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 升官封赏 (第1/2页)
历阳十三年十月末 经历了小半月的折腾,朝廷对颜魁剿灭黑风岭的奖赏终于正式下来了。 首先是颜魁,一下升到了同安总兵府从六品都尉,这是颜魁的官衔,正职是之前商定的三县剿匪督讨使。 这个三县剿匪督讨使,并不是朝廷正规军职,而是洪光丙剿匪大军麾下的临时官职,职权就是组建三县民团,为剿匪大军先锋部队。 北晋军制,武将的官衔和正职是两种不同概念,官衔是武将的品级,正职才是武将的职位权责,例如洪光丙,他的正式官称应该是从四品昭武将军、同安府总兵。 而颜魁以后自报家门,全称则是同安总兵府从六品都尉,三县剿匪督讨使颜魁。 因为之前同洪光丙打过招呼,再加上颜魁手下在黑风岭战役中确实立下不少功劳,所以此次朝廷嘉奖,颜魁麾下不少人都混了个一官半职。 民团副团练刘茂,升为从七品偏将,调回府城另有重用。 龚发和陈兴孝,因为表现出色,被提为从八品千户,何春、施勇等五发小,功劳略低,一人任了个九品百户。 至于功劳不小的徐玉,本来按照功劳能封个八品主薄的,但徐玉还想在科举上更进一步,而北晋有制,一旦官员就任官职就无法再行科举。 所以在颜魁的周旋下,府城那边就把徐玉的封赏暂时给按了下来,将来可以把功劳折算到科举上去。 到时徐玉再去参加乡试会试,他的资料会写明关于他黑风岭战役中立下的功劳,彼时的主考官和各位副考都要根据这个情况,酌情给徐玉加些分。 这叫功员,和普通的参考白身不一样。 ………… 其实,据洪光丙派人捎来的口信,本来因为何季把颜魁的功劳报给了端王,端王看重他的能耐,本欲直接提拔到正六品,结果遭到和端王不和的景王一党捣乱。 于是,最后颜魁只得了个从六品,就这样,还是端王发话力挺,否则他连六品都升不上去。 后来,出于对颜魁的亏欠或者拉拢心理,何府尹又会格外提了颜魁手下几个心腹,否则根据之前的计划,只有刘茂和龚发、陈兴孝三人才会升(封)官职。 不要以为八九品的官就不值钱了,一个堂堂一个百里侯县令才不过七品,黄大虎混了这么多年也就是个正八品县尉。 龚发等人从军不过半年,就当上了八九品千户百户,要不是黑风岭大捷实在打的漂亮,即便是何季这个府尹想补偿颜魁,也不敢开这么多口子,毕竟许多老军伍参军多年还没混上个品级呢。 对此颜魁倒是没有什么对自己惋惜的意思,毕竟大家伙跟他出生入死了这么多次,也该有些回报了,自己官职降一级和大柳村众兄弟一起封官入仕相比,颜魁肯定选择后者。 不过,自己选择归自己选择,颜魁还是记住了那个捣乱的景王。 堂堂一个皇子,干涉自己这个六品小官的升迁,着实不当人子,将来若是自己起势,必还今日之果……… 平常的时候,颜魁大方豪爽,但有时候,某人的心眼比针鼻还小。 ………… 除了颜魁一伙得了封赏之外,还有四个人也跟着得到了好处。 首先是拨乱反正的庄老蔫和焦回,焦回先不说,庄老蔫因为年事已高,加上被困山寨多年,满心只想和家人团聚,以度余生,所以,府城那边就奖了他一个九品虚职,另有不菲财获,以留他养老之用。 这个一生心向朝廷的老童生,看到朝廷不计前嫌,反而如此厚待自己,忍不住跪地长呼吾皇万岁,声泪俱下,令人动容。 与一心养老,拿些奖赏便心满意足的庄老蔫相比,正值壮年的焦回显然有自己的野心。 不过他到底有落草劣迹,寻常衙门不会轻易愿意启用他,最后还是颜魁觉得他武艺不错,埋没民间实在可惜,便将焦回收于帐下。 府城那边了见此,便随手给了个顺水人情,将原本商定的焦回奖赏改成从九品百户,算是给了其一个不错的起点。 于是,焦回脱匪从军,还当了个九品百户,自然对颜魁感激不尽,发誓效忠;而颜魁帐下得了一员勇将,也是高兴不已;至于府城这边,随手改了两笔,就白得了颜魁一个人情,稳赚不赔。 如此这般,三方各取所需,三全齐美!!! ………… 在庄老蔫和焦回这两个拨乱反正的功臣之后,花文正这个颜魁剿匪最大的支持者,以及安民军副指挥黄大虎也全部都得到了奖励。 县令花文正,从剿匪功劳上来讲,首功颜魁可以说就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屡次立下战功的民团也是他下令组建的;颜魁入驻青虎口的命令乃是花文正下达,然后报交府城批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