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烟花三月下扬州 (第1/1页)
丈夫只手把吴钩,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何明远一行人离了长安,一路向东,经汴州上运河,沿江而下,直驱维扬。 原本他是想去金陵的,但当他上了运河之后,突然想起来,在古代,有一个比金陵更好的去处,那便是——扬州!(江苏) 此时的扬州还没有像几十年后那样地位重要,扬一益二的格局尚未形成,江南虽然经过了吴晋六朝的发展,但现在还仍然无法超越北方。 而何明远正是看中了这一时机,做时代的弄潮儿? 老子要做时代的领军人! ... ... 开元二年,春,三月 清明时节,春风拂面,细雨如丝。 行人穿着南朝特有的高齿屐走在湿漉漉的地砖上,身上的宽袍大袖配合着油纸伞,以天空中的蒙蒙细雨为点缀,简直就是一幅江南画卷。 这种意境,就像那句多少楼台烟雨中一样,让人感到无比的宁静与悠闲。 与胡风盛行的长安不同,这里的汉韵较之北国而言,更加浓厚,如果你到了这里,可能会误认为这里是某个岛国,但这其实并不夸张,毕竟,他们的吴服木屐就是来自这一带。 现在有一种观点,叫唐在倭国,明在朝鲜,而在八世纪,也可以说一句相似的话,叫汉在吴越。 想当初隋文帝灭陈,听到陈国的宫廷音乐都不禁感叹:这才是我华夏正音啊! 当何明远第一次见到江南风景的时候,也吓了一大跳,他还以为自己从运河直接漂洋过海,来到扶桑了呢? 主要自己在长安也确实没见过穿木屐的,而以前在电视里早就形成了一种习惯。 那就是,穿木屐和服的一定就是倭人,而中国的形象则是:鼠尾辫,瓜皮帽,长袍马褂,提笼架鸟,这确实也是令广大网友愤恨的一个形象。 扬州城和长安的布局不同,这也是令何明远惊讶的地方,它竟然没有罗城! 这里唯一的一座城池就是在唐朝初年建造的一座子城,也叫牙城。 后世扬州城的罗城还是在安史荼毒中原后,才建起来的,不得不说,安禄山是唐代经济中心南移的“大功臣”啊! 何明远一行人下意识的就向着地平线上的那座城池走去。 当看到扬州城的时候,他也不禁感叹起来:“真寒酸呐!” 何明远摸着自己的下巴,发现自己好像陷入了历史常识的怪圈,一千多年前的扬州不一定有派头。 东西两千米,南北一千五百米,这哪里是个城啊?这不就是个据点吗?这和长安的西市有什么区别? 他仔细思考一番后有些明白了,扬州之所以不修城的原因是根本不需要,扬州是什么地方? 中原腹地。 大唐是什么国家? 一个一向只在他国领土作战的八世纪灯塔国。 连长城都懒得修还会修扬州? 就在他彷徨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在思考的方向上就是错的,为什么非得进城呢? 扬州城池虽小却有一个最大的优点——自由! 这里不用像长安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需要按时关门开门,想必草市和夜市在扬州比长安要发达的多,这里比长安更自由,所以,赚钱的机会也更多! 早知道就下江南了,长安固然有巨大的市场,但竞争也同样激烈,自己不正是陷在政治漩涡中才险些丧命的吗? 何况……秦淮歌妓,扬州瘦马,嘿嘿嘿! … … 何明远他们就近在子城南岸的九曲池一代找了一家寓所,此处和子城隔江相望,窗户底下,就是潺潺的河流。 这个时候的扬州,还没有瘦西湖,也没有瘦西湖上的诸多亭台楼阁,就是简简单单的居民区,看到人们坐着小舟来往与各地之间,这让何明远想起了意大利的一个城市——威尼斯。 同样是水网密布,两地的情景韵味却截然不同。 何明远泡在木桶里,感受着热水冲击皮肤,而带来的舒适感,长途跋涉以来,他没少受虱子的困扰,这么一泡,顿时如获新生。 不过安逸的环境也容易使人堕落。 原本出发的时候还雄心万丈,但不知怎么的,一到了南方就没了复仇的动力。 人们常说江南湿气重,果然是有根据的,多少帝王葬身牡丹裙下,醉生梦死。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的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此情此景,来个妹子可好?” “哗——” 浴室的门慢慢的被拉开,只见崔若萱裹着浴巾走了进来。 何明远惊讶地说道:“我,我开玩笑的。” … … 洗漱完毕,何明远穿上了自己那身旧的黑色圆领袍,照着镜子,将自己的头发盘了起来。 崔若萱从后面抱住了他的脖子问道:“你要出去?” “我出去找找本地的钱庄,过两天等老高押送的钱一到,就存进去,到时候就能开店做生意了。” 唐代商品经济发达,当时许多的商人都靠邸店发了家,而长安,洛阳这样的大城市尤其繁盛,所以何明远仍然打算做自己的老本行,邸店和食店。 “顺便买个婢女怎么样?” “……” 何明远听到崔若萱这话,他怔了一下,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或者是在试探我? “你怎么想起买婢女来了?” “我好歹也是你何家的娘子,连个婢女都没有,也太过寒酸了吧?” 试探!一定是试探! 何明远转过身来,抱住了她,抬头说道:“要什么婢女,我伺候你不就行了?” “哎呀!我是说真的!有个婢女方便一点,等几天,你又要出去四处奔波,我一个人在家,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 何明远有点动摇了,小心翼翼的说道:“好吧!我看看吧!” “要不,我和你一起出去怎么样?” “一起?” “对啊!反正我在家里待着也没什么意思,不如扮作你的家奴?陪着你四处走走?” “家奴?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谁会在意?” …… 自从那次牢狱之灾以来,崔若萱好像变了不少,她再也没有迫害过自己,完全像是换了一个人,从腹黑傲娇女,摇身一变,成为了贤妻良母。 上一次元离对他的陷害,着实吓到了崔若萱,那时候她才知道原来这个枕边人这么容易就有可能失去,失去的往往是珍贵的,失而复得,才会倍加珍惜,当然,例外也很多。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一场无妄之灾,竟然为何明远打开了人生新的一扇窗户,好像自己前几个月就跟白过一样,家财万贯,内有娇妻,这才是穿越主角正常开局啊!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去找一个钱庄了。 由于唐代的银行还不发达,所以他只能花钱托官府的驿站为他运送那三万五千贯铜币。 三万五千贯是什么概念,那是二十八万斤铜! 放到现在都是一千多万,何况是唐代?那就是好几个亿啊!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