔,颜良、蒋奇等人指挥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奋力猛攻。 校尉孙观飞鸽传书关羽,叛军攻势如潮,军队损失太大,请求增援。 此时北疆军步兵第二军团部分将士在李忠的统率下,已经撤到了原武城,第五军团留在阳武城的将士也由卞喜统率渡过了阴沟水,正在向酸枣撤离,关羽手上已经没有了可以调派的军队。 关羽无奈之下亲自赶到阳武城,打算恳求徐茂公临时从原武城抽调军队南下支援。 “云长兄,命令孙观立即撤出战场,退守原武城。”徐茂公一边摇着蒲扇,一边指着在府衙内匆忙进出的卫士们,对关羽说道,“我先渡河赶到阴沟水东岸,你随后率部撤到原武城,和我在延津会合。我们要把袁绍引过来,不能在济水河耽搁太长时间了。” “大哥已经渡河了?”关羽听说要撤,心情顿时轻松下来,他一把抢过徐茂公手上的扇子,狠命扇了几下,“骑兵是不是都已赶到黄河北岸了?” 徐茂公俯身把案几上的几卷竹简递给正在收拾东西的诸葛亮,对关羽说道:“按时间推算,主公应该到了黎阳。” 关羽高兴的说道:“这么说,袁绍没有几天高兴日子了。” “快了,他马上就要哭了。”徐茂公笑道,“你的撤退速度要快一点,能丢的东西都丢掉,不要心痛。过几天,等我们杀回来,这些东西还是你的。” “哈哈……不但这些东西还是我的,连袁绍的人头都是我的。”关羽把手上的蒲扇仍到徐茂公怀里,转身大步而去,边走边对徐茂公说道,“军师,我们延津见。” ……………… 延津渡。 今天刘备率领大军卷土重来。 刘备兵分两路,命令高干在延津渡展开牵制攻击,自己和张南带人从延津渡上游十里处渡河。 渡河非常顺利,数百人畅通无阻的到了对岸,但刘备和张南却嗅到了一丝令人窒息的危险,两人都感觉不对劲。 这里距离酸枣和延津只有四、五十里路,距离延津渡也只有十里,即使北疆军没有在此部署重兵,至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