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老高的科普 (第1/1页)
三人商议了一下,决定先出手收购驿桥以北的私人小店,然后再是经营不善的中型邸店。 而购店和找掌柜的事情自然就交给杨朝先了。 ……………… “看见了,拿盘子,一定要扣着盘底子,不要让客人看见你们碰盘面,听见没?” 何明远在视察邸店之余在教那些跑堂的伙计怎么端盘子,这是他从电视上学的,一方面是为了在其他邸店面前更有竞争力,另一方面,这是他的性格作祟,一件事,如果做不好,那不如不做。 “干咱们这行的,待客接人,不准说个不字,听到没?客人是什么?是天!是咱们的衣食父母!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去吧!” 几个伙计相互笑了笑,他们也经受过些锻炼,知道什么叫做人情练达,但开着个食店,不至于这般费神吧? 但他们岂知道,生活从来不是可以省事儿的,所谓劈柴挑水,莫非妙道,样样是修行。 明暄店一层的饭馆里人来人往,全都是奔着菜品来的,别的不说,就一个挂炉烤鸭,就横扫整个大江南北,没人见过,没人吃过,酒香不大巷子深,就这么个小玩意儿,竟然惊动了那些家财十几万的东南大佬——丝绸商。 这些人可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可能有人会问,扬州不应该是盐商称雄吗?怎么会是丝绸商? 其实这只是明清的情况,在唐代并不是如此。 早在春秋时期,青楼的祖师爷,管仲发现了盐铁的巨大利益,将这两样收归国有。 汉代时,武帝穷兵黩武,国家生民疲敝,几十年的汉匈大战将汉初以来的积蓄打了个干干净净,于是武帝也盯上了这一暴利行业。 而唐代在安史之乱之前,是不收盐税的,而且人人可以贩卖,这下你知道唐太宗的厉害之处了吧? 光靠着二百万户人口的租庸调,就锤爆了东西突厥,薛延陀,吐谷浑,高昌等大小社团,还能保证国家财力和生民安康,这得多大的本事? 所以,在唐代,是可以合法贩盐滴。 有私盐在,就没有垄断,没有垄断,就没有剥削,明清盐商之所以能达到成千上万两的家底,那纯粹是帝王间接用来搜刮民财的手段,君不见,大清的十全老人那所谓的“十全武功”都是怎么来的? 那都是盐商的钱砸出来的,而盐商的钱哪里来的?羊毛出在羊身上,还不是从百姓身上来? 盐铁专卖,官说什么价格就是什么价格,反正是必需品,你不买有的是人买。 所以,在唐代,最富的不是盐商,而是丝绸商,一手抓着朝廷的贡布,一手抓着海外贸易,焉能不富? 像这些人,掏出十贯大钱吃一顿全鸭宴,根本就不是事儿! 物以稀为贵,何明远知道有钱人的性格,不贵不要。 吃着十贯钱一桌的饭,骑着十贯一次的马,喝着十贯钱一盅的酒,要钱干什么?就是浪费!就是享受服务。 而他们也肯定是不会亲自登门来吃的,打包送到青楼。 这让何明远想起来上一卷他未竟的事业——外卖。 原本在长安的大好时局全让元家给破坏了,自己本来想着能够把食店开遍整个长安,到时候再靠着自己的一勺烩走进宫里,说不定还能去伺候李隆基,舔好了要个侯还不是轻轻松松? 虽然扬州更自由,但距离权力中心也更远了。 像这样下去,封侯拜相,朝堂装逼,教太子,娶公主,这样的日常任务,什么时候才能完成? “唉!呸!谁稀罕?自古圣贤皆寂寞,何况我辈孤且直?老子就是个商人了怎么着吧?老子还看不上你那铁饭碗呢?侯爵?给老子国公都不干!” 他倚在店门口,抬头仰视着天空中飞翔着的信鸽,发出无限的感慨。 “江兄,是你吗?” 从闽南到扬州,千里之外,你几时能来? 现在他才明白为什么古人的离别情最深,一别就是三年五载,如果遇到些事情,那可能就是一辈子。 思念对方的时候,只能靠信件来往,而信鸽,也顶多算古代的短信。 “短信?短信?”他一人喃喃自语道:“短信好像可以订餐唉!” 心中的火焰顿时燃烧了起来,这是一个商机,一个前所未有的商机。 今天外卖的受众大多是大学里的学生,和公司里的上班族。 而唐代谁会坐在家里点外卖呢? 学生?不可能!唐代的那些学生放到现在估计都是社科院的,哪有那么多? 上班族?应该就是伙计,工人了吧?他们会不会点外卖呢?只要配送费低的话,应该也会点的。 还有青楼,他们一般都会派手下的龟公来点饭,扬州的青楼窑子不少,这也算一批受众。 还有南市的商人伙计们,码头的纤夫。 南市三万多家商户,作坊工人起码不下几十万,只要有十分之一的人去订外卖,自己就赚翻了。 可信鸽送信是个问题啊!至今何明远都没搞懂信鸽是怎么送信的。 面对这种专业性问题,他只好叫来了老高,毕竟他比自己多活几十年,日常生活上的东西总是要比自己懂的。 …… “阿郎是说信鸽吗?其实很容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其归巢的本能,也就是将鸽子带离巢xue,然后放飞,它会自动找到巢xue方向,飞回家里;第二种就比第一种要方便了,能够两地往返。” “那怎么才能让它们两地往返呢?” “这就要靠训练了,比如让信鸽往返于九曲池和明暄店之间,给信鸽在明暄店喂食,但不让它进鸽舍,鸽舍在哪呢?在九曲池,它吃饱了,就会飞回鸽舍,饿了就会飞来明暄店,这样就做到两地往返了。” “哦~原来如此!” 老高的一堂科普教学解决了何明远多年以来的谜团,看来什么都逃不过衣食住行啊! 有了老高这番讲解,他知道该怎么办了,利用鸽子反巢和就食的本性,可以让鸽子带着订单往返于明暄店和客户家里,而扬州本地也没有鸽子的天敌,基本不会走失。 但有一个问题就是,难道还得让每家每户养一只鸽子吗? 想到这里,何明远不仅发起愁来,这种行为不现实啊! 就在这时,杨朝先从外面回来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