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 560 章 土地 (第2/2页)
因为这老头太过保守。 乔治庸听完鲍漱芳的决定之后,向汪应庚问道:“老弟,你是什么看法?” 汪应庚现在眼珠子都红了,就是想着北方那些沃土,要知道在古代一个家族土地才是根本,否则的话,你就是有再多的钱,也不会被那些士绅大族看得上眼。 “我没别的的,我已经筹集了150万担粮食,这一次全部捐给朝廷,以备军用。” 乔治庸听完之后点点头,汪应庚虽然有些莽撞,但是还是敢拼搏的,这一次竟然下了这样的大本,如果朝廷一旦得胜,那么至少能得到几十万亩的土地,以后汪应庚就有了根本了。 乔治庸也出了自己最后的决定:“我也决定向朝廷捐赠250万担粮食,毕竟鞑靼人年年南侵,这一次如果不给他们一个教训,咱们做生意的也不好过。” 鲍漱芳看着这两个人摇摇头,心里想着,还是年轻呀,不知道守成不易,他们这一下捐出这么多粮食,虽然不至于让他们银根短缺,但是一旦损失了,很长一段时间恐怕业务就要收缩了,不过这样也好,正好让自己麾下的徽商,能够在侵蚀他们的领地,这两年他们两家发展的太厉害了,再这样下去恐怕就没有自己这些人立足的根本了。 于是接下来这些人便不再谈什么朝廷的事情了,各自开始饮酒作乐。 接下来的几在户部,许多人开始向朝廷捐献粮食,特别是晋商的乔治庸拿出了250万担粮食,盐商的汪应庚捐出了150万旦粮食,就是为了支持朝廷北伐。 贾珂在知道这件事之后,便明白这两家的意思了,他们一是为了北方的土地,二是为了给自己献投名状。 既然如此,贾珂就接受了他们的好意,毕竟下的来往通商还靠着这几家呢。 除了他们之外,京城之中的其他富商们也开始行动起来,这些人看着就连三大商帮的领袖都已经向朝廷捐粮食买土地了,他们这些门户的有什么可怕? 于是这些人几乎都快把户部的门槛子踏破了,由于来的人实在是太多,就连户部尚书刘琬,也不得不亲自出来接待。 刘琬把这些饶名字和要捐献的粮草数字一登记,之后有些吃惊起来,这些粮食加起来竟然有300万多担。 如果再加上前几晋商和盐商所捐赠的粮食,这可是比贾珂规定的数字超出了很多。 这多出来的粮草可都是土地呀,所以刘琬自己也做不了主,赶紧到了皇宫之中向军机处领班大臣孙彦汇报。 孙彦得了刘琬的消息,沉思了一下,然后道:“自古做买卖都是有涨有跌,即然这么多人买,那咱们就该涨涨价了。” 刘琬也是在户部干了这么多年的,自然是明白了孙彦的意思。 刘琬试探的道:“那依首辅大饶意思是什么?” “把这些粮食的总数目统计出来,最后看咱们能得多少土地,然后平均分给他们就是了。” 刘琬听完之后立刻点零头,这件事也只能这么办了。 第二,朝廷的这个处置方案就向下公布了,那些土财主们听到这个消息都一起议论纷纷。 这件事看起来是有弊端,其实也不是就没有好处,这要看朝廷这一回大战能取得多少土地了。 如果得到的土地少,他们这些人自然吃亏,如果是朝廷大胜夺取了大片土地,朝廷就是不把所有的土地都发卖,想来也不会让他们这些人吃亏的。 各地的商人和土财主们纷纷的放下心来,甚至有些都后悔捐的粮食少了。 贾珂在积极准备北上的时候,北方的阿尔斯楞汗也没有闲着。 这几年阿尔斯楞汗过得一直不顺,刚开始的时候因为贾珂的关系让草原部落开始分裂,他费了好大的功夫才重新整合,结果西域人又反了。 这几年阿尔斯楞汗不得不重新把力量集中到西域,结果却在西域碰上了黑衣大食,这些以宗教所武装起来的士兵简直就不怕死,如果不是草原人,弓马娴熟,几乎就让他们给逼退了。 好在阿尔斯楞汗颇懂计谋,几次和黑衣大师会战,皆把他们击败,并且向西扩展了土地1000多里。 现在黑衣大食已经被阿尔斯楞汗打的是完全没有脾气了,于是只能是割地求和,所以阿尔斯楞汗才能够才能够以胜利者的姿态,带着大量的奴隶和雇佣兵重新回到了草原。 阿尔斯楞汗现在又一次把目光集中到了南方,那里有他一生的大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