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章 风云变,战事起 (第1/2页)
鳌江对萧略既敬畏,又充满好奇,他猜不透萧略哪句话是真,哪句话是假,如果只是单纯的死守城池,那么他为何注重培养步兵,骑兵,而不是把所有精力投入在弓箭手上? 萧略看了眼他,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这并非是故弄玄虚,而是直到现在他都没有想好第二步打算,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各个兵种配备齐全,随时应对突发事件。 接下来的日子,萧略并不好过,八县百姓有很多因为粮食紧缺而导致饿死的事情发生,这与他颁发的增加赋税政策脱不了关系。 没有粮食怎么办? 吃不饭的百姓只能铤而走险去抢,去偷,去杀人,就算被抓关进死牢中,最起码临死之前不用再为吃的犯愁,抱着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并且还有越演越烈的现象,发展到最后死牢都已人满为患。 此时此刻,杀鸡儆猴根本起不到作用,为此,萧略特意跑到死牢视察情况,迫于压力,他不得不再次修改律令,但凡五旬以上,无子女,丧失劳动能力者,地方可以实施最低救济。 交不上税,纳不出粮,这样的人群对地方来说,本来就是一种负担,现在萧略却要打开粮仓去救济他们,难免会让文武官员持有成见,幸好萧略态度强硬,做事果断,这才将众人给压了下去。 其实,众人想法并没有错,只是他们不了解萧略内心所想,他之所以这么做无非就是抱着一种赎罪的心理。 虽然这个年代平均年龄很低,能活到六旬以上者都会被视作高龄,但对于萧略来说,这绝对不是理由,不可否认,确实有人是被饿死的,不管像这样的人群有没有用处,好歹也是一条鲜活生命。 不过,事情总是有两面性的,随着眼看就要进入春季,百姓们积怨也渐渐降了下来。 周所众知,从春季开始整整一年时间内不用交付任何赋税,这绝对是件天大的好事,在这个节骨眼上,谁还敢闹事,骂街,一旦惹恼萧略反悔不认账,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此时的萧略哪有时间考虑他们的感受,现在还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那就是小沛的供给,之前他可是亲口答应过刘备的,眼看到了春季,刘备担心萧略遗忘,还特意派使者赶到彭城催粮草。 换做以前,萧略肯定会很痛快的送去,可是前段时间为了救济部分百姓,一下子挪用很多,这就造成粮草紧缺。 萧略急得焦头烂额,有人建议暂时不提供粮草,又或者晚两三个月再送过去,可是萧略心知肚明,那样做的话,就算刘备能忍,关羽,张飞能咽下这口恶气嘛,搞不好就得率军跑到彭城来大动干戈。 这日,萧略将粮官找来,又询问一下粮仓储存情况。 “主公,若是拿出一部分粮草,我们最多能维持大半年左右,根本支撑不到明年。”粮官如实回答道。 萧略深吸口气,没有言语,心中却是拔凉拔凉的,断粮就意味着灭亡,即使有十几万大军也会烟消云散。 鳌江看出萧略担忧,稍稍犹豫,轻声道:“依属下看,事情还达不到那么严重,只要我们守得住彭城,监视好小沛刘备,对于温候来说,就应该是首功一件,他总不至于丢掉彭城,不管我们死活的。” 萧略点点头,叹气道:“但愿如此吧!” “报!” 就在这时,探马来报。 “什么事情?”萧略皱眉问道。 “据下邳探马来报,昨夜有一股敌军偷偷渡过淮河登岸,经过两个时辰激战,我军守备兵力不足已经溃败,此时此刻袁术大军已经踏入徐州境内,目前正往广陵郡挺进。”探马道。 萧略微微一怔,紧忙追问道:“敌军有多少人?” “不详!”探马回答道。 “不详是何意,袁术大军都踏入徐州境内了,你们居然连这些情报都搞不清楚。”萧略呵斥道。 探马打个冷颤,紧张道:“回主公,不是下邳探马调查不清楚,而是到目前为止,袁术大军已经彻底占据淮河南北两岸,此时此刻袁术大军正源源不断的渡河。” 闻言,萧略深吸口气,看来情况要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严重很多,只是有一点让他想不通,既然袁术大军已经顺利渡河,那么他们为何不向下邳用兵,怎么反而转向去攻打广陵? 鳌江挥了下手,那名探马迅速退了出去,然后扭头看向萧略,表情凝重道:“都说袁术是个伪君子真小人,看来所言非虚,这次向广陵郡用兵,显然是为了报复陈珪父子俩。” 萧略摇摇头,沉声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