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22章 渐渐富足的大宋 (第2/2页)
曙笑着侧身,“今年一年你照看着宫中,还照看着孩子们,辛苦你了。” “不辛苦。”高滔滔笑意盈盈的道:“官家才是真的辛苦,前朝的事千丝万缕得管着,孩子们调皮捣蛋也得看着,臣妾可做不到这样。” 赵曙笑道:“孩子们小时候很让人头疼,不过现在想来,还是小时候好啊!省事。你看看大郎,如今越发的野了,整日就想着出去……” 高滔滔皱眉道:“那臣妾回头约束着他。” 赵曙点点头,觉得又给大儿子下了个套,心情不禁愉悦了起来。 “官家,大郎的亲事,臣妾这边倒是有个人选。” “谁?” 赵曙回身坐下,高滔滔说道:“向敏中您还记得吗?” “向敏中……我当然记得。”赵曙说道:“那人老成持重,有谋国之能。在太宗时就颇被看好,真宗时受了重用,算是两朝重臣。” 向敏中算是两朝老臣,从太宗皇帝时开始发迹,七十余岁时,真宗都不许他致仕,可见倚重。 高滔滔笑道:“他有个曾孙女还不错,据闻很是贤良淑德,臣妾知道咱们家的规矩,当朝重臣,权势大的不能要,所以才想到了他家。” 向敏中去了之后,子孙渐渐平淡,但也算得上是清贵之家,这也是皇室联姻的最佳人选。 赵曙想了想,说道:“大郎年岁不小了,成亲正当时。此事你要着紧些,回头……见见吧,让那个小娘子进宫来,你好生见见,若是可以,让大郎也见见。” 高滔滔哑然道:“官家,这不合规矩。” “什么规矩?”赵曙轻笑道:“当年我在宫中遇到你时,咱们俩可都还小……那时候……” 高滔滔心中一甜,想起了当年的事儿,“是了,那年臣妾在宫中有些彷徨,幸而是遇到了您,这才有了伴。” 两个前途未卜的年轻人在宫中相遇,这便是缘分。 随后他们成为了夫妻,一路携手走到了现在。 陈忠珩悄然出去,吩咐道:“这几日别让不相干的人来打扰官家。” 一年到头,帝王也就是这几日能歇息一下,可总是有人想走终南捷径,就喜欢在这几日求见。 那些内侍应了,陈忠珩站在台阶上,看着前方的围墙,心中微微一酸。 马上就是新年了啊! 可某的晏月呢? 晏月,你在何处? …… 汴梁的年节总是热闹非凡,街面上全是人。 两侧的商家在拼命的吆喝着,这是他们一年之中最好的挣钱机会,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那些百姓一年之中就数现在最清闲,而且钱最多。 他们带着妻儿出现在一家家店铺里,笑着挑选货物,然后转眼不见了孩子,又大声的呼喊,等孩子从隔壁的杂货店里跑来时,就假装打他的脊背,可那力气连苍蝇都拍不死。 还有年轻的女子结伴出游,她们举袖遮着半边脸,兴奋的看着这份繁华。 那些耍戏法的家伙也趁机寻了个空地开始表演,边上一个女子拿着个口袋,等表演到精彩的地方时就停下,然后说是一年到头就靠这几日挣点钱给家里的孩子买点rou,于是那些观众也摸出铜钱来,丢进袋子里,精彩继续。 你若是问为啥不是盘子……铜钱很重,若是端着盘子来,第一个容易翻滚出去,难得捡回来。第二个就是重。 女子拖着袋子,不用数,只需感受一下重量,就笑着福身道谢。 这是一个渐渐在富足起来的大宋,百姓脸上的笑容也是越来越多。 “官家万岁!” 有人喝多了在吆喝,引得众人一阵赞同。 当今官家登基以来,不管是民生还是对外,大宋都不断在进步。这些进步一点一滴,却感受得到,让人振奋不已。 就在这份喧哗中,一支商队缓缓进了汴梁城。 “怎么才来?” 一个接他们的伙计急匆匆的道:“都卖完了,赶紧把货送去。” “我等并未误期。”晏月拱手,态度很认真。 在大宋做生意你得有信用,否则你将会寸步难行。 伙计跺脚道:“是是是,你们没误期,赶紧吧。” 商队把货物送过去,众人一起出手卸货,稍后结算了货款,晏月回身道:“明日就是初一,从此刻起,你们都各自散去,过了十五咱们再出发去西北。” “掌柜你呢?”手下的伙计看着彪悍异常,可对晏月却多了几分照顾。 “别管我。”晏月提着包袱,摸了一下里面的小刀,微黑的脸上多了些笑意,“今年咱们挣了不少,你们都去吧,只是记得别把钱丢进了赌场里,更别丢进了青楼里,好歹给家人带了大半去。” 西北的商路很危险,这些伙计跟着晏月都是在刀口上找生活,此刻得了放松,他们需要女人和刺激。 伙计们拱手告别,晏月背上包袱,茫然看着汴梁城,不知道去哪才好。 最后她不知不觉的走到了皇城大门外,想起了那个老陈…… “有个叫做陈忠珩的,你认识吗?”她就这么问了守门的军士。 …… 第四更送上,晚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