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琮传_第十章 族学(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族学(下) (第2/2页)

夹着碗里的肘子火腿吃,小脸上满是油,跟小花猫似的。

    ……

    下午,贾琮一直在收拾干净的书房里读书,偶尔用毛笔在纸上写写字,晚上和小如意用完晚饭后,主仆二人依偎在一起休息。

    一夜无话。

    ……

    清晨,金色的晨光透过纱窗,夹杂着湿润的露水,照在贾琮的脸上。

    他起身穿好衣服,洗漱一番,依旧没有惊动酣睡小如意,到书房里把装笔墨纸砚和学书装到了昨天买来的木箱里,交给依旧在小院门口等候的李安身上,两个人往府后廊下的族学走去。

    贾族族学规定每天卯时,大概是早上七点,族学就会开门,学生们都要到族学里由贾代儒领着晨读。

    前天傍晚周贵领着贾琮来族学的时候,族学已经散了晚学,贾琮除了老的颤颤巍巍的贾代儒再没看见其他的人,今天他第一天到族学里进学。

    贾府的族学也就四五十个学生,贾府树大根深,枝繁叶茂。

    当年贾府从金陵进京时,共二十房族人,直系的旁系的子嗣加起来有两三千人,除去留在金陵的十二房,在京城里扎根的八房,经过一百年的发展,贾族在京营八房的族人已经有一千余人,其中适龄的孩童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可并不是每个贾府的族人都能到族学中进学。

    贾族在京城八房,宁国府居长,荣国府次之,后面的六房名义上好听,都是贾族的一房,不过这几房的族老都是先一等神威将军,京营节度使贾代化和先荣国公贾代善的庶弟,家里没有爵位,没有像样的收入,生活多是破败不堪。

    平日里,这六房中的许多不屑子弟只能打着贾府一门三公的旗号在外面招摇撞骗,挣不干净的银钱度日。

    虽是一族同胞,可这六房和宁荣二房过的日子和待遇,那叫一个天壤之别,很多六房分子弟只能靠着宁荣二府的救济过日子,比贾琮还要惨。

    这些在族学进学的子弟,有的是六房中的大房长子长孙,虽然如此,可比起庶子出身的贾琮,又叫一个云泥之别。贾琮的老子贾赦是正儿八经的二代荣国公嫡长子,身上有着一等将军的爵,随便从腿上拔下一根腿毛都比他们大腿还粗。

    贾族族学位置就那些,都被有体面,有身份的几房弟子占遍了,再远一些的庶出子侄,怕是连族学都大门都进不来。

    贾赦到底是目前贾族爵位最重的人,他的庶子,要比其他六房的正儿八经的嫡长子长孙还要尊贵一些。

    此刻族学还没开门,门口已经有了十几个早到的学生,年纪也都不大,最大的看起来也不过十几岁,小一点的,像贾兰,不过才六七岁。

    大家在一起读书一两年了,见突然多出来了一个人,眼生,没见过,一群人三五成群的对贾琮指指点点,交头接耳起来。

    贾琮看了看旁边一个被几个学生众星捧月般少年,约摸十岁,个头倒是比贾琮高一点。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额头上抹着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着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腰上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面套着一件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脚上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唇红齿白,脸似银盘,脖子上戴着一个金项圈,悬着一块晶莹剔透的玉。

    不用说,这就是贾母的心肝宝贝开心果贾宝玉了,比他大了一岁,依礼他还得叫一声“宝二哥”。

    贾宝玉刚一到族学门口就看到了站在一边面色淡淡的贾琮,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他并未见过贾琮,只在心里盘算着不知他是哪一房子弟,生的这般好,有机会一定要好好结识一番。

    虽被众人围在中间大声恭维着,不过贾宝玉总有一抹余光有意无意的瞥向贾琮,正好看贾琮也在打量他,便推开面前一个一直在聒噪的小胖子,走到贾琮身边,笑呵呵的问道:“咦?你是哪房子弟?我怎么没见过你,哦,我是宝玉。”宝玉本来生的就好,加上一身光鲜照人的绫罗绸缎,看起来真的是光芒四射。

    贾琮闻言很无语,“我是宝玉”这四个字其实很是臭屁,就好像后世两个人初次见面,都会说“你好,我叫某某某”,而不是说“你好,我是某某某”,这一个“叫”和一个“是”差别还是很大的。

    一般只有一些名气很大的名人,例如后世那些娱乐明星,很多人都知道他,他才会和别人做自我介绍时说“你好,我是某晗”,而不是说“你好,我叫某徐坤”,因为他的名气足够大,很多人都知道他,他只需要用一个“我是某某某”中的“是”来强调,我就是这个人,你应该听说过我。

    而贾宝玉这样的自我介绍,显然就有点自大了,可能在他看来,我贾宝玉的名字谁不知道?只可惜,他贾宝玉在贾族里年轻一辈里,的确是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可要是真的放到京城里那些顶级的衙内圈里,认识他贾宝玉的怕是没几个,再一听这个贾宝玉,小小年纪,不学无术,不爱读书,只爱在女儿堆里厮混,还有几个愿意跟他亲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