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广州天宝的前场三叉戟 (第2/2页)
3个人互相击掌庆祝,然后看了看斯坦,斯坦嘴角露出了笑容,随后转身打了个响指,“普拉希米,内科南过来”。 原来斯坦看见3个人在没有太大防守压力的情况下完成了一次精巧的配合,还沾沾自喜,决定加大难度。 “去,防守他们3个”。 加入了两个防守能力超强的球员,孔卡,李乔,雷科巴明显感觉传球,配合有些难,特别是普拉希米,下脚断球非常准。 在孔卡,李乔几次被普拉希米,内科南撞飞之后,斯坦叫了暂停,“知道问题在哪吗”?斯坦问。 李乔,孔卡,雷科巴没有说话。 “问题在于你们的传球还是太慢了,才给了防守队员撞你们的机会,如果你们可以做到一脚出球,那么对方是没有机会撞到你的”。 一席话惊醒梦中人,李乔很佩服的点点头,孔卡来自巴西联赛,对抗没有那么激烈,导致作为前腰的孔卡拿球以后习惯性观察一下,而斯坦的要求前腰传球靠的是本能,而不是观察。 斯坦的要求其实就是巴萨的“titikaka”踢法,为什么伊涅斯塔可以很快的第一时间传球,其实就是一种足球本能,只不过对于李乔来说这种要求确实是太高了。 这3个人里,只有雷科巴可以做到用本能去传球,而孔卡也可以做到一半,李乔基本上还是靠眼睛去传球。 斯坦决定训练结束之后给李乔开小灶,来个单独训练。 ***** “乔,记住你眼前的6个小球门”,斯坦说。 李乔看见眼前的6个小球门,每个大概一米宽,0。5米高左右,从右到左依次排列,分别贴上标号。 “我传球给你,你接球的那刻,我说出号码,你不停球,把球踢进相应的小门里”,斯坦说。 “很简单的要求”,李乔心想。 “5号”, 李乔很准确的把球推进了5号里。 “3号”, 还是一样,李乔没有丝毫的犹豫。 “是不是太简单了”,李乔心想。 确实对于优秀的职业球员来说,这样的训练太简单了。 大约练了20分钟之后,见李乔的成功率是百分百,斯坦决定增加难度。 斯坦把6个球门的次序打乱,再做同样的练习,这次李乔有点手忙脚乱了,很多次被斯坦叫了停,因为只要没有第一时间传球,就算违规,这个球就不算,必须重来。 这考验的是李乔的空间记忆能力,位置感,和传球脚法,难度就大大增加了,但李乔只是最初的几脚球有些狼狈,在记住球门的位置之后,李乔很快又恢复了百分百的成功率。 斯坦决定再一次增加难度,在传球路线上放一些障碍物,这样一来,李乔仅仅传出直线球肯定是不行了,必要时,在传球的时候,还需要加一些弧线,难度又一次上升。 李乔心想:“斯坦这些鬼点子是这么想出来的”。 其实斯坦这套训练方法还真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专门训练一脚传球的。 这回李乔的成功率下降了很多,已经不到50%了,对此斯坦很满意,百分百的成功率,你还要练习干什么? “乔,你以后每天训练结束,就来小场地练这个,等你练到百分百的成功率,我们再进行下一个练习”。 “还有下一个练习”? 李乔想不出斯坦还准备怎么折磨他。 “当然,这只是中等难度”,斯坦说。 斯坦叫来助手陪李乔练习,自己先离开了,看着斯坦离去的背影,李乔心想:“想难住我?呵呵”。 是的,想难住李乔,真的很难,第二天斯坦再到小场地看李乔练习的时候,惊奇的发现李乔对这种难度的练习已经驾轻就熟了。 看见李乔一脚一脚准确的把球传入球迷,斯坦情不自禁的鼓掌。 “教练,你说的我做到了”,李乔骄傲的说。 “没想到,我本来以为你需要几天时间才能达到我的要求”。 “好,那么进行终极训练”,斯坦说。 “终极训练”? 斯坦带着李乔到了一个小的训练室,乍一看,和一般训练室也没什么不同。 突然训练室的墙壁射出一个足球,吓了李乔一跳。 “呵呵,乔,这是我的秘密武器”, 斯坦向李乔解释了这套训练方式的原理,原来这是斯坦从德国引进的训练房,一套设备就要100万欧元。 四周的墙都是可以移动的,先会向你传出一个球,然后墙上随机会有一处开出一个球门,你需要做的就是把球射进球门。 这套设备同时可以容纳两个人一起训练,斯坦拍了拍李乔,“有信心在下周亚冠比赛前达到我的要求吗”? 李乔看了看斯坦,笑着说:“当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