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 听闻 (第1/2页)
林黛玉初入荣国府的事情,贾琮并不知道,每日里依然勤奋读书,笔耕不辍。 青云书院下的镇子有个好听的名字,名唤仙水镇,靠着一条河,周围群山环绕,景色极好。 贾琮所创的新字体并未流传开来,大多数的人还是习惯使用前朝的“颜体”,贾琮也不在意,倒是他写的几首诗词很快的流传了开来。 文人好诗词文章,就好像武人好宝刀好马,一首《青玉案》,彻底奠定了贾琮青云书院第一才子的身份,很多学子争相传颂,一时间贾琮竟有些适应不来。 婉拒了无数盛情的邀请,只一心读书,沉稳谦虚,很多先生都为之赞叹不已。 …… 荣国府,去清虚观烧香祈福的贾宝玉已经回来了,戌时初刻,正是贾母等人用晚饭的时候。 一人多宽的饭桌上摆满了珍馐佳肴,贾母居中,林黛玉坐在一侧,王夫人,史湘云和三春也按次序落座,王熙凤则和鸳鸯等几个大丫鬟在一旁伺候着。 用餐的步骤很繁琐,菜品很多,消耗的却很少,林黛玉只是细细的吃了一些,就停下筷子,用旁边一个丫鬟碰上来的温水漱了漱口。 贾母搁下筷子后,其他人都放下了筷子,贾母对王夫人道:“你去罢,让我们自在些说话。” 王夫人退出去后,伺候的丫鬟们有条不紊的撤下席面,鸳鸯搀扶着贾母往荣禧堂去了,众人纷纷跟上。 荣禧堂里,众人依次落座后,林黛玉再次被贾母唤到身边,正说着,就听见外面撩门帘的丫鬟往里传话道:“宝二爷来了!” 林黛玉抬眼看去,只见一个年轻的公子大步走了进来:“老祖宗,老祖宗。” 贾母心里松了口气,拍了拍旁边的软塌道:“我的rou宝玉,快到这里来。” 贾宝玉刚进门就看见了贾母身边的林黛玉,心中疑惑,被贾母抱在怀里摩挲,一双眼却不住的向林黛玉看去。 林黛玉被贾宝玉直直的看着,心中吃羞,把臻首垂的更低了。 贾母摩挲了一番,才对贾宝玉嗔道:“也不去换了衣服再来,还不来见过你meimei?” 贾宝玉看到林黛玉后就乱了心神,听贾母如此说,连忙站起来道:“这个meimei我曾见过的。” 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何曾见过她?” 王熙凤调侃道:“宝兄弟惯会这样哄女孩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说的都是真的。” 众人纷纷笑了起来,史湘云则瞪了贾宝玉一眼,转过头去不说话,贾宝玉却浑然不觉。 贾宝玉当然没见过林黛玉,他只是用这种方式表达亲近之意罢了。 被揭穿谎话的贾宝玉尴尬一笑,道:“虽未曾见过,却像是在梦里见过,如今只做当是旧客重逢了罢。” 贾母看到林黛玉有些羞红的小脸,连忙嗔道:“又是胡说。” 贾宝玉笑嘻嘻的给林黛玉赔了一个礼,笑道:“却不知meimei芳龄几何?” 林黛玉轻声道:“九岁多了。” “果然是个meimei!”贾宝玉赞了一声,又问道:“不知芳名为何?” 林黛玉又道:“黛玉。” “果然是缘分!”贾宝玉闻言大喜,拍手道。 “宝兄弟,什么缘分?”王熙凤捧哏道。 “我们名字都有一个玉字,可不就是缘分么。” 众人又纷纷调笑了起来。 …… 第二日一早,林黛玉去给贾母请安时,被贾母留下一起用了早饭,随后去给贾政和王夫人请安。 见到林黛玉,贾政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他和贾敏的关系最为亲厚,贾敏嫁到苏州后,他们之间虽有书信来往,却也有十余年没见了,没成想下次再见,会是这般情形。 看着和自己meimei有七分相似的外甥女恭恭敬敬的给自己磕头请安,口称舅舅时,贾政仿佛看到了自己meimei的身影,再也忍不住,顿时流下泪来。 贾政一哭,王夫人也不能无动于衷,也跟着挤出几滴眼泪。 众人哭了一番,贾政才用袖子擦了擦眼角道:“好孩子,以后在府里安心住下,有什么事尽管跟你舅母说。” 王夫人对贾政点了点头,保证自己会照顾好林黛玉的生活。 从贾政院里离开,林黛玉又去给贾赦请安。 金玉堂里,林黛玉坐了一会,见一个二十来岁的男子走了出来,连忙起身福了一礼。 那男子正是贾琏,给林黛玉还了一礼后道:“父亲前日染了病,怕病气传给meimei,以后再见吧!” 当然这都是说辞,林黛玉给贾琏再福了一礼,口称表哥,随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