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大迁移(1) (第1/1页)
当李东一家人正在吃着牛rou火锅,喝着西瓜汁的时候,远在中原腹地的商都却迎来了自末世以来最大的生存危机。 末世之后,全世界的卫星几乎损失殆尽,即使没有坠毁,卫星信号也无法穿过充满尘埃的大气层,人们对于天气的预报能力大为降低。 12月6日,东北出现寒潮天气,由于通信不畅,12月7日凌晨消息才传到商都,与此同时,寒潮正在席卷黄北大地,距黄南省仅隔了一条黄河。 商都市位于黄河南岸,根本没有准备时间,12月7日清晨时分,寒潮正式到达商都。 末世以前,商都是黄南省的省会,常住人口大概有一千万,大灾中损失了一部分,灾后又从周边地区吸纳了不少人口,所以总人口基本维持不变,还是一千万。 作为一个人口过千万的城市,商都政府的应变措施做的还是不错的,他们打开粮库,将超过三分之二的粮食都及时分配了下去,部分孤寡人群也进行了转移,集中安置。 12月10日,来自东北的寒流渐渐稳定下来,气温不再继续降低,气象专家发布公告,认为本次寒流已经到达了高峰,可能还会持续七八天,然后就会结束。 受此消息影响,原本气氛紧张的商都市陡然之间变得轻松起来,虽然气温依然很低,最低能达到–28℃,但是咬咬牙也能忍过去。 再加上每个人的手中都有不少先前领的救济粮,原本拮据的生活,如今开始变得宽裕起来,很多人又重新过上了一日三餐吃饱喝足的生活,免费的东西很少有人会珍惜。 如此时间到了12月17日,寒流也确实如专家预测的那样在转弱,所有人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寒潮的日子还不错嘛。 但是,傍晚时分,形式突然急转直下,一条惊人噩耗传来,一股新的寒流已经到达了河西走廊,未来两天之内就会来到商都。 政府傻眼了,民众傻眼了,一个是刚发完了救济粮,一个是刚吃完了救济粮,以后的生活怎么办? 黄南省虽然是产粮大省,但是人口也多,超过一亿人,再加上靠近首都圈,需要供养半个京城的人口。 所以,商都的粮食储备并不是很充裕,再加上灾后又多次向中央运粮,而且由于自身位置太靠北,粮食运输不便,粮库修建的也不多,正常情况下也仅能维持整座城市一个月的供给。 2129年1月9日,尽管一省再省,商都市的存粮还是快见底了,只剩下了不足四天的口粮,而大寒潮却迟迟不见结束。 这期间,周边其它城市都在想法设法的向商都运粮,但是由于大雪和低到零下四五十摄氏度的气温,连铁路都被冻住了,一切努力都是杯水车薪。 1月10日,经过激烈讨论,商都市政府决定组织部分人口向周边城市迁移,既然粮食运不进来,那就把人运出去。 “老孙,家里就交给你了,希望剩下的粮食能够支撑你们等到救援。” 说话的老者是商都市的书记王举,他口中的老孙是本市市长,两人此刻都是神情凝重。 “老王,要不还是我替你带队吧,你年纪大了,就留在市里。” “不行,当初是我极力要求发放救济粮的,我没脸再待在这里了,还是让我尽最后一点力吧。” 王举此刻脸上充满了痛苦和后悔,他是商都市的罪人,年纪大了,一味求稳,从而忽视背后的风险。 “这怎么能怪你呢?这是市委共同的决定。”老孙劝解道。 “好了,别说了,就这么决定了,我们还是来商量一下迁移方案吧。”王举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 “那好吧。” 孙市长不再劝说,他随手摊开了一副黄南省的地图。 “我们计划派出四支队伍,单凭一座城市是负担不起这么多人的,也是为了避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老孙用笔在地图上,以商都为中心画了一个“十”字,一个“十”字连接了五座城市。 “老王,你亲自带队东路,沿着商开高速,最终到达开葑。 北路由李副市长领导,他们将沿着京广高铁线向北迁移,最终到达新乡。 西路由老贺带队,沿着铁路线,途经荥阳、巩义、偃师,最后到达絡阳。 最后南路由傅伟带队,同样沿着京广线,最终到达浒昌。” 孙市长顿了一下,看老王没意见,接着补充道: “你们可以在沿线城市进行补给,但我估计他们提供的支援有限,我建议还是尽快到达最终目的地。” “这次我们大概要转移多少人?”老王心情沉重的问道,这次转移肯定会伤亡惨重,也许一半人能够活下来,也许全军覆没。 “以青壮年男性为主,毕竟他们体力充沛,能够进行长途跋涉,而且他们吃的多,留在市里也撑不了多久。 统计局的人已经调阅了人口数据,这次我们准备转移410万余人,这是最佳方案。”孙市长叹了口气。 “既然决定了,那就赶紧宣布吧,每耽误一分钟,就会多一分风险。” “是。” 1月9日下午4时,沉寂已久的商都市突然热闹起来,政府的宣传车开始沿着每条街道,向市民宣布政府的迁移计划。 所有公务员、警察、军队和基层协防人员纷纷进入各大社区,做好全面动员工作,帮助老幼病残进行转移。 按照计划,政府将在市区重新开辟1000多座避难所,作为留守民众的最后的栖息地,里面也将会储备政府最后的救济粮,并留有军队驻守。 避难所只接收不满十六周岁的儿童、女人、年满六十周岁的老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和特定公职人员,除此之外的所有人员都属于被迁移的对象。 象山路第124号避难所,入口处挤满了人群,入口由军队负责防守,工作人员正在认真核对每一位进入人员的身份。 “老婆,进去后一定要照顾好咱们女儿,她有哮喘,你一定要注意。”年轻丈夫抱着女儿对着妻子嘱咐道。 “呜呜,老公,怎么办啊,不是说好了我们一家人要在一起的吗?”女人已经处在了崩溃的边缘,满脸都是眼泪。 “说什么傻话呢,跟着我,你们只有死路一条,我身体强壮,肯定会撑下来的,我向你保证,我肯定会回来的。” 年轻丈夫用手背擦了擦妻子的眼泪,一家三口紧紧的抱在了一起。如果能够活下去,谁愿意去死呢? “进去吧!” 男人狠狠亲了女儿一口,然后义无反顾的递给了妻子,并把她们推过警戒线,工作人员很快将她们放进了入口。 “宝宝,快跟爸爸说再见。”女人拉着女儿的手挥舞着。 “爸爸,拜拜Bye~” 小女孩用稚嫩的嗓音大声说着,爸爸又要出门工作了,宝宝在家会很乖的。 年轻丈夫同样挥了挥手,最后看了一眼妻女,仿佛要把她们的形象烙在心里,然后突然转过身体,朝另外一个聚集点快步跑去。 “爸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