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51章 脑子被门板夹了 (第2/2页)
过是感慨,随后让儿子章授去叫人:“将铁监正郑琦给老夫叫来。” 不到半个时辰,就在章惇就着小米粥吃咸菜的功夫,铁监郑琦慌慌张张的来到了相府。他虽说也是正四品的官员,执掌大宋的铁矿和炼铁工坊。但实际上,他还没有受到过章惇的独自传唤,冷不丁让他去相府,不免战战兢兢,还以为铁监出了什么大纰漏出来了,引起了章相的注意。 “看看!有什么想法没有?” 郑琦从章授的手中接过一本折子,仔细看起来。才开一眼,就皱眉了,小心翼翼的抬眼看向了章惇,心说:“石炭本来就是黑的,还用洗?怎么洗?洗到什么程度算是干净了?” 可惜,面对前场强大到让他不敢大声喘气的章惇,郑琦生生的将这个疑问吞了下去。 等到全部看完,还在云里雾里。 身为铁监,郑琦必然或多或少的会和铁器工坊打交道。多少懂一点炼铁的工序,手中的折子,乍一看挺像是一回事,但细细品,却发现颠覆了自己的常识。 内心这个叫纠结啊! 可就在这时候,章惇地眼神飘到了他头顶,轻飘飘问:“有问题吗?” 郑琦很想恭恭敬敬的问章惇:“是该有问题,还是该无问题?”可是他不敢,别看铁监也是文官,可真要把自己当根葱,离完蛋也就不远了。 “问你话呢?”见郑琦不开口,章惇不耐烦道。 郑琦猛然打了个哆嗦,急忙躬身道:“启禀相爷,下官一定按相爷的意思,做出来。” 章惇怀疑起来,难道李逵说的是真的? 他也不在意,冷冷道:“下去吧!” 郑琦唉声叹气的离开宰相府,临走,看到了刚办完事回来的章授,急忙躬身求教:“三公子,下官刚才从相爷哪里拿来一份折子,您帮忙参详参详,下官该怎么做才行?” 章授目光一瞅,就知道是李逵写的,随意道:“去太师府问李逵。” 从宰相府,一竿子捅到太师府。 郑琦觉得他的仕途真的太难了,都已经混到了铁监的地步,难道还不放过他吗?别看铁监正也是一监之主,正四品的高官。 可正四品和正四品能一样吗? 比如说给事中,中书舍人,秘书监正,都是正四品高官。这些官职和铁监的差别就像是秘书省的著作郎和太庙斋宫使的差距一样大。 前者是皇帝跟前的文臣,前途远大,甚至还有机会进谗言。后者是太庙的管理官,主要职责就是,皇帝来了管斋饭,皇帝走了看大门…… 郑琦还以为自己得罪了章惇,心里七上八下的回到了衙门。然后备上马车,去了铁器工坊。没办法,章惇虽然没有日期限定,但指不定那天就问他进展了呢? 至于去太师府? 别想了,他见到宰相腿肚子打颤,难道见到了太师他就不颤了吗? 他压根就不敢去太师府。想着先去铁器工坊问问管事,要是能成,就不用麻烦太师他老人家了。另外,郑琦也没有自信去请来李逵。他做官开三十年了,才做到四品官。而李逵呢?才三年不到的样子,就已经是天章阁待制了,和他一样是四品官,他找谁说理去? 再说,李逵出了名的不好对付,他的面子,人家给是心情好;人家不给,才是正常。 将折子递给了工坊的管事,郑琦唉声叹气道:“你看能成吗?” “这是谁给大人的折子,岂不是脑袋被门板夹了,才会如此认为?” 说话的这位是铁器工坊的主事,鲁大师。仗着一身的本事,说话口无遮拦。 平日里口无遮拦,谁也不把他当回事,毕竟在铁器工坊里,再嚣张,能得罪到谁的头上?可是郑琦拿来的折子可不是普通人给他的,而是章惇,宰相。背地里骂宰相‘脑子被门板夹了’不要紧,可万一要传到了章惇的耳朵里,鲁大师要倒霉,郑琦也要倒霉。 郑琦吓得嘴唇都哆嗦了,紧张的捂着鲁大师的嘴,低声道:“小声点,是相爷给我的折子,你做不到就说做不到,别胡说八道,给自己惹祸。” 鲁大师桀骜不驯的脸顿时垮了下来,他犹豫道:“大人,难道章相就没说过此法是谁进献的,该找谁去问。就小老儿的见识,即便是想要为大人效犬马之劳,却也有心无力啊!” “啊!如此之难吗?” 郑琦诧异不已。 鲁大师比划道:“大人有所不知,技法之道,一变则万变,小老儿见识浅薄,一点不通,全盘不明。” 说白了,看不懂。 郑琦踌躇良久,咬牙道:“你先去准备,明日……明日本官去给你找个懂行的大人来。” 翌日,李逵被郑琦请上了马车,来到了铁器工坊。 进入工坊之后,郑琦对鲁大师解释道:“这位就是懂行的大人,李大人。老鲁,你有问题就问他。” 鲁大师迟疑了,随即想哭。 李逵,他认识啊!当初做钟楼的时候,他就认识了李逵,可是李逵的炼铁手艺,还是他教给李逵的啊! 这水平,还不如他呢? (求订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