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迎战伊拉克 (第2/2页)
果——战术上重视对手,战略上藐视对手。 上半场先开球的是中国队,虽然中国队现在在小组形势不好,但斯坦并没有要求球队一开始就猛攻,斯坦希望第一场比赛不仅仅要赢,还有确立“斯家军”的风格和战术思想。 一直以来,我们谈到韩国足球,就想到硬朗,一谈到日本足球,就想到的是细腻的技术,但是当大家谈到中国足球,你会想到什么?什么都没有! 而斯坦就是要改变这一点,他希望以后大家谈到中国足球就会想到两个字——“犀利”。 斯坦要的感觉就是2008年欧洲杯上俄罗斯队的那种感觉——犀利快速的进攻。 所以斯坦要求自己的队伍不一定压着对手打,但只要有机会就一定要抓住。 如果你让斯坦在以下两种情况作出选择,第一:创造出10次机会,抓住了3次,第二:创造出1次机会,但是抓住了。那么斯坦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第二种,因为斯坦把控球权看的非常重要,虽然穆里尼奥可以用30%的控球率赢得比赛,但那不是斯坦的追求,斯坦的追求是高控球率,越高越好。 开场后,中国队中场3个人一直在控球,特别是郑智,其实郑智的控球能力不亚于日本的“远藤保仁”,但远藤保仁身边有个保镖——长谷部诚,而郑智没有,现在好了,斯坦给郑智找了一个保镖——韦笑,有了韦笑,郑智就可以专心致志的拿球组织进攻。 伊拉克上场比赛之所以获得胜利,重点在于他们成功的限制了郑智,卡马乔让郑智打前腰直接暴露在对手面前,导致郑智连球都拿不好。 本场比赛,尝到甜头的伊拉克准备故技重施,可这次他们发现了一些异常,郑智的周围总是出现两个年轻人随时接应,这样一来伊拉克中场就不敢去抢球,因为中国队可以靠传球来调动对手漫无目的的奔跑,人总是没有球跑的快。 郑智这个点一活,伊拉克马上就难受了,他们感到中场不在自己控制中了,这是赛前济科没有预料到的。 而现在就需要济科马上做出相应的改变,这是优秀主教练跟差劲的主教练的最大区别,优秀的主教练阅读比赛并且随时准备做出调整,而差劲的主教练面对球场上的变化往往无可奈何。 2010年世界杯面对强势的乌拉圭,法国队的主教练“多梅内克”站在场边呆若木鸡的样子成为全世界的笑柄,而一个无能的教练最终也会对球队失去控制。 “济科”此时就有点像“多梅内克”,他指了指本队的两个后腰,示意他们上去抢郑智,面对伊拉克两名强悍的后腰,郑智把球给了蒿俊闵,蒿俊闵曾经在德甲沙尔克04效力,但不知道为什么卡马乔时代,蒿俊闵并没有受到重用。 蒿俊闵拿球,韦笑往蒿俊闵这边靠了靠,准备随时接应,而对手就像疯狗一样,谁拿球,他们就3,4个人一起扑上来抢球,而以前的中国队确实很怕这种球队。 蒿俊闵一看对手扑抢的势头很猛,马上把球给了韦笑,此时韦笑拿球,伊拉克球员马上又去抢韦笑,但这次他们错了,韦笑没有任何惧怕,面对3名伊拉克的球员,他依然抬头看了看,然后一侧身扛住一名球员,直到3个人都围住他的时候,韦笑知道:“ok了”,这就是他的目的——吸引对手。 就在此时,韦笑把球传了出去,给了郑智,因为韦笑一个人吸引了3个人,导致郑智那边无人防守,在这种情况下,郑智的传球成功率是百分之百的。 前面3个人瞬间启动,李乔直插,于大宝斜着跑,邵佳一后撤一点,3个点,就看郑智怎么选择了。 最后郑智选择传球给斜着跑的于大宝,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往边路跑面对的防守压力比较小,接到球的可能性更大。 于大宝曾经在葡超“本菲卡”踢过球,是不错的前锋,他拿到了球,抬头看一眼中路,李乔已经到位,于大宝没有停球,直接往中路传给李乔。 伊拉克的两个中后卫是“沙基尔”跟“侯赛因”,他们两个看见李乔也有点紧张,毕竟亚冠和世俱杯他们都看过,知道这个9号的厉害。 李乔知道最好的接球就是不停球,直接做下一个动作,所以面对于大宝的传球,李乔没有停球,而是直接轻轻一搓,让球绕过对手的中后卫,然后自己快速前插。 这时伊拉克的两个中后卫面对一个很大的难题——那就是到底是去追球还是去扛住李乔? 重磅推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