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五色瓜 (第2/2页)
闲的吃甜瓜,梁小乙有些急:“昌郝,天光渐晚。” “小乙哥,莫急。” 未来种田是必然,但不是种庄稼,凭借刘梁村一亩地一年收成只有一石多点,种鬼的庄稼。 刘梁村本身就是一个大大的麻烦,是不是自己猜想的那个一品富贵,刘昌郝也不大确定,即便是,也要三四年后才会有收益。 即便有了那个小物件,还是一团乱麻,想要解决,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尽量更好地生存下去,必须要了解更多的信息。 这些想法,刘昌郝又不能说出来。 当然,眼下的困局才是最大的难关,刘昌郝带着梁小乙与苗苗回去。回到家,又在屁股上抹了一点膏药,仅了转了转,屁股又隐隐作痛。狗日的贪官污吏,刘昌郝心里骂了一句。 吃过晚饭,刘昌郝说:“小乙哥,陪吾出去一趟。” “好。”梁小乙懂的,立马说道。 “哥哥,吾也要去。”苗苗跳起来。 “苗苗,哥出去办正事,等办好,哥带汝玩。” 两人来到宋夫子家,又一道去了李家。 很豪华的宅子,三进三出,有好几十间房子,前面是大院子,后面是一个面积不小的花圃。飞檐琉瓦,朱漆大门,即便梁小乙胆子大,看着这样的宅子,也有些畏色。刘昌郝还好一点,他担心的不仅是害怕李大官人会巧取豪夺,还担心另一件事,自己用“家传宝”来换钱,让李大官人替自家化解危机,自然这门亲事也等于回拒了,李阔海会不会迁怒? 不能拖下去了,刘昌郝走上前敲门。 门开了,走出来的不是仆人,而是一个块头很大的青年人,应当是那个李小娘子的哥哥,他用厌恶的眼神看着刘昌郝。 在宋朝同样大伙同样不喜欢吃软饭的,刘昌郝可不打算吃软饭,但李家这个大郎多半以为他是上门议亲的,等于是吃软饭,加上刘昌郝身份卑微,心里想的也放在脸上。 刘昌郝不怒反喜…… “拜见李大官人,”刘昌郝作了一个揖礼,看着李阔海,他是想通过李阔海的表情验证一件事。 在这个关键时候李家来提亲,无疑意味着李阔海不怕花谷久,甚至平时有积怨,这是刘昌郝与李阔海交易的原因,然而李阔海非得要自己娶他的女儿那就糟了。 刘昌郝还是选择与李阔海交易,依然有其他的原因,或者猜测。 他的皮囊得到一些少女的喜欢,然而作为一个成年男子,恐怕没有几个人喜欢。换自己也是,好好的一个大男人生得一副美女样子还是男人吗? 宋夫子对他不错,看中的是刘昌郝比较孝顺,非是学业好。 若是化解了,刘家是上户,但属于最悲催的上户,会承担更多的赋徭摊派,特别是矿坑的摊派。 我家有座矿,年产八千斤,官府要俺交万斤,三年交下来,俺家破产了…… 宋朝开国之初,试图用这些政策打压贫富分化,然而没多久,这些政策越来越畸形,矿是小事,特别是“上户”的衙前,这才出台了免役法。 但就是有了免役法,“上户”还要承担更多的免役钱,继续承担各种不公的摊派,敛财的宽剩钱,王安石又画蛇添足地推出保甲法、保马法,以及青苗贷。 至于官户外戚宗室或豪强,当地官员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虽然包括官户在内也要纳两税(官户两税不减免,役钱减免了一百年,不减免一百年。和买不减免,和来也不减免,宋神宗以前免了差役,以后免了科配,刑罚适度减免)。最通常的做法便是隐田。 实行免役法后,团行商贸以及其他厚利的行业依然被各地豪强把持,继续各种巧取豪夺,高利贷,等等。即便有免役法,那也是朝廷与权贵豪强的博奕,并没有惠及到多少百姓,否则都不会有这么多人反对变法了。 从个人到家庭,自己都不会让李阔海喜欢。之所以提亲,多半是李家小娘子看中的。 反正以她的外貌也休想找一个上好的人家,那就提呗,顶多花一点钱,对于李家来说也不过是一点小钱。 “李官人,你千万莫要多想,”刘昌郝心中默念着,继续看着李阔海。 李阔海表情平淡,没厌恶也没有喜欢,到了他这地步,一般人也很难看出他的喜怒哀乐,刘昌郝只好站着,心里面继续琢磨着如何开口。 “坐。” “谢。”三人坐下,李阔海继续喝着茶,但没有吩咐人给刘昌郝倒茶,这就有些无礼了,毕竟随行的还有德高望重的宋夫子,可是刘昌郝心中反而更窍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