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四章 陈云瑶 (第2/2页)
道:“文章本天成,佳句偶得之。” “好句,好句啊!”陈远之赞道。 “好了,不要胡闹了,像什么样子,还是女儿家呢!”刘氏嗔道。 陈云瑶气鼓鼓的瞪了贾琮一眼,对贾琮身后的晴雯道:“有空我带你玩去!” 见小如意一脸的期待,又道:“你这个小丫头也一起罢!” “哎,谢谢姑娘!”小如意喜滋滋道。 …… 下午,陈远之带着贾琮站在门口等着下了朝的陈伯行回来。 文官坐轿,武官骑马,陈伯行的轿子是紫色的,这是正三品以上大员的象征。 陈伯行下了轿,对躬身行礼的陈远之和贾琮道:“外面风紧,书房里说话。” 书房里,换了常服的陈伯行从后堂走了进来,贾琮跪下磕了个头,恭声道:“给师傅请安。” “嗯,起来吧!”陈伯行看了看面色稳重的贾琮,心中愈发满意。 “有一件事,为师想询问一下你的意见。” “请师傅示下。” “金竹公怕你再在贾府里待下去,会对以后的成长不利,才让你拜我为师,让我关照你,给你一个平稳的成长环境,可为师这两日深思熟虑了许久,觉得还是不能把你再拘在府里,还是要到外面的书院里去读书进学,不光是你,你师兄为师也拘了好几年了,这次,你们俩一起出去吧!也好有个照应,你们意下如何?” 陈远之高兴还来不及,哪里还有意见,连连点头,然后看向贾琮。 贾琮再次跪下,沉声道:“学生何德何能,让金竹公和师傅如此这般为学生着想?” 看着情真意切的贾琮,陈伯行感慨道:“金竹公说你是他见过最有天赋的孩子,这一点,为师深以为然,若是再把你天天拘在这府里,对你的成长还是不利,雄鹰,注定是要翱翔天际,不能一直关在笼子里。” 陈伯行喝了一口热茶,看着贾琮继续道:“为师有一至交好友,如今在城外开了一间书院,为师欲让你和远之拜到他的门下读书进学,为师依然是你的师傅,陈府依然是你的家。” “承蒙师傅厚爱,学生铭记于心。” “嗯,你先在府里读书,等过了年天暖了些,再和远之一起去,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你师兄,或者直接来问为师,切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生谨记。” …… 皇城,景德宫。 “老臣今日特来向陛下辞别。” 刘先一大早就进宫了,在景德宫里和太上皇刘乾在棋盘上厮杀了几场,临近中午时,才告别道。 “金竹,如此隆冬,天寒地冻,岂能出行?不若等到盛夏之际,朕会派人用御船亲自送你回苏州。”刘乾挽留道。 刘先摇摇头,道:“老臣感觉天命将至,还需尽快回到老家,老夫不想埋骨他乡。” 看着衰老不堪的刘先,刘乾眼中闪过一抹不忍。 当年的事远没有表面上那么风平浪静,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渴遇明主,明主也希望身边有良臣辅佐。 可帝王是最没有安全感的一群人,当自己的臣子名望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心中难免就会怀疑臣子的忠诚度,毕竟,他们太清楚权利多让人着迷了。 刘先为御史大夫的那些年,文官皆是敬仰,连那些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武将都对他礼敬三分,虽然朝野上下被刘先治理的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可越这样,刘乾就越感觉自己的权利正在一点点的被刘先蚕食。 被架空权利,扶做傀儡的帝王最是可悲,历史上这种事情也是屡见不鲜,加上刘先办事得力,事事都不用他cao心,这让刘乾心中愈发不放心。 敏锐的刘先很快发现了刘乾隐隐表现出来的怀疑,随即做出了决定,以年老体衰,不堪重任为由,在某次大朝会上当众乞骸骨,告老还乡。 刘乾同意了刘先的请求,赐下重金名药,又给了“金竹公”的名号,并亲自在朱雀门城楼下送别。 刘先离去时,也向刘乾推荐了适合接替他位子的人选,不过刘乾并未采纳,反而亲手提拔了一个心腹大臣做上了御史大夫的位子。 皇帝的眼线遍布天下,所以刘先的行踪在外人看来飘忽不定,可却瞒不过刘乾。 他甚至派了一波又一波的人暗中“保护”刘先。 刘乾在心里是把刘先当做朋友的,古往今来,能和帝王做朋友的,屈指可数,可他不能为他父亲传给他的江山留下一丝一毫的隐患。 若是当年让刘先的御史大夫做到现在,他大乾刘氏皇族说不定就会成了傀儡,哪怕这只有一点点的可能。 而如今,这个一直以来影响力都极大的臣子,真的要行将就木时,刘乾的心里却满满都是惋惜之意。 “去把朕书桌上的那支折扇取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